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標準委近日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下簡稱《指南》),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工作重點。自此,“雙碳”不再只是籠統的議題,而是成為明晰規劃切實落地的政策,至于物聯網產業如何搭上碳快車,大展拳腳,筆者將基于此次建設指南的內容進行趨勢分析與整合。
《指南》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包含4個主要體系——基礎通用標準、碳減排標準、碳清除標準和市場化機制標準。其中,在碳減排、碳清除和碳市場領域,物聯網都有著無可比擬的發展潛力。
01 碳減排:智能物聯助力降能增效
1. 智能調控,實現降耗增效
談及物聯網,我們很容易根據命名里的“物聯”二字聯想到萬物互聯的智能圖景,而忽略了萬物互聯背后這種“萬物皆備于我”的掌控感,這也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由于聯接對象不同而產生的獨特價值。
基于此,我們便開闊了思路,即通過對物體/生產要素的智能控制來實現生產、應用中的降本增效。
如在電網運營領域的物聯網運用,可幫助電網運營商更好地控制電力輸配,提高輸電效率。通過傳感器和智能電表收集各環節數據,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給出優化用電建議,可節省下16%的電力消耗。
在工業物聯網領域,以三一重工的“18號廠房”為例,在同樣生產面積內,2022年18號工廠產能提升123%,人員效率提升98%,單位制造成本降低29%。僅18年公開數據顯示,制造成本節約1億元。
此外,物聯網還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多個方面發揮著突出的節能本領,如城市照明控制、智能交通疏導、智能垃圾處理等等,通過靈活調控降低能源消耗,促進碳減排。
2. 無源物聯,競賽的下半場
降能增效,是每個產業的期盼。但每個產業在一定的技術框架下終會面臨“摩爾定律”失靈的時刻,由此,降能便成了最穩妥的一條發展路子。
近年來,物聯網產業發展態勢迅猛,不斷提效,但能源危機也近在眼前。據IDC、Gatner等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或需430億塊電池來提供所有在線物聯網設備收集、分析和發送數據所需的能量。而根據中研普華的電池報告,到30年全球對鋰電池的需求將增加10倍。這將直接導致制造電池的原材料儲備量極速下降,長此以往,物聯網未來能否持續依賴電池供電將充滿極大的不確定性。
借此,無源物聯網便可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無源物聯網起初只是為了打破海量部署中的成本限制而對傳統供電方式的一種補充解決方案。目前,業界前期探索出RFID射頻技術已構建起成熟的應用場景,無源傳感器也有了初步應用。
但這還遠遠不夠。隨著雙碳標準的細化落實,企業對于低碳減排的需求刺激著無源技術的應用場景進一步開發,無源物聯系統的構建將釋放無源物聯網矩陣效能。可以說,誰能玩轉無源物聯網,誰就把握了物聯網的下半場。
02 增碳匯:構建大平臺管理的物聯觸手
要實現雙碳目標, 僅靠“節流”還不夠,必須加大“開源”。畢竟,中國作為全球碳排放量第一的國家,一人總量可達第二到第五的美、印、俄、日的總和。而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許諾60年完成,中國卻只有30年期限,可謂是道阻且長。因此,碳清除在未來一定是受政策驅動大力推進的領域。
《指南》中明確的碳清除主要有由生態系統的碳氧交換產生的生態碳匯和由科技驅動的碳捕集兩條路徑。
目前,固碳增匯項目已有了切實落地,主要有原生林地、造林、耕地、濕地、海洋等類型。就目前已公示的項目來看,林地碳匯總數量最多,面積最廣,收益也是最高的,單個項目總體碳交易價值量皆在億級。
眾所周知,森林保護是生態保護中最為棘手的一環,而林業碳匯的最小交易單位皆達萬畝,且相比于傳統的災情監測,林業碳匯還需要包括碳匯測算在內的日常維護管理。這便需要集碳測算與火災防治于一體的多功能傳感設備作為觸手,實時搜集相關氣候、濕度、碳量等數據,輔助工作人員進行巡查管護。
隨著碳匯管理走向智能化,還可以結合物聯網技術構建碳匯大數據平臺,便可實現碳匯管理的“可視、可查、可管、可溯”。
03 碳市場:動態監測實現智能化碳核算
如圖所示,碳交易市場基于碳排放定額產生,配額不足的企業需要購買配額富余的企業所多出的碳信用來實現年度碳排放達標。
從需求端來看,據TFVCM工作小組的預測,2030年全球碳市場可能會增長到15-20億噸碳信用,全球碳信用現貨市場規模將達300至500億美元。若不受供應限制,到2050年最多可增加到100倍,達到每年70-130億噸碳信用。市場規模將達兩千億美元。
碳交易市場迅速擴容,但碳計算能力卻未跟上市場的需求。
目前,我國碳排放核算方式主要基于計算和局部測量,有政府宏觀測算和企業自核上報兩種途徑。企業靠人工收集數據和佐證材料定期上報,政府部門進行逐一核查。
其次,政府的宏觀理論測算耗時長,通常一年公布一次,企業便只能認繳配額外的費用,而無法根據測算結果及時調整減碳生產。
由此可見,我國的碳核算方式總體上具有粗放、滯后、機械的明顯缺陷,并為碳數據造假和碳核算腐敗留有滋生空間。
碳監測作為輔助核算核查體系的重要支撐,是確保碳排放數據準確性的基礎,也是溫室效應評價的依據和減排措施制定的標尺。
目前,國家、行業、團體等對碳監測已提出系列明確標準,且各地方政府機構如由江蘇泰州市也有設立碳排放監測領域國內首個市級地方標準。
可見,基于智能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企業生產中的關鍵指標數據,綜合運用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構建企業生產量與碳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一體化動態實時監測指標體系和預警模型已成為必然。
筆者預計,未來無論是國家構建大模型監測系統還是企業自我核查最終都會走向這樣一條數字化、可視化、網絡化的核算道路,在這其中,物聯網將大有可為。
文章來源于物聯傳媒 ,作者旸谷
?原文標題:搭上碳快車,物聯網即將煥發又一春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1文章
44849瀏覽量
375376 -
無線通信
+關注
關注
58文章
4593瀏覽量
143709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2瀏覽量
97522 -
智慧物流
+關注
關注
2文章
429瀏覽量
14310 -
nbiot
+關注
關注
8文章
62瀏覽量
227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