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牧之
編輯 | 小沐
編者按:在華為春季發布會上,智能鎖橫空問世。可能華為下場做鎖已是預料之中,但當它真正發布的時候,還是有些回味無窮。因為這款產品是IT巨頭中第一個原生設計的智能鎖產品,而且攜帶了諸多華為基因。很明顯,它不是一個隨隨便便OEM出來的東西。關于這把鎖,我們好好聊聊。
華為的智能鎖,說是震動了整個行業,著實有些言重了。只是華為能瞧得上這塊業務,并且做的還比較有想法, 是個不小的驚喜。其實,巨頭過來橫插一腳,有壓力的不見得是行業,而是巨頭自己。
目前,價格方面還是未知數。從配置來看,華為智能鎖預計在2K~3K之間,而華為智能門鎖Pro大概率3K以上。賣得太便宜不夠本,賣得太貴又鋪不開量。但與米家智能鎖走大眾化路線不同,華為專注高端。
這是個好事,能起到鯰魚效應。智能鎖行業也內卷,有這樣一種來自IT大廠的刺激,不見得是個壞事。而且對于華為來說,它有全屋智能的產品體系和渠道體系在這,這把鎖先天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01
關于產品力這事
華為智能門鎖,審美見仁見智,依然是那種商務偏奢華的風格。余承東身后的PPT第一幀,先講的是專利一體化對稱造型,沒有講CNC,沒有講材質。有些避重就輕,畢竟是代工的嘛。這個對稱造型,也不是完全對稱,您仔細端詳。不知道這個專利的優勢在哪里,懂行的老師麻煩解讀下。
然后就是一連串的華為基因了,諸多技術都是來自華為智能手機。這么看來,華為造鎖之前,核心的東西都久經沙場了,就差一個OEM給做個殼了。我們梳理下:
1、3D人臉識別(AI加持)——來自華為Mate40 Pro
2、七種解鎖方式:人臉、指紋、手機一碰開鎖、手表一碰開鎖、NFC卡片、密碼、鑰匙
3、機電一體化設計,全自動,室內鎖打搭載ToF傳感器與大區域觸控區雙重感應,直插式C級鎖芯
4、雙電池倉:8800mAh+4節AA電池;鋰電池同樣來自華為手機(可能是兩塊Mate40 Pro的電池組合起來),超長續航模式8~10個月
5、Type-C應急供電+手機或充電寶的反向無線充電——來自華為手機
7、國內首款CCRC(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增強級安全認證的智能鎖
8、HarmonyOS分布式計算——來自華為終端
9、3.97英寸室內屏幕
10、7天免費滾動云存儲——華為云計算
以上便是華為智能鎖的綜合產品力,好不好用,看實物。單從賬面來看,十分能打。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智能鎖的屏幕,貌似是沒有系統界面的。也就是說HarmonyOS只是一個幕后的實時系統,并沒有界面。因此智能鎖的設置還是需要數字面板來實現。
從性能配置來看,華為智能鎖做的十分認真。當前智能鎖有的,它也有;沒有的,它還有。最大的競爭力,恐怕就是鴻蒙智聯這一套。對于華為手機和穿戴設備的用戶來說,十分有吸引力。如果你是華為全家桶的用戶,那么恭喜你。
02
說說3D人臉識別
首先是所謂的「耀目星環」,很顯然來自華為高端智能手機的攝像頭設計。華為系產品一脈傳承,設計語言放到智能鎖上也依然動感,只是再簡約一些就好。
一顆3D深感攝像頭,一顆1080P高清貓眼攝像頭。3D攝像頭來自華為Mate 40 Pro,采用的是ToF技術。ToF即飛行時間法,大致原理是通過攝像頭發射大量的近紅外正弦波到物體上,根據每條光線反射時間的長短,來計算相位變化進而通過算法得出物體表面的3D結構。
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種技術:結構光。此前奧比中光發布的智能鎖人臉識別模塊,采用的就是結構光。而iPhone一直以來,也是運用結構光技術實現的Face ID。
在華為智能鎖發布時,筆者一度以為它采用的是結構光。后來查閱Mate 40 Pro的技術資料,才得知是ToF。此前,Mate 20 Pro采用的是結構光。至于為何轉向了ToF,筆者猜測可能是跟設備集成度、專利壁壘、成本等因素有關。
事實上,結構光的精度更高,非常適合靜態的人臉識別場景,比如解鎖、支付等,而且運算量小功耗低。而ToF相對來說精度差,但是適合小型化,不受自然光影響。華為采用ToF,可能也是刻意避開蘋果的專利。因為iPhone的結構光組件來自以色列的Prime Sense,該公司在結構光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方案。
華為宣稱,智能鎖搭載的3D深感攝像頭可以投射307200個深度點,適用于0~45°側臉以及1.2~2.0m身高。老人小孩都可以輕松解鎖。性能到底如何,除了硬件,最主要的是算法。華為自己的AI 3D人臉識別算法,在其高端智能手機上已經經受了檢驗,下放至智能鎖肯定不是問題。
這個鎖搭載的AI芯片,擁有高達1TOPS的算力,跟華為旗艦手機是同源的。在智能鎖這個領域,華為應該是第一個說出算力這個詞來的。1TOPS是指處理器每秒可以進行1T(10的12次方)次操作。在自動駕駛領域,達到L4級別至少需要100TOPS。華為智能鎖雖然只有1TOPS,但是它是個鎖呀。
這也充分說明一件事:針對人臉識別功能,無論是結構光還是ToF,在硬件到位的前提下,算法是最強大的保障。蘋果部署Face ID前,也是專門設計了AI芯片來運算的。算力、算法不到位,徒有硬件也沒用。華為把1TOPS塞進智能鎖,那么它確實有資格說這鎖越用越好用。
余總的一句話,筆者非常認同,那就是:人臉識別比指紋安全。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同為生物識別,人臉信息是立體的,而指紋是平面的。
除了3D人臉,華為智能鎖依然保留指紋解鎖,而且也有AI。0.5秒的識別速度,中規中距。
03
產品力能否轉化為銷售力
筆者并無看衰華為智能鎖的意思,只是想把這樣一個高端產品推起來,有一定難度,即便是華為。前面說到,華為入場,壓力最大的是它自己。大廠出品,定位都很高端。尤其是華為高調進軍智能家居,但這些子系統的新品勢必也要承擔銷量重任。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華為智能鎖的代工廠是奮達科技。公開資料顯示,奮達科技是華為智能穿戴、智能音箱產品的代工方。而奮達科技官網也顯示有智能鎖產品,那么華為智能鎖可能就是借助奮達的智能鎖產線出品的,而且是深度合作。
代工是常見的消費電子生產模式,質量同樣有保障。只是對于智能鎖來說,它的本質依然是個五金產品。華為可以技術賦能,但是它不是制造業企業。目前國內市場份額較大的智能鎖品牌中,基本都是自有工廠,產研一體。(小米智能鎖是綠米代工)
垂直的智能鎖品牌,如果是走貼牌路線,不太可能做大。因為智能鎖入行門檻較低,只有自建研發中心和產線,才能有相對較大的話語權。這是因為智能鎖本質依然是制造業產品,而不像手機這種,雖然也是制造業產品,但由于其具有極大的附加價值,所以可以超脫單純的工業品的范疇。
那么這就考驗華為的基因能給智能鎖創造多大的溢價。這把鎖放在華為的生態中,是絕妙的。但是放在整個智能家居陣營,或者家居建材陣營,其存在感略顯薄弱。這主要是因為華為的智能家居渠道仍在建設中。
2022年,華為計劃建立500家全屋智能授權體驗店。這跟主流智能鎖品牌以萬為單位的銷售網點相比,有些寒磣。在家居、建材圈,華為如何突破渠道這一關,很有看點。
余總興致勃勃的說,讓全國主要城市都有華為智能家居。目前來看,這個進度要加快了。因為小米的東西,都是放在一個體驗店中,而華為分為了華為手機和華為全屋智能,是兩個不同的門面。這相當于是兩條線拓張。
總之,渠道缺失可能是華為智能鎖面臨的最大困境。智能鎖賽道已經相當擁擠,由于低門檻,大量的「雜牌鎖」充斥市場,關鍵是人家質量也不差。能沖上前三的,資本的力量不可小覷。
當然,華為不缺錢。不過在智能鎖上砸太多錢的話,有點舍本逐末。畢竟在消費者業務板塊,華為的重心還是手機、電腦、平板。現在,還有個車。
編者結語:
在智能家居方面,華為雖然有很強大的技術實力,但終究是個新人。全屋智能也好,子系統也好,無非是靠工程端起量,靠消費端打品牌。如今地產低迷,有點想法的房企甚至自己投資智能家居,其他的盤面廝殺更加激烈。華為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當然,華為的優勢也是很明顯的。最顯著的一個就是愈發成熟的鴻蒙生態,從智聯單品到跨平臺系統,應該說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做到這一步的。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依然大有可為。
(本文為作者授權【智哪兒】獨家首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智哪兒立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4瀏覽量
252032 -
智能鎖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067瀏覽量
39146 -
鴻蒙系統
+關注
關注
183文章
2636瀏覽量
664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