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輸塊(Transport Block)是無線網絡在MAC層和PHY(物理層)間傳遞的數據包;在發送端向下傳遞,接收端向上傳遞中傳輸塊(TBS)被映射到物理共享信道(PDSCH/PUSCH)前先由發送方進行物理層處理。
二、傳輸塊傳遞與接收終端(UE)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傳輸塊數據,而在嘗試解碼數據之前先確定傳輸塊的(TBS)大小。這是通過RRC信令提供的半靜態信息和由PDCCH上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共同獲得的。而在上行終端(UE)首先量化單個資源塊帶寬內可用于數據傳輸的資源單位的數量。
三、TBS計算公式3GPP在TS 38.214定義傳輸塊(TBS)計算公式如下:
在這個公式中:
NRE:是每個資源塊可用于數據傳輸資源單位的數量;
Nsumb:已分配給終端(UE)每個時隙的符號數。該信息是從PDCCH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中提取的,也就是PDSCH資源分配的一部分;
Ndmrs:是分配給解調參考信號(DMRS)每個資源塊資源元素數量,包括使用多用戶MIMO時分配給其他UE的DMRS影響,如相關DCI格式天線端口查找表中的“無數據DMRS CDM組數量”列所示(如下表1所示)
Noh:表示減少可用于數據傳輸的資源元素數量的任何額外開銷,如CSI參考信號。基站使用Xoh-PDSCH RRC信元供額外開銷值。信元可以具有0、6、1、2或18個資源元素的值。如果未提供,則假定值為0
如果N的值大于156,則NRE向下舍入為I56,即UE絕不會假設單個資源塊的帶寬內資源分配超過156個資源元素。當假設正常循環前綴時,單個資源塊的帶寬內資源元素總數是12 x 14=168。
NRE的結果值乘以分配資源塊數量以生成NRE值。分配資源塊數量是從 PDCCH上的DCI中提取,它是PDSCH資源分配的一部分。
最終可用于數據傳輸的資源元素總數被轉換成相應數量的信息位。信息比特的數量取決于調制方案、編碼率和層數,即MIMO的使用。
四、終端(UE)側傳輸塊3GPP給出的標準化的計算公式式如下:
式中:調制階數和目標碼率均從MCS表中提取。表中參數選擇基于RRC和物理層信令。PDCCH上的DCI內“MCS”字段確定MCS表內的適當行。高調制階數意味著每個資源元素可以傳輸更多數量的比特。
如果已經使用DCI格式I_O接收到PDSCH資源分配,則層數被固定為“1”。否則,層數從DCI格式1_1使用的“天線端口”查找表內的“DMRS端口”列獲得。層數等于分配DMRS端口數。
如果為尋呼消息或隨機接入響應(使用P-RNTI或RARNTI的DCI格式 1_0)分配PDSCH資源,則將縮放因子應用于Ninfo的值。縮放因子基于DCI格式1_0中的“傳輸塊縮放”字段(該字段定義是指表1中行指針)。0.5和0.25的縮放因子減少了最終的傳輸塊大小,從而導致較低的編碼率,即增加的冗余提高了這些傳輸的可靠性。
其余步驟取決于Ninfo的值。如果N小于3824位則應用一個例程。否則,應用另一個例程。3824的閾值基于3840位的最大代碼塊大小,在使用“基圖2”時可通過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信道編碼進行處理。CRC位在信道編碼之前添加。小于3824位傳輸塊添加了16位CRC,即添加CRC后的總大小最多可達3840 位。LDPC“基圖1”可以處理最大8448位碼塊大小,因此小于3824位的傳輸塊不需要在“基圖1”和“基圖2”的信道編碼之前進行分段。
UE通過從下表中選擇不小于Ninfo的最接近的傳輸塊大小來完成該過程。
表1.TBS查詢表
審核編輯:劉清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6332瀏覽量
177812 -
CDM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12234 -
PHY
+關注
關注
2文章
301瀏覽量
51732 -
信道編碼
+關注
關注
2文章
31瀏覽量
9551 -
MIMO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7500
原文標題:5G(NR)中的傳輸塊(TBS)有多大?
文章出處:【微信號:射頻微波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射頻微波研究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