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迭時空于2021年11月在浙江杭州正式注冊成立,目前在杭州、珠海、上海、北京、英國等地開設辦公地點。擔任CEO的創始人之一陳志堅于2006年就已經開始從事國產CPU的研發和產業化,曾加入中天微,隨著中天微被阿里收購進入平頭哥,是國產嵌入式CPU玄鐵系列的主要研發和應用負責人。進迭時空致力于高性能RISC-V處理器核、高性能芯片、核心軟件系統的創新與研發。
進迭時空是由一批國內知名半導體企業的資深經營者和技術專家共同發起并創建的半導體創新企業;聚集了一批國內知名RISC-V處理器技術專家。
日前小米前副總裁崔寶秋出任進迭時空首席技術顧問。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49瀏覽量
144085 -
RISC-V
+關注
關注
45文章
2270瀏覽量
46131 -
RISC-V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80瀏覽量
100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RISC-V能否復制Linux 的成功?》
基于RISC-V持續提供五至六個內核系列。”
恩智浦半導體負責研發的軟件工程副總裁Rob Oshana表示,開源硬件的發展方式與開源軟件幾乎完全相同。從Linux Kernel Archives可以知道
發表于 11-26 20:20
業內首顆8核RISC-V終端AI CPU量產芯片K1,進迭時空與中國移動用芯共創AI+時代
10月11日-13日,以“智煥新生共創AI+時代”為主題的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廣州盛大舉行。作為中國移動合作伙伴,進迭時空攜RISC-V新CPU、新AI最新科技成果及解決
Banana Pi BPI-F3 進迭時空RISC-V架構下,AI融合算力及其軟件棧實踐
面對未來大模型(LLM)、AIGC等智能化浪潮的挑戰,進迭時空在RISC-V方向全面布局,通過精心設計的RISC-V DSA架構以及軟硬一體
RISC-V架構下DSA-AI算力的更多可能性:Banana Pi BPI-F3進迭時空
Banana Pi BPI-F3 進迭時空 K1開發板AI人工智能應用:四路視頻同時推理演示:香蕉派BPI-F3是一款工業級 8核RISC-V開源硬件開發板,它采用
2024 RISC-V 中國峰會:華秋電子助力RISC-V生態!
第四屆RISC-V中國峰會(RISC-V Summit China 2024)于8月21日至23日在杭州盛大召開,成為RISC-V領域的一次重要盛會
2024 RISC-V 中國峰會:華秋電子助力RISC-V生態!
技術未來發展方向的寶貴機會。
華秋電子<電子發燒友>作為RISC-V中國峰會的核心媒體社區合作伙伴,深度參與此次峰會。通過其廣泛的影響力,積極推廣前沿的RISC-V創新
發表于 08-26 16:46
進迭時空引領AI CPU創新,Key Stone K1芯片訂單破萬
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上,進迭時空公司以其卓越的研發實力和前瞻性的產品布局吸引了廣泛關注。作為高性能AI CPU領域的佼佼者,
全球首款8核64位RISC-V AI CPU,揭秘進迭時空SpacemiT K1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隨著產品性能不斷提升,RISC-V在AI加速、邊緣計算、智能終端等領域的應用也開始嶄露頭角。RISC-V+AI是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的熱門話題
RT-Thread攜手進迭時空:共建RISC-V實時計算生態
日益高漲。基于新一代精簡指令集架構RISC-V開發的高性能計算芯片,可極大提升計算效能,提供更多優質算力。近日,RT-Thread與進迭時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宣布
rIsc-v的缺的是什么?
和可定制性,不同的廠商或開發者可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對RISC-V進行不同的定制和優化。這可能會導致硬件生態系統中出現碎片化問題,即某些RISC-V軟件無法在所有RISC-V芯片上運行。
發表于 07-29 17:18
Banana Pi BPI-F3 進迭時空 RISC-V K1芯片開發板支持8G/16G內存
香蕉派BPI-F3是一款工業級 8核RISC-V開源硬件開發板,它采用進迭時空(SpacemiT) K1 8核RISC-V芯片設計,CPU集
解鎖RISC-V技術力量丨曹英杰:RISC-V與大模型探索
4月12日,第二期“大家來談芯|解鎖RISC-V技術力量”在上海臨港新片區頂科永久會址舉辦,本期沙龍聚焦RISC-V技術,圍繞AI時代的RISC-V
香蕉派發布RISC-V架構BPI-F3開發板
2 月 3 日,香蕉派發布了基于 RISC-V 架構處理器的開發板 BPI-F3。該產品配備了由進迭時空研發的八核 K1 CPU 芯片,這是全球第一款達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