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部分的第3部分中,我將從數據中心的角度討論大多數與實踐系統工程相關的組織的當前狀態,以及從當前狀態轉到未來狀態所需的路徑,在該狀態中,組織內的項目將從數據中實踐系統工程。使用通用的集成數據集進行以中心為中心的透視圖。
開發集成數據集
“從以數據為中心的角度來看,系統工程涉及正式應用集成數據集來表示系統工程工作產品以及整個系統生命周期中生成的基礎數據和信息。”
從以數據為中心的角度來看,通用的集成數據集是實踐系統工程的核心。集成的數據集包括來自多個數據庫和文件的數據和信息,這些數據庫和文件是由用于開發,記錄和管理各種工作產品(例如用例,圖表,需求,模型,設計等)的各種系統工程工具創建的。基礎數據和信息。從以數據為中心的角度采用系統工程時,最終狀態是將這些數據庫和文件集成到一個通用數據集中,如圖6所示。
在項目開始時,項目必須定義并記錄該項目的公共集成數據集的本體和主模式,這一點至關重要。這樣做可以使系統工程工具和其他組織共享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定義模式的主要注意事項包括:定義與本體一致的實體(將存儲在數據庫中),定義將包含在需求表達中的屬性,用于跟蹤項目狀態的度量以及定義管理需要的報告以及相關的數據和信息。這包括PM和系統工程管理報告,數據和信息。
在項目具有集成數據集的情況下實現系統工程能力等級不會一蹴而就。這將持續數年。
從當前狀態到包含集成數據集的狀態
圖:當前狀態:組織孤島和數據孤島
如圖所示,許多項目的當前狀態是,使用各種遺留項目管理和系統工程工具將各種系統工程生命周期過程劃分為在孤島中運作的組織單位,以開發和管理各種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沒有為企業或項目定義的主本體。代表工作產品的數據集沒有主模式。系統工程工具將代表各種工作產品的數據和信息存儲為電子文件或文檔(以實線顯示)或使用專有模式存儲在其自己的專有數據庫中。除非這些工具支持與其他工具共享數據的標準,
在過渡狀態下,項目具有一個主本體和一個為其集成數據集定義的主架構。組織的系統工程工具集中用于生成和管理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的工具具有以下任一功能:
*采購或開發的專用軟件,用于從各個系統工程工具數據庫中提取數據和信息,轉換該數據和信息以符合項目的主數據集架構,并將轉換后的數據和信息加載到集成數據集中(此過程稱為ETL過程);
*數據庫的架構與項目的主數據集架構一致,從而無需經過ETL流程即可將這些數據庫中的數據和信息直接集成到項目的通用集成數據集中。
圖
:過渡狀態:將現有數據庫中的數據導入到集成數據集中
對于大多數組織來說,圖4中所示的第一種情況將是最常見的,因為他們開始著手建立通用的,集成的數據集,從而使他們能夠從以數據為中心的角度實踐系統工程。PM具有自己的預算和計劃編制舊工具-每個工具都有其自己的跟蹤各種項目管理績效指標的方法。一些組織要素具有遺留工具來開發作為電子文件存儲的圖表(與在數據庫中存儲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相比)。一個組織要素可能具有已經使用了多年的健壯的遺留需求管理工具(RMT),但是具有專有的數據庫架構。該組織的另一部分剛剛開始使用分析建模工具,該工具可用于支持各種生命周期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的生成和管理,但不具備RMT的所有功能,因此需求仍在繼續。可以在RMT中進行管理,并通過ETL過程導入到建模工具中。根據工具支持的標準,此過程可以是手動的也可以是自動的。該組織的另一部分擁有一個已使用多年的舊版設計工具,該工具與建模工具或RMT不兼容。對系統驗證和確認活動的跟蹤可以在RMT工具中完成,但不能與各種建模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集成在一起。
第一種情況不太理想,因為這些舊數據庫中的數據和信息將必須經過ETL流程才能將數據和信息輸入到集成數據集中,而對系統工程工具數據庫所做的任何變更都必須經過通常很昂貴且在將變更反映到集成數據集中之前,耗時的ETL過程。這使得在所有生命周期過程活動中使集成數據集中的數據保持最新且保持一致變得更加困難。同樣,任何進行分析,修改/更新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或基于來自集成數據集的數據和信息生成報告的人都必須確保來自這些外部數據庫的數據是最新且一致的。
圖:過渡狀態:大多數系統工程工具數據庫都包含在集成數據集中
圖中所示的第二種情況是首選的,因為集成數據集包含各個系統工程工具數據庫。因為它們的架構與主架構一致,并且這些工具支持互操作性標準,所以數據庫中的數據是兼容的并且可以共享。這也是首選方法,因為該項目只有一個“基本事實”,集成數據集中的數據受到嚴格的配置控制,因此表示任何給定時間的項目基線狀態。數據的任何“可視化”都將代表項目的當前狀態。
第二種情況很可能意味著組織將需要購買新的系統工程工具集。對于大多數組織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昂貴且耗時的大步驟。如果要購買新的系統工程工具集,建議選擇系統工程工具以支持多個生命周期工作產品及其基礎數據和信息的生成和管理,尤其是支持兼容工具,模式和數據庫的互操作性標準的系統工程工具。 。理想的情況是購買一個“全部完成”的系統工程工具,即默認情況下,一個工具將導致具有集成的項目數據集。這將有助于確保所有數據和信息在所有生命周期階段都是最新且一致的。懷疑是否存在這樣的單個系統工程工具。
注意:在第二種情況下,如圖所示,即使大多數系統工程工具在集成數據集中都包含兼容的數據庫,組織仍可以選擇繼續使用一些舊系統,例如預算和調度項目所在的應用程序。需要使用,其架構與集成數據集不兼容。在這種情況下,此數據和信息將需要經過ETL處理,以便其他系統工程工具可以使用該數據。
如圖6所示,在結束狀態下,項目具有為其集成數據集定義的主本體和主架構。用于生成工作產品的所有PM和系統工程工具都在數據庫中創建和維護其數據和信息,該數據庫的架構與主項目數據集架構一致并且符合互操作性標準。這使這些PM和系統工程工具數據庫兼容并包含在項目的集成數據集中。
圖:最終狀態
系統工程生命周期過程活動中會創建工作產品,例如預算,明細表,需求,設計,圖表,工程圖,分析模型等,以及它們的基礎數據和信息。代表這些工作產品的數據和信息可以電子方式存儲在數據庫中,也可以作為電子文件存儲和管理,這些文件可以鏈接到其他工作產品。這些數據庫和文件被組合到一個集成的數據集中,該數據集表示那些工作產品以及基礎數據和信息。指南,標準,政策和程序包含在集成數據集中。集成的數據集通過企業和項目數據治理,記錄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數據庫管理需求和流程進行管理。
一旦集成的數據集被填充,它就代表了有關項目狀態的基礎事實,并成為后續生命周期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工作產品以及基礎數據和信息的來源。互操作性標準使系統工程工具可以共享數據。數據庫管理工具允許項目的系統工程工具集訪問集成數據庫中的數據。
這個集成的數據集成為該項目所有系統工程生命周期活動的基礎。這種以數據為中心的系統工程觀點對于管理所有生命周期中的系統開發工作以及應對日益復雜的系統的挑戰至關重要。
注意:雖然本體和模式的概念至關重要,但是如何構造和實現它們的細節超出了本文檔的范圍,包括不同大小和項目復雜性的示例的示例也已超出本文檔的范圍。這些主題可以由專注于這些感興趣領域的適當工作組解決。
編輯:黃飛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761瀏覽量
72034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794瀏覽量
64362 -
數據集
+關注
關注
4文章
1208瀏覽量
24689
原文標題:集成數據作為系統工程的基礎–第4c部分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Y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工程知識體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