王工是陜西水電的技術專家,他每天早起從榆林市的家里,去往不同的水電廠進行技術支持。
由于水電廠分布廣、距離遠,很多都在交通不便的幾十公里以外的山區,每次路程他需要大概2-3個小時。
路途遙遠,但王工解決一個設備問題,可能只需要短短的5-10分鐘,接著他又要趕往下一個水電廠,解決下一個“難題”,周而復始。
陜西水電是國能集團下屬的水電公司,分布在甘肅和陜西境內,一共6個水電站,如今,在日常的運維巡檢過程中,陜西水電正面臨幾大難題:
1
設備巡檢步驟多,巡檢極易錯檢/漏檢;
2
看不到現場設備運行狀況,運維管理困難;
3
水電廠分布廣距離遠,專家出差成本高;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亮風臺為陜西水電、國家能源集團成都電科院打造“AR智能運維系統”。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一是幫助運維人員快速獲取設備信息,規范作業流程;二是對運維作業過程進行記錄,方便運維管理;三是快速獲取技術支持,高效解決現場故障。
信息可視化,設備信息盡收眼底
運維人員佩戴亮風臺AR眼鏡HiAR G200,掃描設備對應的唯一二維碼,眼前就可以實時疊加設備的信息,包括:設備實時IoT數據、設備說明書、設備圖紙等。
在設備巡檢時,巡檢任務、巡檢要求、巡檢進度等信息,都會實時展現在巡檢人員眼鏡中,實現標準化作業(SOP),提高巡檢以及事故處理的效率。
全過程記錄,操作數據一覽無余
借助亮風臺AR技術,運維人員的運維全過程,都通過虛實融合的方式記錄下來,包括:視頻信息、AR遠程通訊與協作、設備實時信息疊加等,記錄數據可以作為事故溯源的依據。
另外,這些數據也可以作為新人技能培訓的知識庫,用現場實際作業的內容培訓,既提高培訓的實效性,也實現技能知識分享的最大化。
AR遠程協作,專家決勝千里之外
正所謂“運愁維臥”,決勝千里。王工遇到的難題終于迎刃而解。
運維人員遇到無法自助解決的難題,通過亮風臺AR遠程通訊與協作平臺HiLeia,遠程連線技術人員或安監人員,將運維作業場景畫面實時回傳,過程中通過3D標注、凍屏、屏幕共享等方式,實現高效遠程協作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3D標注是亮風臺自有的viSLAM技術,它的特點就是準確、穩定,恢復快。在工業場景中,精準性很重要,假設技術專家打的標簽是A螺釘擰3圈,B螺釘擰5圈,如果精準度不高,就很容易出現錯位,在智能制造領域,這種情況傷害可能是致命的。
該項目為亮風臺在電力能源行業的深度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亮風臺將在本次項目的基礎上結合行業需求,以新技術賦能智慧電廠的加速落地。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096瀏覽量
1696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