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中信銀行數據中心奚明亮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遲曉航
中國的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全面加速階段,數字化轉型的先頭部隊——金融行業也步入變革深水區:金融科技幾乎滲入所有流程環節,銀行服務變得無處不在,融入各種工作生活場景。正如《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Brett King)所預想的,未來銀行將依托AI等ICT技術,實現“實時智能、嵌入式的、無處不在”的金融服務。
可以想象,金融科技浪潮會持續升級,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和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以科技創新融合推動戰略轉型,加快構建銀行發展新模式正顯得緊迫且必要。與其躊躇不前,不如起而行之,科技引領戰略將是銀行業繼續堅持并應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
數字化轉型之路 一馬當先
顯然,中信銀行深諳其道。
作為全國性商業銀行、中國第10大銀行,中信銀行擁有近約1億的客戶規模。雖然從體量上,中信銀行和四大行還有差距,但在數字化轉型的變革之路上,可以說,中信銀行毫不遜色。以最為火熱的手機銀行APP業務為例,截至目前,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客戶規模和質量保持快速發展,從2008年發布手機銀行1.0版本,到最新發布的手機銀行6.5版本,移動客戶端已經成為中信銀行業務的主陣地。2019年年報顯示,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交易量持續快速發展,其中日均交易量超過9000萬筆。
窺斑見豹,手機銀行APP業務只是中信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小亮點,其成績的背后是中信銀行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持續投入。中信銀行認為,未來銀行新業態的核心特征,是移動優先、業務敏捷、全場景金融服務。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普通民眾到線下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次數大大減少,而在手機端辦理查賬還款、借款分期等業務的頻率大大提高。“足不出戶一鍵辦理”越來越成為人們辦理銀行業務的常規操作。而面對業務能夠隨時隨地申請的客戶需求,銀行對于業務處理的響應速度也要求更快。“排隊兩小時,辦事五分鐘”的傳統線下速度已經成為過去時,“1分鐘到賬”成為了人們新的心理預期速度。此外,除了一般的查詢余額、還款等基礎業務,面臨數字化轉型的銀行機構,也在積極拓寬業務的新版圖,如通過與電商、O2O等第三方平臺的對接,讓人們可以通過銀行的移動客戶端完成打車、購買電影票、繳納水電費等多項生活服務。
隨著銀行在業務層面的轉變,這對金融科技創新提出新的訴求,特別是信息化基礎設施有三個方面核心訴求:首先架構方面,需要SDN支持快速迭代,及時響應需求,為創新加速;其次是設備方面,需要從底層有高性能、高可靠的數據通信設備;而運維方面,則需要引入自動化、智慧的網絡運維系統。
攜手“懂行人”,
以六“高”網絡滿足超高要求
華為作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懂行人”,基于對金融行業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結合在金融領域多年的技術創新和場景化實踐,能夠更好地為金融企業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服務以適應新興業務發展的需要。中信銀行與“懂行人”華為合作,開啟了以SDN網絡架構為基礎、基于大數據和AI技術的自動駕駛數據中心網絡的探索和實踐,以創新的ICT技術有效應對各種業務挑戰,推進中信銀行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基于領先的數字化轉型架構設計,中信銀行需要數據中心網絡實現6個高:
-
高容量&高性能要求:無阻塞、低時延、大吞吐、高并發;
-
高可用要求:RPO=0、RTO<20分鐘;
-
高標準化&靈活擴展要求;
-
安全性要求:租戶隔離、防火墻虛擬化、微分段;
-
高自動化要求:IP地址自動化分配、業務自動化配置;
-
高智能運維要求:15分鐘恢復業務、可視化。
具備上述 6 個特性后,中信銀行將最終實現 99.999% 的業務永續;自助服務,敏捷交付,同時各種業務靈活快速部署,降低 50%的運維工作量。
業務邏輯——設備拓撲,網絡層級互視
華為憑借技術領先的產品和方案,借助AI的最新科技力量,以智簡數據中心網絡方案滿足中信銀行數字化轉型架構需求。核心層采用的CloudEngine 16800是華為推出的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承載獨創的iLossless 智能無損交換算法,對全網流量進行實時的學習訓練,實現網絡零丟包,達到最高吞吐量。擁有超大容量,734/3096Tbps交換容量,支持400GE平滑演進,讓中信銀行即使面臨用戶海量的金額交易往來也能輕松應對,在保證交易時效性、準確性的同時,幫助中信銀行無壓力應對未來數字流量激增需求。而與之配套的CloudEngine 6800數據中心交換機采用先進的硬件結構設計,提供高密度的10GE/25GE端口接入,支持40GE/100GE上行端口,支持豐富的數據中心特性和高性能堆疊,風道方向可以靈活選擇。
同時,基于Scale-out網絡架構,中信銀行數據中心有效提升了資源利用率,節約成本。VAS資源池化,資源彈性擴容,統一調度可提升利用率60%~70%;VxLAN+EVPN構建多DC大二層網絡,易擴展,提升利用率,利用率提升4倍以上。
而且通過SDN技術的全面應用,中信銀行異地災備切換演練中網絡、計算和存儲的操作一鍵式完成,切換后異地災備中心的資源狀態與生產中心完全一致。其中網絡配置調整(包括路由、IP網段、防火墻和負載均衡)僅耗時2分鐘30秒(傳統網絡架構切換需要30分鐘),不僅提高了整體切換效率,還有效消除了操作風險,進一步提升了異地災備切換操作的穩定性和質量。
業務意圖推薦,助力網絡自動化駕駛
在安全防護方面,可以實時監測應用訪問關系,結合虛擬防火墻實現南北向和東西向流量的安全防護,實現以應用為單位的網絡安全容器部署。在開發測試和準生產環境中動態學習各類數據流量的網絡特征和安全基線,并遷移至生產環境。每次應用架構調整重新自動學習動態更新。
AI加持,網絡邁入自動駕駛時代
建設SDN數據中心網絡只是中信銀行網絡改造的第一步,數據中心網絡運維包括網絡規劃建設、安裝部署、業務發布與變更、日常運維監控和網絡調優等關鍵階段,云網SDN架構雖然解決了網絡安裝部署和業務發放自動化等問題,但還缺乏網絡規劃仿真、業務發放仿真校驗和網絡智能分析,在日常業務變更和運維過程中還會遇到各類網絡問題。讓SDN網絡的管理運維變得更加簡捷與智能,意圖驅動的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網絡(ADN)是必然選擇。
故障1分鐘發現,3分鐘定位,5分鐘解決
采用華為iMaster NCE自動駕駛網絡管理與控制系統,中信銀行實現了數據中心網絡運維的可視化:基于AI網絡全流量行為分析,極速發現業務異常,NCE實時收集主機的互訪關系以及網絡時延等信息,將互訪關系、應用訪問時延等指標形成基線,當出現訪問異常時SoC能夠與NCE進行聯通,實現自動封阻。當應用異常時,也可以快速確認網絡層是否存在傳輸異常,實現故障快速定位,充分滿足中信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實時風控,精準營銷、市場洞察等業務訴求。
此外,iMaster NCE還存儲詳細的網絡信息記錄,通過歷史事故回放,時延、路徑等查看歷史數據;更可以進行策略的模擬部署、合規校驗,網絡配置模擬部署等,提前操練,有效避免潛在風險。
iMaster NCE作為自動駕駛網絡的大腦,更推動故障自動化發現向故障自愈演進:基于SNMP和Telemetry技術,識別故障和人員輔助決策;還可以基于業務體驗評估網絡健康,快速識別故障、智能評估決策,讓網絡真正實現“無人駕駛”。
數字化紅利招手,未來無限憧憬
正是因為洞察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先機并提前布局,中信銀行實現了持續穩健發展。目前中信銀行總資產規模67504億,增幅11.27%。客戶規模首次破億,增長15.72%,信用卡發卡突破8000萬張。2020年一級資本全球排名24位,2019年中信銀行更榮獲《亞洲銀行家》雜志評選的最佳金融機構創新中心大獎。
如今,中信銀行正計劃在全行推廣全開放創新的ADN網絡方案,為銀行業務不斷發展增加新動力。面向未來,“懂行人”華為將持續深耕金融行業,為更多金融客戶提供更高效、靈活、安全的解決方案和更優質的服務,助力中信銀行等金融客戶加速進入“Bank 4.0”時代,共贏數字化金融未來。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1瀏覽量
251513
原文標題:百大案例 | 網絡“無人駕駛”,中信銀行攜手“懂行人” 激發業務活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Huawei_Fixed,微信公眾號:華為數據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