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頭部云計算廠商紛紛發布產品降價公告,云計算市場新一輪價格戰硝煙彌漫。
此輪云產品降價背后,折射出的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和快速發展的技術,標志著云服務市場已經走過快速擴張期,從“增量”拓展步入到“存量”深耕的新階段。
長期來看,云計算市場的發展雖然還遠未觸及“天花板”,但一個事實也不容忽視,“躺賺”時代結束了。
云服務商想要贏得更多市場份額,還要深度扎根千行百業,根據行業特點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調整云服務結構模式,推動云服務走實向深。
云服務“價格戰”硝煙彌漫
5月16日,騰訊云宣布對多款核心云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40%,降價政策將在6月1日正式生效。
其中,云服務器方面,騰訊云將針對部分區域云服務器實例特惠時長加大折扣力度,價格降幅最高將達40%;云網絡方面,騰訊云對負載均衡CLB(即彈性負載均衡)的LCU(用來衡量獨享型ELB處理流量能力的指標)費降價18%,對標準型NAT(網絡地址轉換)網關降價15%;數據庫方面,騰訊云數據庫TDSQL-C serverless全新發布資源包付費模式,刊例價對比同規格包年包月產品降幅高達25%。
騰訊集團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OO、騰訊云總裁邱躍鵬表示,在健康可持續戰略下,騰訊云更加聚焦產品,通過技術創新、供應鏈整合等一系列手段,不斷打造核心產品的極致性價比,也將通過價格調整,進一步向用戶釋放技術紅利。
此前,阿里云早已打響“價格戰”的“第一槍”。4月26日,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產品最高降幅達50%。
當日,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團CEO張勇表示,大規模降價是希望將技術紅利更多回饋給客戶和伙伴,持續降低用云成本,擴大云的市場空間。
此外,在5月15日舉行的2023阿里云國際伙伴大會上,阿里云又發布全新的國際伙伴政策,產品優惠幅度最高至40%。
總的來看,云計算廠商降價有三方面背景:一是隨著經濟的強勢復蘇,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有巨大的機會,眾多廠商都想抓住中小企業市場;二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AI時代來臨,尤其是大模型帶來的對算力的巨大需求;三是或許與頭部企業旗下云計算業務未來的分拆上市有關,希望以規模效應形成對二級市場的良好支撐。
基于這三個方面的考慮,這些企業選擇降價,以價換量。
調研機構IDC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2下半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為188.4億美元,相比上半年增長24.5%,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增長穩中有降,其中IaaS+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同比增長19.0%,與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與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增速均有明顯放緩。
伴隨市場放緩,2022年下半年,頭部云廠商的排名也發生了變化。
其中,阿里云市場份額從36.7%降至31.9%,排名保持第一;華為云市場份額從10.8%增至12.1%,排名從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場份額從8.9%增至10.3%,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騰訊云市場份額從11.1%降至9.9%,跌至第四名。
近年來,包括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廠商的云業務增速逐漸放緩,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云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擴大。
以阿里云為例,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2年的8個季度里,阿里云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速(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分別為37%、29%、33%、20%、23%、10%、4%、3%,增速下降明顯。
百度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公司核心業務云服務年度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44%、64%和18%,也呈現下降態勢。
與此同時,電信運營商的云業務增長速度迅猛,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2022年,中國電信旗下云業務子公司天翼云實現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中國移動云收入達到503億元,同比增長108.1%;聯通云繼續翻倍增長,實現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速達121%。
AI或催動云計算迎新一輪景氣度上行
本輪云產品降價的背后,是各大服務商對云市場未來發展的研判。
從市場供給看,以電信運營商為主的廠商持續發力公有云特別是政企市場,市場競爭生態發生極大改變。日趨激烈的競爭迫使云服務商通過降價維持業務增速。
從市場需求看,中小企業上云意愿不強,市場難以拓展,降價成為云服務商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策略。
從技術推動看,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爆火,其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和海量數據對高算力提出新要求,將拉動云計算算力需求快速增長。各大云廠商借此紛紛出擊,通過降價提前搶占客戶,構筑先發優勢。
目前來看,公有云市場仍為整體云市場底座,行業云建設為非公有云提供增長機遇,整體云市場從市場格局看,公有云市場格局仍舊穩定,但頭部廠商面臨較強增長壓力。
云計算服務目前在供給端已形成較為穩固的市場格局,上云、用云亦成為需求側的廣泛共識。
但云計算服務市場已經過了“概念變現”階段,要從“能力變現”角度出發去探尋多元增長曲線,用長時間的技術能力升級、生態能力構建換取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AI在云計算服務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持續滲透,從底層算力對智能的支撐到多廠商大模型的發布再到PaaS與SaaS廠商與Al能力的融合,廠商在積極向智能方向升級的同時也收獲著AI帶來的產品增效升級客戶使用體驗。
目前,全球云服務市場雖有所回暖,但增速放緩,主要原因在于各行業數字化進程延緩,云服務行業存量市場中業務拓展帶動的營業收入增長有限。
新用戶為更好應對潛在市場風險,更為謹慎地開展上云用云規劃,云服務市場增量動力不足。因此,存量市場云消耗不足,增量市場云投入有限,導致整體云市場增速放緩。
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
數據顯示,2023財年第三財季,微軟智能云部門營業收入為221億美元,同比增長16%,遠超市場預期。谷歌云業務也首次實現盈利,息稅前利潤1.91億美元。
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與上一財季相比,全球云計算三強整體增長也放緩,增長率下降約4個百分點。
但是,自2022年12月微軟云支撐的ChatGPT發布以來,人工智能大模型云服務為微軟云市場注入新活力,微軟云業務增長遠超市場預期。同樣,谷歌也得益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力,云計算業務實現盈利。
由此可以看出,智能云正成為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增長的新動能。云服務商積極布局人工智能,不斷強化自身技術,持續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仍能在云服務市場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云服務廠商應該擺脫靠低水平的價格競爭,應該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加快人工智能算力、大模型算法云、元宇宙服務等新產品的投入,搶占新一輪云計算競爭的制高點。
隨著AI大模型時代到來,智能算力成為普遍需求,云計算服務的模式和格局或將生變。隨著大模型走向成熟,云計算服務格局逐步從以算力為基礎的平臺IaaS,走向以模型能力為主的平臺MaaS,AI能力將逐步放大,成為主要需求。
盡管新一輪“價格戰”正打得如火如荼,對于云計算行業的價格戰無需驚訝,在國際市場上,降價也是一些頭部企業的常用手段和核心策略。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等公司,自上線以來已多次啟動降價策略。
從整體市場發展來看,盡管市場增速放緩,但受益于信創、數字經濟等多個概念利好驅動,尤其是ChatGPT等AI模型引發海量算力需求,國內云計算市場仍面臨廣闊的增長空間行。
隨著ChatGPT與云產品的加速融合,行業加速朝“自動化”“數智化”發展進程,產業商業價值實現再度拓寬。
【關于科技云報道】
專注于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云報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云、全球云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
審核編輯黃宇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0瀏覽量
13756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55瀏覽量
269494 -
騰訊云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4瀏覽量
16815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491瀏覽量
28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