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項顛覆性技術問世的時候,誰能搶占先機占領制高點,誰就擁有了霸權力量。
就在ChatGPT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即將來到奇點的時候,美國出手將浪潮、 龍芯列入實體清單。這明顯是在壓制中國人工智能產業。
那本土企業如何破局,
Chiplet概念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Chiplet到底有沒有這般魔力?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Chiplet是什么
Chiplet是一種全新的芯片設計理念為了便于理解,咱們先來看看目前的芯片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大家會經常聽到SoC這樣一個芯片代名詞。它是把很多的功能模塊,比如CPU、存儲器、接口這些通通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做成一個大芯片。
而Chiplet呢,與SoC反其道而行之,字面上翻譯叫做“芯粒”,可以理解為小芯片的意思。
在Chiplet設計理念下,是將原本SoC中的每個功能模塊都單獨拆出來,做成具有單獨功能的一個個小芯片單元。
之后,通過先進封裝技術,像搭積木一樣,把這些小芯片再集成為一個系統級芯片。
Chiplet、SoC、SiP區別
SoC(system on chip)叫做片上系統。是圍繞CPU,將各種功能模塊都集成在一顆芯片上的產物。
而Chiplet則不同,是先將各個功能模塊做成小芯片,之后再封裝到一起,組成系統級芯片。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制造工序的區別,其實Chiplet與SoC本質的不同是“異構異質”。
異構集成,指的是可以將不同工藝的芯片集成到一起。
在SoC中,由于是在一個芯片中進行集成的,所以各個功能模塊必須采用同一工藝制程,要是14nm的都是14nm的,要是7nm的都得是7nm的。
而在Chiplet模式下,不同工藝的芯片可以湊到一起。比如CPU用7nm的,接口芯片用14nm的。這就是異構的概念。
異質集成,是指不同材料的芯片可以集成為一體。SoC肯定是辦不到的。而Chiplet模式下,可以將Si、GaN、InP等等不同材質的小芯片集成到一起。
我們再來說說Chiplet與SiP的區別
SiP(system in package)指系統級封裝。通過將多種功能的芯片,包括處理器、存儲器、FPGA等功能芯片集成在一個封裝內,從而實現一個完整的系統。
在概念上來講,SiP與Chiplet很像。并且SiP同樣能夠實現異構異質集成的。而它們兩者的區別在于,SiP是將不同芯片封裝在一個基板上,Chiplet則是封裝到芯片上。
因此,Chiplet還是屬于芯片,而SiP只能算作小系統。Chiplet能達到SoC的性能 而SiP則不一樣,因此Chiplet多用于高性能領域,SiP多用于小型化消費級產品。
Chiplet的存在價值
了解了Chiplet的概念,可能有人會說,相比SoC,Chiplet工序既繁瑣、又無法完全超越SoC的性能,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嘛。
而Chiplet確實有它存在的意義,主要分如下這么幾點:
1. 提升良率: 在芯片制造過程中,一片晶圓有固定的缺陷率。遇到這些無法修復的壞點,只能把它剔除掉。
在同樣缺陷分布的情況,切割裸片的的尺寸越大,缺陷的影響率就越高。
SoC是在一整顆芯片上進行集成的,所以單顆SoC芯片的尺寸會隨著集成規模的擴大而越來越大。
當一顆芯片的尺寸達到400甚至600平方毫米時,芯片的良率就會變的很低。這個時候,采用Chiplet模式,將大芯片拆成一個個小芯片的制造成本就會有優勢。
在這種現實情況下,Chiplet或許是一個必然趨勢。
芯粒復用:
在系統級芯片上,很多功能模塊都是標準化的。那么在Chiplet模式下,應商就可以生產出很多標準化的芯粒,下游客戶直接購買芯粒進行封裝就可以了。
這就相當于芯粒的重復使用,無形中降低了開發難度,提升了效率。
此外,Chiplet模式具有異構集成的特點。有時候一顆高性能芯片,只需要CPU滿足更高制程,其他芯片制程低一些沒關系。
在SoC中,所有功能模塊都得跟著最高制程走。而在Chiplet模式下就可以區別配置。
比如AMD在第三代銳龍(Ryzen)處理器上就沿用了第二代霄龍(EPYC)處理器的I/O芯片。
由于SoC上所有功能模塊需同步迭代,伴隨制程提高,芯片設計成本隨之大幅增長。
在工藝節點為 28nm 時,單顆芯片設計成本約為 0.41 億美元,而工藝節點為 7nm 時,設計成本快速提升至 2.22 億美元。
Chiplet模式下,芯??梢赃x擇性迭代,這種復用的結果會明顯節約設計成本、縮短研發周期。
落后制程彎道超車:
目前Chiplet具有兩個設計思路。一個是按照功能將不同模塊拆分,比如AMD的三代銳龍處理器。
還有一種設計架構是把具備完整功能的小芯片集合起來,目的是實現性能的增長。
比如蘋果的M1 Ultra芯片,就是堆疊了兩顆M1 Max芯片,從而獲得兩倍算力。 那么在第二種思路下,理論上可以通過Chiplet的堆疊,讓低端產品實現高端產品的性能。
目前美國對中國高端制程芯片的封鎖很嚴密,那我們就采用Chiplet技術,拿14nm、28nm的芯片堆出7nm、5nm的效果。所以這也是Chiplet概念近期炒作的邏輯之一。
Chiplet與封裝技術
Chiplet只能說是一種芯片的設計理念,真的要把一個個芯粒拼裝在一起,關鍵得看封裝技術能不能跟得上。
2.5D和3D先進封裝,是配合Chiplet的工藝手段。
2.5D封裝,是目前應用于Chiplet模式的主流方案,整體技術相對比較成熟。
什么是2.5D封裝?說白了就是把一個個芯粒并列排布封裝在一起。
不同芯粒之間如何實現互聯互通,需要在下層PCB板與上層芯粒間,加入一片硅中介板(Silicon Interposer)。
硅中介板本身沒什么特別的,類似于一顆沒有功能的晶圓。但難點在于,要在Interposer內部做很多硅通孔(TSV),起到電氣垂直互聯的作用。
這個工藝難度還是不小的。目前2.5D封裝代表技術有三種,分別是臺積電的CoWoS、英特爾的EMIB以及三星的I-Cube。
3D封裝相比2.5D能夠實現更高密度的堆疊。相比2.5D,小芯片可以直接摞在一起,這就需要在小芯片內直接制作硅通孔(TSV)。因此難度更大。
目前3D封裝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比較完善的是應用在DRAM領域,可以實現100多層的上下堆疊,但這都是同質范疇的,異質堆疊還沒那么快。
3D封裝技術目前主要有臺積電的SoIC、英特爾的Foveros、三星的X-Cube??吹經],還是這三家公司。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有晶圓制造能力,利用卡位優勢,開發自己的先進封裝技術。
當然傳統封測廠同樣也沒閑著,在2.5D/3D封裝技術上都有布局。比如國內通富微電、長電科技等等。
總的來說,Chiplet理想很豐滿,但需要依托封裝技術才能實現。
Chiplet與AIGC
這波AIGC的風口為什么能把Chiplet概念帶起來?他們之間有兩個維度的關系。 第一點在前面文章中提到過,在美國技術封鎖的背景下,咱們有望通過Chiplet架構去堆疊芯片的性能,支持算力基礎。屬于解決開脖子的邏輯。
而第二點呢,目前Chiplet模式下產出的芯片,只有在高性能領域才有切實的需求。這與人工智能需要的大算力芯片不謀而合。
前面也講到過,Chiplet概念的誕生,其實是為了解決SoC芯片越來越大、制程越來越高以后產生的弊端。比如良率下降、設計成本增加、研發周期更長等問題。
這里核心的矛盾點是后摩爾時代,SoC芯片再迭代下去,投入的成本與性能的增長越來越不成正比。
比如就拿芯片尺寸來說,200、300平方毫米以下的芯片,根本就不用做成Chiplet架構,SoC芯片是最優解。
但當芯片尺寸來到600、800平方毫米甚至更高的時候,也許一顆SoC芯片的性能是提高了1倍、2倍,但所投入的綜合成本將是5倍、10倍的增長。這個時候Chiplet模式的經濟效益就凸顯出來了。
而這些大尺寸、高制程的芯片,一大應用場景就是在數據中心、AI處理器上。
也就是說AIGC如果迎來爆發式增長,那么對于算力的需求會持續擴張,AI芯片再迭代下去,Chiplet模式將成為主流。最終帶動Chiplet產業鏈實現快速增長。
根據Omdia的預測,到2024年,Chiplet的全球市場空間會達到58億美元,到2035年,市場空間將增長到570億美元,年均增速超過30%。
大家不要覺得很夸張,根據WSTS數據,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5735億美元。570億美元只是今天全市場的十分之一。
Chiplet模式下帶來的變化
IP核: IP是知識產權的意思。芯片領域中的IP核,可以理解為一種已經設計好的電路模塊。
在半導體發展早期,沒有IP核這個概念,每設計一款芯片,電路都要重新設計。之后大家發現,其實芯片中有很多功能都是相似的,那能不能把這些部分變成模塊化,以后再設計芯片時,直接拿過來用就可以了。這就是IP核存在的邏輯。
現在要設計一款SoC芯片,設計企業會從IP供應商那里先購買一些IP核,再結合自研模塊,集成為一個SoC。
IP核就成為了芯片設計環節中的復用產品。好比你要設計一款汽車,輪轂的式樣直接用別人的就可以了。
而在Chiplet下,這種產業鏈模式會發生變化。核心在于傳統的IP核只停留在設計層面,可Chiplet中,IP核可以直接變成一顆顆芯粒,這就形成了硅片形態。
還是拿汽車舉例,Chiplet模式下,IP核不再是設計層面的輪轂式樣,而是變成了實實在在制造好的汽車輪轂。
在這樣的邏輯下,以前的IP供應商可以把手中的各種IP制造成小芯片。
這樣一來,首先,IP供應商的收入結構變了,以前是IP授權,現在是芯片銷售。由于捆綁了芯片制造環節,收入規模會增加。
其次,IP供應商的下游客戶將從芯片設計企業轉變為芯片直接需求方。比如互聯網公司、手機、電腦制造商這些。那相當于IP供應商從tier2變成了tier1,等級進階了。
OSAT: OSAT指的是外包封測廠。Chiplet對于封測有帶動作用。
其一,之前提到,Chiplet需要先進封裝技術的支撐。先進封裝工藝難度大,價值量自然更高,這有益于提升封測廠的盈利水平。
其二,Chiplet模式下,伴隨著產業鏈結構的變化。未來很有可能,下游產品公司購買小芯片,之后直接找OSAT企業去集成芯片。對于OSAT廠相當于拓展了優質客戶,同時提升了產業鏈的地位。
其三,把一顆大的SoC拆成幾個小的Chiplet,之前可能只測一個關鍵參數,現在每個小芯片都要做測試。相當于增加了封測廠的測試需求。
當然,外包封測廠未來面臨著晶圓代工廠的競爭,畢竟人家掌握著核心制造環節,再提供封裝服務,是順理成章的。
EDA: EDA是芯片設計的輔助軟件。隨著芯片線寬不斷縮小,EDA的作用越來越突顯。 而傳統EDA的思路與Chiplet模式是有些矛盾的,缺乏對于芯片與封裝之間影響的考慮。導致芯片在2.5D、3D堆疊封裝后效率上不去。
所以針對Chiplet,EDA也應該考慮新的架構。這一變化對于國內EDA企業去追趕海外龍頭是有所幫助的。就好比國內車企在內燃機時代玩不過海外巨頭,但電動車咱們是一個起跑線。
當然這個比喻太夸張了,國內EDA企業還有很多短板要補上,不可能說一個Chiplet時代就實現逆襲。
Chiplet負面思考
說了那么多關于Chiplet的好,我們也要去分析分析它的難點與短板在哪里。 首先要說的是關于性能這個話題,通過Chiplet方式堆疊芯片,是可以提高性能,但目前效率不高。
按照華為之前測試的結果,拿2個14nm芯片做堆疊,只能達到10nm芯片的性能。用5個14nm的芯片,才能接近7nm水平。
這就達不到1+1=2的程度,更別提什么要拿28nm芯片就能堆出7nm的性能,想都不要想。
這里面的問題與封裝工藝有關,與EDA軟件有關,總之傳輸速率、散熱、干擾這些問題沒法完美解決。
其次是效益問題。Chiplet要用到先進封裝,雖然目前2.5D封裝技術已經商業化了,但封裝成本還是很高的。
我們看上面這張圖,在14nm和5nm制程下,做了不同封裝工藝的成本對比。
在14nm上,2.5D封裝比SoC成本還是高的,沒有效益優勢。只有到5nm水平,規?;?,2.5D封裝才比SoC有更低的成本。
所以按照目前的狀態,Chiplet只能替代高制程、大尺寸的SoC芯片。應用空間還是比較狹小的。
未來先進封裝成本的下降決定著Chiplet的應用范圍,但不可能達到全面替代SoC的程度。
還有就是接口標準的問題。目前Chiplet的發展比較初級,基本是自己搞自己的。而要想達到設想的終極狀態,芯粒能像IP核一樣在市場流通,所有芯片的互聯標準必須要統一起來。
目前英特爾建立了小芯片聯盟(UCIe),中國也開始制定小芯片接口技術標準。但中美關系或許是個羈絆,制約整個Chiplet產業的發展。
最后,還是要說說“卡脖子”這件事。如果漂亮國對咱們的技術封鎖只是小打小鬧,通過Chiplet或許我們在大算力芯片上不至于輸的太慘。
而如果是全面打擊、晶圓制造、設備、材料、甚至EDA軟件每個環節都設置障礙,Chiplet根本沒法解決“卡脖子”問題。
對于Chiplet我們更多應該關注的是它的產業趨勢,而不是把它炒作成“救命神器”。
相關企業:
前面文章提到,Chiplet模式下,對于IP核企業,以及封測企業,尤其是具有先進封裝技術的封測企業整體上是利好的。
先說IP核企業。目前A股比較純的公司有一家,叫芯原股份。它的業務收入可以總結為兩大塊。一個是幫下游產品客戶定制芯片,既可以設計、也可以找代工廠生產。另一塊業務就是IP授權。
公司通過不斷的并購,目前已經是全球排名第七、國內排名第一的IP授權服務商了。
公司主要的IP核集中在GPU、NPU、DSP、VPU這些領域,與AI芯片是比較貼合的。
在Chiplet領域,公司自然有布局,是國內首批加入UCIe聯盟的企業之一。
總的來說,從業務純度、產品線貼合度、以及市場的稀缺程度來看,芯原股份是比較受益Chiplet概念的標的。
下面再來說說封測企業。由于傳統封測技術壁壘不高,中國已經承接了來自全球的封測業務。在全球排名靠前的企業包括長電、通富、華天這些。
由于這些龍頭企業的技術實力靠前,在先進封裝技術上都或多或少有建樹,因此都算Chiplet利好標的。
這里重點說下通富微電,因為它在Chiplet上預期更好一些。
通富微電2016年收購了AMD的封測業務,從此就傍上了“大佬”,與AMD深度捆綁,承接了AMD大部分封測訂單。
而AMD算是Chiplet方案的開山鼻祖,2019年的銳龍2處理器,就使用了Chiplet架構。也是因為Chiplet技術的加持,AMD把英特爾干的不行。
通富微電與AMD捆綁那么深,自然在先進封裝技術上,走在了全球的前端。
目前公司已建成國內頂級超大尺寸FCBGA研發平臺與2.5D/3D封裝平臺(VISionS)。并且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Chiplet 產品了。
所以,在A股市場如果找先進封裝企業,不談股性,通富微電的基本面是最純粹的。
最后總結一下。Chiplet在需求端確實會受益AIGC的發展在供給端則要看先進封裝技術的不斷突破。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GPU大佬英偉達還沒有使用Chiplet?可能因為它的產品附加值太高了,現在過的還很舒服。但當英偉達準備上chiplet的時候,chiplet的大勢或許就真的來了。
審核編輯:劉清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484瀏覽量
163763 -
SoC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610瀏覽量
34905 -
人工智能技術
+關注
關注
2文章
216瀏覽量
10546 -
chiplet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1瀏覽量
12584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9文章
1558瀏覽量
7595
原文標題:芯片和chiplet的區別
文章出處:【微信號:Ithingedu,微信公眾號:安芯教育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