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智能網聯化的興起,汽車線束的工作環境由“低電壓”轉為“高電壓、大電流”,工作環境的轉變對汽車線束的輸送能力、機械強度、絕緣保護、電磁兼容和抗干擾、車身重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促使汽車線束的生產工藝需求和質量要求都隨之發生了變化。
新能源汽車線束與傳統燃油車線束,主要差別在于高壓線束。
高壓線束不僅是新能源汽車高壓電氣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還是新能源汽車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保證,在新能源汽車中屬于高安全件,所以高壓線束的設計和布置至關重要。
線束布置架構
汽車線束布置一般有 H 型、Y 型、E 型和川型等。
總體來講,如果高低壓一起布置規劃,一般優先以川型布置方式。即高壓線束在中央,低壓線束分布兩側,避免了因高低壓線束布置導致的 EMC 問題。
由于電動汽車對整車防護等級、EMC 和能耗超高要求的特殊性,電動汽車線束布置的發展趨勢主要向防水布置、 高度集成和輕量化的趨勢發展。
防水氣密—整車線束
電動汽車對水最敏感,各地涉水準入要求也最為嚴格。
總體來講,左右縱梁形成平面以下室外線束連接器部分需要達到 IP69k,可通過增加必要護板遮擋或提高連接器的布置位置滿足防水要求。
(圖片源于網絡)
防水氣密——動力電池線束
動力電池包全部采用汽車級插件,應布置在電池包后部或上部,從室內或后部出線,實現可靠的防水性能和裝配維修方便性。
防水氣密——室內線束
燃油汽車的室內線束基本以孔固定為主,為徹底解決線束固定孔進水問題,電動汽車室內線束全部采用直焊螺栓固定,當然室內部分鏤空鈑金仍然可以使用孔固定方式。
電磁干擾
相比燃油汽車,電動汽車電磁干擾更加強烈,除了降低干擾源和提高抗干擾能力,合理布置具有電磁干擾和被干擾的電器件和合理布置線束這個傳導路徑,也是解決電磁干擾問題的重要方法。
溫度場因素
電動汽車溫度場環境較燃油車相對較好。從試驗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前艙內溫度較高點有電器盒、驅動電機和 PEU,由于最高溫度點也沒有超過 60℃,只要合理設計冷卻系統,前艙內線束布置的溫度場問題不用太過困擾。
細導線技術
基于減小空間和系統降重,整車線束使用極細導線進行信號傳輸已成為整車線束輕量化的重要手段。
新材料導線技術
基于系統降重和成本控制,新型基材鋁導線技術及合金導線技術是整車線束輕量化的主要發展方向。
光導纖維技術
基于光導纖維數據傳輸技術,可以實現娛樂系統、空調系統等電子設備的互聯和控制。
新型基材導線技術調整線束布局
開發并搭載光導纖維等新型基材導線技術,是整車線束系統輕量化的又一重要發展方向,同時能夠優化改變線束布置。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線束未來發展趨勢將通過必要護板、螺栓等布置提高連接器等級;同時,電器件通過新型基材與導線技術朝高集成、輕量化的方向發展;并且針對整車線束進行規劃布置,通過優化線束布置合理與電磁干擾和被干擾電器件進行隔離。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19瀏覽量
99414 -
線束
+關注
關注
7文章
973瀏覽量
259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