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IC、傳感器產業里產品要流通,分銷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時過境遷,越來越多的原廠開始撤除分銷業務,而不少分銷商也做起了研發,甚至不少分銷商已稱自己為制造商。
在這其中筆者更好奇,IC、傳感器圈里的經銷商們,目前的自研業務、產品情況如何?此外,分銷商做研發,又是否會和原廠形成競爭關系?
所以,基于以上兩個問題,本文就主要討論,IC、傳感器領域里的分銷商都怎么做研發,方向是什么?投入占比如何?收入占比又如何?為保證信息的準確和客觀,筆者查閱了14家已上市的國內分銷商財報,通過財報內容一探究竟。
論分銷環節的作用
在具體分析分銷商的情況之前,還得對其進行簡單介紹。因為眾所周知,在IC、傳感器領域,分銷環節的關注度遠不如做研發“突破瓶頸”的原廠,但不得不說的是,分銷商在市場中的作用并不比原廠低。
目前,分銷商除了具備尋找市場售出產品的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半導體FAE、AE技術能力。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需要緊跟客戶節奏,對前期選型、技術支持、甚至原理圖審核等提供幫助;
第二,要基于原廠的產品和場景需求制訂解決方案,甚至組合芯片與傳感器進而生產模組;
第三,要根據市場的周期特性等,幫助緩解原廠的庫存、現金流等壓力。
而在分銷商提供的服務上,也能看出分銷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對整合資源、社群運營等還提出了不小要求。而要對接原廠和需求方,服務的對象也有非常大差異。
據了解,針對IC、傳感器產品,國外的分銷商主要有:
安富利(美國)、艾睿(美國)、貿澤(美國)、得捷(美國)、艾買克(美國)、TTI、赫聯電子(美國)、富昌電子(加拿大)、威雅利(新加坡)、新曄(新加坡)、歐時電子(英國)、世健(新加坡)、Premier Farnell(英國)、儒卓力(英國)、導科國際(日本)等。
國內的分銷商主要有:
易捷電子、科通集團、中電器材、深圳華強、好上好控股、新蕾電子、商絡電子、泰科源、世強、貝能國際、路必康、維時信、利爾達、潤欣科技、亞訊科技、力源信息、英唐智控、韋爾半導體、豐寶電子、夢想電子、天涯泰盟、芯智科技、淇諾電子、卓越飛訊、馳創電子、鼎芯無限、信和達、周立功、捷揚訊科、雷度電子、元六鴻遠、基創卓越、晶川電子等。
但隨著做研發的經銷商越來越多,而部分原廠開始撤除分銷業務,也不禁讓人好奇這其中具體情況如何,分銷環節是否不再重要了?
分銷商轉型情況如何?
從上市的分銷商來看(本文收錄了14家國內芯片、傳感器等產品的分銷商),有8家企業都在做研發,不過研發的方向、投入產出比卻大有不同。
接下來,本文就選取以上擁有自研產品的分銷商,對其自研產品業務進行解讀。
力源信息——車規級MCU
推進自研芯片微控制器MCU產品的研發,并推動相關產品進行車規級AEC-Q100專業機構認證,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自研MCU產品已有6款17個型號量產。同時進行智能電網相關產品如智能電表(芯片解決方案)、智能斷路器、電力線載波通信模塊的研發。
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獲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證書17項,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55項,軟件著作權151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
英唐智控——光電、圖像IC
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唐微技術專注于光電轉換和圖像處理的模擬IC和數字IC產品的研發生產,MEMS振鏡是其重點發展產品。2022年7月,英唐微技術公布第二代MEMS振鏡已開啟送樣,預計會在自動駕駛車輛中投入實際使用,完成相關產品驗證后有望實現批量銷售。
英唐微技術采用IDM模式,通過自有團隊及生產線完成芯片設計、晶圓制造、測試等業務環節。
報告期內英唐微技術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1億元人民幣。
太龍股份——LED照明
公司的商業照明業務主要是照明器具、LED顯示屏和光電標識三大模塊。采用“總部提供專業化設計、照明器具定制化開發、品牌終端門對門服務”模式,通過照明設計、開發制造、系統綜合服務三大業務體系的有機組合,構建了一體化商業照明服務平臺。
公司不斷設計和開發各類新型照明器具,以順應下游市場的發展趨勢;且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和照明設計方案的特點,為商業照明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商業照明產品。截至2022年期末,公司新增開發267套燈具,共完成樣品單據1,255單。同時,公司結合市場發展以及商業照明整體解決方案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應用實踐,截至報告期末已累計獲得602項有效專利技術。
潤欣科技——傳感器、LED芯片
報告期內,公司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投資設立了上海潤欣創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正式進入半導體設計和測試領域。
公司自研設計的溫度傳感器控制和顯示芯片XN3650、單線三通道LED恒流驅動芯片XM9823均已順利量產并形成規模銷售。2022年,公司“定制和自研芯片”業務共實現銷售額0.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0%。
雅創電子——電源管理IC等
公司的電源管理IC產品進行了多項創新設計,申請了多項境外專利,從而實現減少芯片面積、系統功能內置和集成的目的,部分指標和功能系國內外首創。相關產品已通過AEC-Q100的車規級認證,在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實現批量裝車。
電源管理IC設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為2.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06.89%,公司汽車模擬IC產品在比亞迪、吉利、長城、長安、現代、一汽、起亞、克萊斯勒、大眾、小鵬、蔚來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實現批量裝車,暖通空調驅動IC、LDO以及大燈調光電機驅動IC均有較好的成長性。
新產品LED驅動IC推出市場后,為IC業務貢獻了16.90%的銷售額,進一步推動了IC業務的增長。IC產品的毛利率為42.68%,較上年同期增長3.45個百分點。基于IC業務銷售額和毛利潤的大幅上升,IC業務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2022年度IC業務實現凈利潤為0.36億元,凈利率達16.31%,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好上好——物聯網產品
公司的物聯網產品設計及制造業務分為智能家居產品、物聯網無線模組和公網通訊設備三大類。
智能家居產品業務目前采用自主研發、部分生產工序委外加工、自行銷售的經營模式;物聯網無線模組業務目前采用自主研發、代工廠加工、通過分銷業務渠道銷售的經營模式;公網通訊設備業務目前采用自主研發、代工廠加工、自行銷售經營模式。
韋爾股份——CMOS傳感器
韋爾早已完成了從分銷到研發的轉型,目前是采用Fabless業務模式的半導體設計公司,2022年半導體設計業務研發投入金額高達32.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82%。
據了解,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擁有授權專利4,559項,其中發明專利4,412項,實用新型專利146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另外公司擁有布圖設計103項,軟件著作權69項。
公司CMOS圖像傳感器在醫療、無人機、安防監控、AR/VR等領域均具有齊全的產品線,市場占有率較高。
睿能科技——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
公司針織及縫制設備電腦控制系統是利用自動控制技術、微電腦技術和嵌入式軟件,對針織、縫制機械設備實施智能控制的電子部件,并通過網絡將機械設備與管理系統、云平臺互聯,實現工廠的智能制造。針織設備電控系統主要產品有針織橫機電控系統、襪機電控系統、手套機電控系統等;縫制設備電控系統主要產品有刺繡機電控系統、花樣機電控系統、模板機電控系統等。
伺服系統主要產品包括RA、RS系列脈沖模擬量型及總線型伺服驅動器、MC、MA系列伺服電機;變頻器以低壓變頻器為主,主要包括RV系列通用型、QD系列通用型和工程專用型變頻器;軟起動器分為高壓、低壓軟起動器;PLC產品主要包括X系列、UN系列;人機界面產品主要包括UH系列標準型和物聯網型觸摸屏。
利爾達——物聯網模組等
公司在5G、Cat.1、NB、Wi-Fi、LoRa、藍牙等模組方面持續發力,公司推出基于移芯EC618的高性價比Cat.1NT35E系列模組,公司的5G模組NE16U-CN通過華為OpenLab基于R16標準的認證測試。同時,加強與芯片供應商的合作,公司與ST聯合發布STM32MP1開發板,攜手ST打造汽車域控制器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等。
能夠看出的是,在毛利率方面,自研產品大部分情況下高于分銷產品,但大多數分銷商的自研產品比重都較小。不過一些分銷商在財報中提到其非常重視自研業務,一方面是順應國產替代的大趨勢,另一方面則是完成企業轉型。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分銷仍是大多數分銷商的主要業務,各分銷商短期內還難以成為真正完全自主研發的制造商。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進行自主研發的分銷商,其自研產品與其代理的原廠產品并不形成沖突。
此外,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分銷商做細分領域的自研產品較多,而要想做規模化出貨的標準品,還需要更多資金、更長時間的研發投入。
結語
通過公開信息可以發現,分銷商做自研產品并不是主流,雖然此趨勢的確存在,但短期內還并不會成為多數分銷商的選擇。另一方面,基于分銷商更“接地氣”的FAE及多種類的服務,分銷環節在產業鏈中仍不可或缺。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46瀏覽量
754836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186瀏覽量
351752 -
LED顯示屏
+關注
關注
36文章
1825瀏覽量
98924
原文標題:傳感器和IC分銷商都在轉研發?分銷環節還重要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