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信息稱,三星將采用 12納米 (nm) 級工藝技術,生產ERP開發出其容量最大的32Gb DDR5 DRAM,而這樣就可以在相同封裝尺寸下,容量是16Gb內存模組的兩倍。
三星方面表示:在三星最新推出的 12納米級 32Gb內存的基礎上,三星可以研發出實現 1TB內存模組的解決方案,這有助于滿足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對于大容量DRAM內存日益增長的需求。
通過使用最新開發的 32Gb內存顆粒,即使不使用硅通孔 (TSV)工藝也能夠生產 128GB內存模組。與使用 16Gb 內存封裝的 128GB內存模組相比,其功耗降低了約10%。這一技術突破使該產品成為數據中心等關注能效的企業的優選解決方案。
審核編輯:湯梓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11瀏覽量
183447 -
納米技術
+關注
關注
2文章
201瀏覽量
25816 -
內存模組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89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英偉達加速認證三星AI內存芯片
芯片。作為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內存技術之一,HBM3E(High Bandwidth Memory 3 Enhanced)以其超高的帶寬和低功耗特性而備受矚目。英偉達正在對三星提供的兩種不同堆疊規格的HBM3E
三星電子計劃新建封裝工廠,擴產HBM內存
三星電子計劃在韓國天安市新建一座半導體封裝工廠,以擴大HBM內存等產品的后端產能。該工廠將依托現有封裝設施,進一步提升三星電子在半導體領域的
三星電子計劃在2026年推出最后一代10nm級工藝1d nm
三星電子在最新的內存產品路線圖中透露了未來幾年的技術布局。據透露,三星計劃在2024年率先推出基于1c nm制程的DDR
三星開始量產其最薄LPDDR5X內存產品,助力端側AI應用
三星輕薄型LPDDR5X DRAM的封裝厚度僅0.65mm,散熱控制能力更強,適合端側AI在移動端的應用 LPDDR封裝采用12納米級工藝,四層堆疊,在
傳三星電子12nm級DRAM內存良率不足五成
近日,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在其1b nm(即12nm級)DRAM內存生產過程中遇到了良率不足的挑戰。目前,該制程的良率仍低于業界一般目標的80%~90%,僅達到五成左右。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三星
三星電子正按計劃推進eMRAM內存制程升級
三星電子在昨日舉行的韓國“AI-PIM 研討會”上宣布,其正按計劃穩步進行eMRAM(嵌入式磁性隨機存取內存)的制程升級工作。據悉,目前8nm eMRAM的技術開發已經基本完成,這一進
三星Galaxy S25 Ultra 內存將升級至16GB
據報道,三星Galaxy S24 Ultra已現身市場,其存儲版本分別有256GB、512GB及1TB三款,但內存皆為12GB。然而,最新傳聞稱三星
三星LPDDR5X DRAM內存創10.7Gbps速率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上其他品牌的LPDDR5X DRAM內存最高速度僅為9.6Gbps。三星表示,新款10.7Gbps LPDDR5X內存采用12
SK海力士、三星電子年內啟動1c納米DRAM內存量產
三星近期在Memcon 2024行業會議中聲稱,計劃于今年底以前實現1c nm工藝的量產。另據行業消息人士透露,SK海力士已確定在第三季度實現1c納米DRAM
英偉達CEO贊譽三星HBM內存,計劃采購
提及此前有人預測英偉達可能向三星購買HBM3或HBM3E等內存,黃仁勛在會上直接認可三星實力,稱其為“極具價值的公司”。他透露目前已對三星HBM內
三星追趕AI芯片競賽,計劃采用海力士制造技術
三星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提高其HBM產量......采用MUF技術對三星來說有點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它最終遵循了SK海力士首次使用的技術。
三星電子發布業界最大容量HBM
三星電子近日宣布,公司成功研發并發布了其首款12層堆疊HBM3E DRAM,即HBM3E 12H,該產品在帶寬和容量上均實現了顯著的提升,這
三星計劃采用英偉達“數字孿生”技術以提升芯片良率
據EToday的一份最新報告,全球科技巨頭三星正在計劃測試英偉達Omniverse平臺的“數字孿生”技術,旨在提高芯片制造過程的良品率,從而縮小與芯片制造領先者臺積電的差距。
三星發布首款12層堆疊HBM3E DRAM
近日,三星電子宣布,已成功發布其首款12層堆疊的高帶寬內存(HBM3E)產品——HBM3E 12H,再次鞏固了其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納米技術的特點 納米技術有哪些用途
納米技術是一種高度前沿的技術,利用控制和操縱物質的尺寸在納米級別來創造新的材料和應用。納米技術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高比表面積、尺寸效應、量子效應和可調控性。 首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