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線纜敷設一般有四種方式:直埋電纜敷設、排管電纜敷設、電纜溝或隧道內電纜敷設、橋架電纜敷設。針對這四種敷設方式的施工要求總結如下。
一、直埋線纜敷設要求
(1)開挖的溝底必須是松軟的土層,如果是石塊或硬質雜物要鋪100mm厚的軟土或砂層。線纜周圍的泥土如含有腐蝕電纜金屬包皮,應清除和換土,埋深應不小于0.7m,穿越農田時應不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與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繞過地下建筑物處,可淺埋,但應采取保護措施,電纜應埋于凍土層以下,當受條件限制時,應采取防止電纜受到損傷的措施。
(2)線纜敷設后,上面要鋪100mm厚的軟土或細沙,再蓋上混凝土保護板,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以外各50mm,或用磚代替混凝土保護板。
(3)中間接頭盒外面要有鑄鐵或混凝土保護盒。
(4)接頭下面應墊以混凝土基礎板,長度要伸出接頭保護盒兩端600?700mm,電纜自土溝引進隧道、人孔和建筑物時,要穿在管中,并將管口堵塞,防止滲水。
(5)線纜互相交叉,與非熱力管和管道交叉,穿越公路和墻壁時,都要穿在保護管中,保護管長度超出交叉點1m,交叉凈距不應小于250mm,保護管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
(6)直埋線纜一般使用鎧裝電纜。在鎧裝電纜的金屬外皮兩端要可靠接地,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Ω。
(7)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100m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
(8)線纜與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規范規定。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二、排管線纜敷設要求
(1)線纜排管敷設
1)電纜排管可用鋼管、塑料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或混凝土管,但管內必須光滑;
2)按需要的孔數將管子排成一定形式,管子接頭要錯開,并用水泥澆成一整體,一般分為2、4、6、8、10、12、14、16孔等形式;
3)孔徑一般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敷設電力電纜的排管孔徑應不小于100mm,控制電纜孔徑應不小于75mm;
4)埋入地下排管頂部至地面的距離,人行道上應不小于500mm;—般地區應不小于700mm;
5)在直線距離超過100m、排管轉彎和分支處都要設置排管電纜井;排管通向井坑應有不小于0.1%的坡度,以便管內的水流人井坑內;
6)敷設在排管內的電纜,應采用鎧裝電纜。
(2)電纜保護管敷設
在電纜進入建筑物、隧道、穿過樓板及墻壁處,從地面引至電桿、設備、墻外表面或行人容易接近處,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其他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地方應有一定機械強度的保護管或加裝保護罩。保護管埋人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應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長度不應小于250mm,保護罩根部不應高出地面。
三、電纜溝或隧道內線纜敷設要求
(1)電纜的排列
1)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不應配置在同一層支架上;
2)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與弱電控制電纜應按順序分層配置,一般情況宜由上而下配置;但35kV以上電壓電纜引人柜盤時,為滿足彎曲半徑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
(2)電纜在支架上敷設
1)控制電纜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過1層;橋架上不宜超過3層。
2)交流三芯電力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過一層,橋架上不宜超過2層。
3)交流單芯電力電纜,應布置在同側支架上,當按緊貼的正三角形排列時,應每隔lm用綁帶扎牢。
4)并列敷設的電纜,其相互間的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5)電纜與熱力管道、熱力設備之間的凈距,平行敷設時不應小于1m,當受條件限制時,應采取隔熱保護措施。
6)電纜敷設完畢后,應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必要時還應將蓋板縫隙密封。
四、橋架線纜敷設要求
(1)對橋架要進行防腐處理,一般應在橋架表面鍍鋅、鍍塑、涂氧化樹脂、刷漆。在腐蝕性強的環境中,可采用鋁合金、塑料、低標準不銹鋼等耐腐蝕材料制作橋架。
(2)電纜在托盤上可進行單層敷設,小型電纜用塑料帶固定在托盤上,大型電纜可用金屬卡子固定。
(3)橋架在水平段每隔1.5?3m設置一個支、吊架;垂直段每隔1?1.5m設置一個支架;距三通、四通、彎頭處,兩端1m處應設置支、吊架。
(4)橋架經過建筑物的伸縮縫時,應斷開100?150mm間距,間距兩端應進行接地跨接。
(5)橋架安裝應有利于穿放電纜,橋架安裝后應進行調直,橋架應用壓片固定在支架上。
(6)支持橋架的支、吊架長度應與橋架寬度一致,不應有長短。
審核編輯 黃宇
-
線纜
+關注
關注
5文章
547瀏覽量
290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