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電動汽車相比于技術發(fā)展成熟的燃油車,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如今正是電動汽車的黃金窗口期,燃油漲價、智能駕駛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選購電動汽車,電動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車帶來電能驅動,安全愈加成為用戶關注的痛點。因為明星林志穎的車禍事故,不止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問題又重新進入大眾的視野,人們對電動汽車安全性再次持懷疑態(tài)度。反應力足夠迅速的賽車手、全能冠軍都會出車禍,何況普通駕駛員呢?今天小編來聊聊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
Car
智能駕駛
電動汽車的智能座艙為駕駛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交互功能,這些功能增加了使用的豐富性和便利性,提升了駕乘體驗。但同時,過多的交互功能也會分散駕駛者的注意力和精力,干擾駕駛。即使汽車廠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了許多方案,如語音操控、抬頭顯示等等,但這些產品技術并沒有達到足夠的成熟度。相反,技術不成熟的產品還可能存在語音識別不準確、操作不靈敏、視覺干擾、中控操作復雜、網(wǎng)絡延遲卡頓、車機黑屏等問題,更易干擾駕駛。
以自動駕駛技術(Autopilot)為例,現(xiàn)階段的自動駕駛技術仍不成熟。
“
感知失效
比如特斯拉,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感知單元主要采用多攝像頭的視覺感知技術,輔助以單個長距77GHz毫米波雷達融合的方案。而特斯拉已經發(fā)生多起突遇障礙,車輛未采取任何減速或轉向避讓的動作,直接撞向障礙物的事故。被撞物體多是白色靜止的,更易造成特斯拉自動駕駛視覺感知失效。
“
算法不成熟
為了掌握更多的道路特征,模擬人類駕駛風格,達到可靠的自動駕駛水平,神經網(wǎng)絡需要對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集進行大量訓練(駕駛行為、復雜環(huán)境等等)和測試,通過海量的訓練數(shù)據(jù),先進的仿真軟件與用戶體驗結合實現(xiàn)多屬性平衡,對自動駕駛模型進行不斷優(yōu)化。因此,自動駕駛模型是逐漸優(yōu)化成熟的,而在成熟完善之前,最初的用戶一定程度上相當于被實驗者。
電動汽車智能駕駛很多功能對普通駕駛者而言屬于新事物,體驗感是十分陌生的,就會形成錯誤的駕駛認知,給出錯誤的操作反應,不易感知到一些安全隱患。智能駕駛需要駕駛員逐步體驗和適應。
Car
動力電池
近年來已發(fā)生多起電動汽車電池起火的新聞,電池安全始終是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最大顧慮。比起智能駕駛,電動安全更為重要。現(xiàn)階段電池主要安全問題體現(xiàn)在:1.電池偶發(fā)質量問題;2.電芯一致性不佳,存在漏液、短路情況;3.模組內線束布局不當,因擠壓等原因導致絕緣層磨損短路;4.電池包電氣部件生產一致性不佳導致局部過熱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動力電池的熱失控,造成電動汽車起火。針對上述的存在的電池隱患,各電池廠商、汽車廠商致力于追求電池產品安全,高于國家標準地進行研發(fā)和測試;對電池電壓、電池溫度進行實時監(jiān)控,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斷電保護、釋放電池電壓、調用熱管理系統(tǒng)給電池冷卻降溫等,都是防止“熱失控”的有效手段。前不久召開的全球首個世界級動力電池行業(yè)盛會——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大咖云集,共同探討了動力電池的發(fā)展方向、儲能技術迭代等議題。如比亞迪副總裁廉玉波提到了刀片電池,刀片電池壽命長、安全性高。麒麟電池、刀片電池、凝聚態(tài)電池、非稀有金屬電池、固態(tài)電池等將是未來動力電池的發(fā)展方向。
希望更多的車企以更可靠的電動汽車技術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讓消費者放下顧慮,加速電動汽車普及。
Car
起火成因
大多數(shù)電動汽車電池原料主要為鋰電池,鋰電池采用有機電解質體系,易燃、易氧化,發(fā)生碰撞或擠壓容易起火燃燒甚至爆炸。小編將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起火的原因分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
外部因素
電動汽車遭受外部的撞擊,電池結構遭到破壞,進而導致電芯內部熱失控起火。
“
內部因素
電池起火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電池熱失控,即使不經受撞擊,有些電動汽車也會電池熱失控,這便是電池內部誘因。比如,在電池的生產過程中,引入的電芯內缺陷導致電池內部短路;某些動力電池質量差,一旦電解液出現(xiàn)漏液并遇熱與氧氣反應,就極有可能引燃電池組;或是長期使用后的電池老化,電池內部產生枝晶鋰,觸發(fā)了電池內短路;動力電池喉箍位置不對、內部高壓附件及線路排布不合理等,這些內短路在高電量狀態(tài)下有一定的概率會引發(fā)起火。
特別是在電池充電過程和充滿電的狀態(tài)下,電池內部比較活躍,更易著火。
Car
起火后怎么辦?
如果自己遇到電動汽車起火,該采取怎樣的措施進行自我保護?是否可以自行滅火?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電池單體發(fā)生熱失控后,電池系統(tǒng)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給出時間讓乘客逃離。電池廠商紛紛響應,比亞迪宣布“刀片電池不起火”,寧德時代宣布研發(fā)“只冒煙不起火”的動力電池,蜂巢能源發(fā)布熱失控解決方案“冷蜂”......廠商從材料、電芯、電極等方向對動力電池進行改進,但動力電池起火問題,又將部分廠商逼回到保守方案上。
通常,燃油車的滅火方式是用水沖或者用干粉滅火器,電動汽車的起火爆炸并非一次性,甚至會自燃好幾次,不容易徹底滅火。電動汽車出現(xiàn)熱失控,及時離開車輛并報警,車身起火后,不要慌張,用戶不要嘗試自行滅火,常規(guī)的滅火手段并不適用于電動汽車。寫在最后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電動汽車的起火問題,電動汽車起火爆炸比例仍是非常低的,這是在技術迭代的過程中所要面臨的“代價”。如何提升產品質量,保障用戶人身和財產安全,提升用戶體驗感,是車企首需解決的問題。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17瀏覽量
23158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