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7月3日,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宣布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商務部公告顯示,根據相關法規和條例,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根據公告,鎵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等8項,鍺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等6項。
公告顯示,該出口管制將于8月1日生效。
專家表示,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有利于幫助國家理清這些戰略新興材料的具體用途和用戶,能夠看清中國作為鎵、鍺供應大國,在產業鏈上的影響力。同時,近段時間美、日、荷等過接連出臺出口管制措施,我國此舉也算是一種反制的措施。
鎵、鍺出口管制對半導體的影響
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第四周期、第ⅢA族,是一種低熔點、高沸點的稀散金屬,純鎵的熔點僅為29.78℃,沸點卻高達2204.8℃。統計數據顯示,金屬鎵在全球中主要分布在中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其中我國鎵資源儲量占世界總量的95%以上,主要分布在山西、貴州、云南、河南、廣西等地。
鎵的應用非常廣泛。在電子產業,制備半導體的材料就有砷化鎵、磷化鎵、磷砷化鎵、磷化鋁鎵、砷鋁化鎵等,被廣泛應用到光電子工業和微波通信工業,用于制造微波通訊與微波集成、紅外光學與紅外探測器件、集成電路、發光二極管等。據統計,目前鎵主要用于電子產業中的半導體產業,半導體對鎵的使用量達到了鎵總消耗量的80%-85%。
鎵金屬另一個重要的應用是太陽能電池,我國能夠在光伏電池領域獨霸全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銅銦鎵硒薄膜(CIGS)電池,其在成本、大批次生產、光電轉換率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另外還有砷化鎵三五族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具有良好的耐熱、耐輻射等特性,被廣泛用于航天和軍工領域。
氮化鎵則是重要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有更高的禁帶寬度,是迄今理論上電光、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材料體系。氮化鎵比硅的輸出功率高900倍,有著易散熱、體積小、損耗小、功率大、耐高溫、開關快、電阻低、耐高壓等特點,下游應用包括微波射頻器件、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器件等。
此外,鎵金屬在合金、醫學、玻璃制造、化學工業等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比如在氫能源運輸上,傳統的金屬鋁表面極易氧化生成致密氧化鋁薄膜,將低熔點的金屬鎵與鋁形成合金便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鍺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VA族。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鍺產量一直穩占全球總產量的70%,是世界第一大鍺生產國。不過,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所出示的最新勘測報告顯示,全球已探明8600噸鍺儲量中,美國獨占鰲頭達到3870噸。 緊隨其后的中國,探明儲量為3500噸。從這方面來看,我國對鍺供應的影響并不如鎵那么大。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中美之間鍺的存在形態不同,中國是從煤炭中獲取原生鍺,這也是最經濟實惠獲取鍺的方法。而美國的鍺是和鉛、鋅相伴而生,獲取費用會更加高昂,并且共同產出的鉛、鋅很難在美國本土被消耗完。另外,美國開采鍺還可能帶來硫排放的問題,這將進一步提升開采成本。
鍺同樣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在半導體、航空航天測控、核物理探測、光纖通訊、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學等領域都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數據,全球鍺終端用戶所占比例如下:纖維光纖30%,紅外光纖20%,聚合催化劑20%,電子和太陽能器件15%和其他(熒光粉、冶金、和化療)15%。據悉,鍺主要用于擁有高附加值深加工的產品,目前國內產業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所以出口量很大。不過,國外的產業如果想要實現中國產鍺的替代,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商務部在《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明確,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填寫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文件。商務部應當自收到出口申請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并在法定時限內作出準予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具體效果如何,我們看全球其他國家的反應就了解了,尤其是主要的半導體設計生產國。
科技產業的新全球化
無論是鎵還是鍺,基本都和半導體產業有著牽連,從這方面來看這無疑算是我國對于現階段其他各國從設備、材料到芯片出口管制的反制。尤其是針對美國,近一段時間美國聯合其他國家對我國半導體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的打壓力度越來越大。
同時,這也延伸出另一個概念,那就是新全球化。前不久,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魏少軍分享主題為《半導體產業的再全球化》提到,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過去20年當中,是建立在全球化基礎上的。全球化被破壞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就一定面臨嚴峻的挑戰。
不過他認為,自立自強不等于自我封閉,自立自強指的是打破封鎖和遏制。中國要堅持擴大開放,廣邀朋友。
他強調,我國要利用好中國超大芯片市場的地位,在短期內這不會改變。
因此,我們在近一段時間報道了很多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大佬來華的消息,這其中也包括美國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CEO等,比如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蘋果公司CEO庫克,英特爾CEO基辛格,高通總裁安蒙,特斯拉CEO馬斯克等。
這些大佬密集來到中國說明了一個問題,拓展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對于每一個科技巨頭來說都是不言而喻的。這是未來一段時間里我們能夠繼續利用的市場規模優勢。
不過,總是打下游產業的牌就會被牽著鼻子走,畢竟打造終端創新離不開上游的芯片,而我們自主研發的芯片正在被各種圍追堵截。這就需要我們從過往全球化的供應鏈中找到我們自己有獨特價值的地方,鎵和鍺材料的出口管控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此,新全球化一方面是結交和維護新盟友,另一方面也是自我發現、自我理解的過程,將對高科技產業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小結
外媒稱,“這項措施(鎵和鍺出口管制)是(中國)在全球競爭中控制對工業和軍事能力至關重要的技術所做的最新努力。”確實,只有從更上游出招,才能夠更有反制的主動權。如果從下游產業出招,那無疑是自傷一千,傷敵可能都沒有五百。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86瀏覽量
2180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