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是由“智慧”和“能力”兩個詞語構成。從感覺到記憶到思維這一過程,稱為“智慧”,智慧的結果產生了行為和語言,將行為和語言的表達過程稱為“能力”,兩者合稱為“智能”。
因此,將感覺、記憶、回憶、思維、語言、行為的整個過程稱為智能過程,它是智慧和能力的表現。
1.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制造”可以從制造和智能兩方面進行解讀。首先,制造是指對原材料進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對零部件進行裝配的過程。通常,按照生產方式的連續性不同,制造分為流程制造與離散制造(也有離散和流程混合的生產方式)。根據我國現行標準GB/T4754-2002,我國制造業包括31個行業,又進一步劃分約175個中類、530個小類,涉及了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
2.什么是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是實現智能制造的載體。在智能工廠中通過生產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工具和智能裝備的集成與互操作來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分布式管理,進而實現企業業務流程、工藝流程及資金流程的協同,以及生產資源(材料、能源等)在企業內部及企業之間的動態配置。
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現智能制造的利器就是數字化、網絡化的工具軟件和制造裝備,包括以下類型:
計算機輔助工具,如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CAT(計算機輔助測試,如ICT信息測試、FCT功能測試)等;
計算機仿真工具,如物流仿真、工程物理仿真(包括結構分析、聲學分析、流體分析、熱力學分析、運動分析、復合材料分析等多物理場仿真)、工藝仿真等;
工廠/車間業務與生產管理系統,如ERP(企業資源計劃)、MES(制造執行系統)、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DM(產品數據管理)等;
智能裝備,如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3D打印機)、智能爐窯、反應釜及其他智能化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是一個覆蓋更寬泛領域和技術的“超級”系統工程,在生產過程中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線,還伴隨著供應鏈、訂單、資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智能工廠中,借助于各種生產管理工具/軟件/系統和智能設備,打通企業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維護的各個環節,實現產品仿真設計、生產自動排程、信息上傳下達、生產過程監控、質量在線監測、物料自動配送等智能化生產。下面介紹了幾個智能工廠中的典型“智能”生產場景。
場景1:設計/制造一體化。
在智能化較好的航空航天制造領域,采用基于模型定義(MBD)技術實現產品開發,用一個集成的三維實體模型完整地表達產品的設計信息和制造信息(產品結構、三維尺寸、BOM等),所有的生產過程包括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工裝設計、產品制造、檢驗檢測等都基于該模型實現,這打破了設計與制造之間的壁壘,有效解決了產品設計與制造一致性問題。制造過程某些環節,甚至全部環節都可以在全國或全世界進行代工,使制造過程性價比最優化,實現協同制造。
場景2:供應鏈及庫存管理。
企業要生產的產品種類、數量等信息通過訂單確認,這使得生產變得精確。例如:使用ERP或WMS(倉庫管理系統)進行原材料庫存管理,包括各種原材料及供應商信息。當客戶訂單下達時,ERP自動計算所需的原材料,并且根據供應商信息即時計算原材料的采購時間,確保在滿足交貨時間的同時使得庫存成本最低甚至為零。
場景3:質量控制。
車間內使用的傳感器、設備和儀器能夠自動在線采集質量控制所需的關鍵數據;生產管理系統基于實時采集的數據,提供質量判異和過程判穩等在線質量監測和預警方法,及時有效發現產品質量問題。此外,產品具有唯一標識(條形碼、二維碼、電子標簽),可以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式追溯產品質量所涉及的數據,如用料批次、供應商、作業人員、作業地點、加工工藝、加工設備信息、作業時間、質量檢測及判定、不良處理過程等。
場景4:能效優化。
采集關鍵制造裝備、生產過程、能源供給等環節的能效相關數據,使用MES系統或EMS(能源管理系統)系統對能效相關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及時發現能效的波動和異常,在保證正常生產的前提下,相應地對生產過程、設備、能源供給及人員等進行調整,實現生產過程的能效提高。
因此,智能工廠的建立可大幅改善勞動條件,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最重要的是借助于信息化技術打通企業的各個流程,實現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源的整合優化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3.如何實現制造環節智能化。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得企業與個體客戶間的即時交流成為現實,促使制造業實現從需求端到研發端、服務端的拉動式生產,以及從“生產型”向“服務型”模式轉變。因此,企業領先于競爭對手完成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生產來滿足個性化需求并提供智能服務,方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看得見的是個性化定制和智能服務,看不見的是生產制造各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實現智能制造,網絡化是基礎,數字化是工具,智能化則是目標。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保證智能制造實現“兩提升、三降低”經濟目標的有效手段。數字化確保產品從設計到制造的一致性,并且在制樣前對產品的結構、功能、性能乃至生產工藝都進行仿真驗證,極大地節約開發成本和縮短開發周期。網絡化通過信息橫縱向集成實現研究、設計、生產和銷售各種資源的動態配置以及產品全程跟蹤檢測,實現個性化定制與柔性生產的同時提高了產品質量。智能化將人工智能融入設計、感知、決策、執行、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核心競爭力。
4.如何實現網絡互聯互通化。
智能制造的首要任務是信息的處理與優化,工廠/車間內各種網絡的互聯互通則是基礎與前提。沒有互聯互通和數據采集與交互,工業云、工業大數據都將成為無源之水。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中的生產管理系統(IT系統)和智能裝備(自動化系統)互聯互通形成了企業的綜合網絡。按照所執行功能不同,企業綜合網絡劃分為不同的層次,自下而上包括現場層、控制層、執行層和計劃層。圖2給出了符合該層次模型的一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互聯網絡的典型結構。隨著技術的發展,該結構呈現扁平化發展趨勢,以適應協同高效的智能制造需求。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互聯網絡各層次定義的功能以及各種系統、設備在不同層次上的分配如下。
計劃層:
實現面向企業的經營管理,如接收訂單,建立基本生產計劃(如原料使用、交貨、運輸),確定庫存等級,保證原料及時到達正確的生產地點,以及遠程運維管理等。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關系管理(SCM)等管理軟件都在該層運行。
執行層:
實現面向工廠/車間的生產管理,如維護記錄、詳細排產、可靠性保障等。制造執行系統(MES)在該層運行。
監控層:
實現面向生產制造過程的監視和控制。按照不同功能,該層次可進一步細分為:
監視層:
包括可視化的數據采集與監控(SCADA)系統、HMI(人機接口)、實時數據庫服務器等,這些系統統稱為監視系統;
控制層:
包括各種可編程的控制設備,如PLC、DCS、工業計算機(IPC)、其他專用控制器等,這些設備統稱為控制設備;
現場層:
實現面向生產制造過程的傳感和執行,包括各種傳感器、變送器、執行器、RTU(遠程終端設備)、條碼、射頻識別,以及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工藝裝備、AGV(自動引導車)、智能倉儲等制造裝備,這些設備統稱為現場設備。
工廠/車間的網絡互聯互通本質上就是實現信息/數據的傳輸與使用,具體包含以下含義:物理上分布于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系統和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并且信息/數據在不同層次、不同設備間的傳輸;設備和系統能夠一致地解析所傳輸信息/數據的數據類型甚至了解其含義。前者即指網絡化,后者需首先定義統一的設備行規或設備信息模型,并通過計算機可識別的方法(軟件或可讀文件)來表達設備的具體特征(參數或屬性),這一般由設備制造商提供。如此,當生產管理系統(如ERP、MES、PDM)或監控系統(如SCADA)接收到現場設備的數據后,就可解析出數據的數據類型及其代表的含義。
5.什么是端到端數據流。
智能制造要求通過不同層次網絡集成和互操作,打破原有的業務流程與過程控制流程相脫節的局面,分布于各生產制造環節的系統不再是“信息孤島”,數據/信息交換要求從底層現場層向上貫穿至執行層甚至計劃層網絡,使得工廠/車間能夠實時監視現場的生產狀況與設備信息,并根據獲取的信息來優化生產調度與資源配置。也要涉及到協同制造單位(如上游零部件供應商、下游用戶)的信息改變,這就需要用互聯網實現企業與企業數據流動。按照圖2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網絡結構。
現場設備與控制設備之間的數據流包括:交換輸入、輸出數據,如控制設備向現場設備傳送的設定值(輸出數據),以及現場設備向控制設備傳送的測量值(輸入數據);控制設備讀寫訪問現場設備的參數;現場設備向控制設備發送診斷信息和報警信息;
現場設備與監視設備之間的數據流包括:監視設備采集現場設備的輸入數據;監視設備讀寫訪問現場設備的參數;現場設備向監視設備發送診斷信息和報警信息;
現場設備與MES/ERP系統之間的數據流包括:現場設備向MES/ERP發送與生產運行相關的數據,如質量數據、庫存數據、設備狀態等;MES/ERP向現場設備發送作業指令、參數配置等;
控制設備與監視設備之間的數據流包括:監視設備向控制設備采集可視化所需要的數據;監視設備向控制設備發送控制和操作指令、參數設置等信息;控制設備向監視設備發送診斷信息和報警信息;
控制設備與MES/ERP之間的數據流包括:MES/ERP將作業指令、參數配置、處方數據等發送給控制設備;控制設備向MES/ERP發送與生產運行相關的數據,如質量數據、庫存數據、設備狀態等;控制設備向MES/ERP發送診斷信息和報警信息;
監視設備與MES/ERP之間的數據流包括:MES/ERP將作業指令、參數配置、處方數據等發送給監視設備;監視設備向MES/ERP發送與生產運行相關的數據,如質量數據、庫存數據、設備狀態等;監視設備向MES/ERP發送診斷信息和報警信息。
6.我國制造業現狀和首要任務。
智能制造要求通過不同層次網絡集成和互操作,打破原有的業務流程與過程控制流程相脫節的局面,分布于各生產制造環節的系統不再是“信息孤島”,數據/信息交換要求從底層現場層向上貫穿至執行層甚至計劃層網絡,使得工廠/車間能夠實時監視現場的生產狀況與設備信息,并根據獲取的信息來優化生產調度與資源配置。也要涉及到協同制造單位(如上游零部件供應商、下游用戶)的信息改變,這就需要用互聯網實現企業與企業數據流動。按照圖2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網絡結構。
我國制造業現狀是“2.0補課,3.0普及,4.0示范”,其中工業2.0、3.0、4.0對應的含義如下:
2.0實現“電氣化、半自動化”:
使用電氣化和機械化制造裝備,但各生產環節和制造裝備都是“信息孤島”,生產管理系統與自動化系統信息不貫通,甚至企業尚未使用ERP或MES系統進行生產信息化管理。我國也有許多中小企業都處于此階段;
3.0實現“高度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
使用網絡化的生產制造裝備,制造裝備具有一定智能功能(如標識與維護、診斷與報警等),采用ERP和MES系統進行生產信息化管理,初步實現了企業內部的橫向集成與縱向集成;
4.0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需求,實現個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產,使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測控裝置、3D打印機、智能倉庫和智能物流等智能裝備,借助各種計算機輔助工具實現虛擬生產,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實現實現價值鏈企業協同生產、產品遠程維護智能服務等。
我國實現智能制造必須2.0、3.0、4.0并行發展,既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方面“補課”,又要在綠色制造、智能升級方面“加課”。對于制造企業而言,應著手于完成傳統生產裝備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以及生產制造工藝數字化和生產過程信息化的升級改造。對于裝備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應加快實現安全可控的智能裝備與工業軟件的開發和應用,以及提供智能制造頂層設計與全系統集成服務。
必須牢記,企業不是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應以智能、協同、綠色、安全發展為突破口,以“兩提升、三降低”為目標,本著長遠規劃、逐步實施、重點突破原則,對整個制造業進行逐步升級改造。
審核編輯 黃宇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08瀏覽量
61726 -
APS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7瀏覽量
17501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49瀏覽量
76314 -
智能工廠
+關注
關注
3文章
997瀏覽量
424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