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隨著地緣政治沖突在半導體市場的波及越來越大,美國為求鞏固其半導體霸主地位開始病急亂投醫。在美國國會議員Mike Gallagher最近發表的聲明中,他表達了對芯片設計中各種開源軟硬件的擔心,尤其是RISC-V。部分政客甚至要求商務部對RISC-V技術采取相關行動,比如限制美國公司的RISC-V技術出口。
這些表態自然也引來了RISC-V開發社區的反對,在RISC-V國際基金會CEO Calista Redmond的發文中,她提到,政府所提出的對開放標準的限制,必然會對全球產品、方案與人才市場造成惡劣影響。從標準層面加以限制無疑會造成不兼容的解決方案泛濫,催生重復造輪子以及市場萎縮的現象。
我們在過去的主流ISA中,已經看到了限制可能會造成的影響。但RISC-V作為開源技術之一,是否會真的受到限制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可行性。
架構限制
首先就是架構限制,其實這種方案即便提出來也會馬上被否定,因為想從架構上限制RISC-V的出口根本不可能。RISC-V作為開源指令集架構,與架構相關的代碼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時訪問和使用。在目前的開源社區中,是難以做到對單一國家做出限制的,出口管制也管不到FOSS開源產業的頭上,最多創造一些小麻煩。
以被制裁的俄羅斯為例,其RISC-V開發者社區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幾家俄羅斯RISC-V開發商仍是RISC-V國際基金會的會員,甚至還包括了創始成員Syntacore。而從這些俄羅斯公司的產品情報來看,RISC-V相關的開發工作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RISC-V架構保持開源,并不代表不能從別的地方使絆子,比如限制開發者訪問開源代碼托管網站、禁止開發者貢獻代碼、停止開源操作系統的本地化與商業化支持等,這些舉措雖然不會對獲取RISC-V架構本身造成影響,但還是會帶來部分阻礙。
以開源運維工具ipmitool的開發者Alexander Amelkin為例,目前他在Github上的所有項目都已經被歸檔,他也不得不將ipmitool轉移到別的代碼托管平臺上。而這樣的限制正是因為Amelkin是俄羅斯公司Yadro的員工,而該公司除了提供高性能服務器外,其子公司也在合作開展RISC-V芯片的研發。美國已經將該公司列入制裁清單中,所以微軟為了遵守美國法律,自然也就限制了Amelkin的開源代碼貢獻。
不過國內的RISC-V開發者或是國內的RISC-V開源項目,即便在Github上遭遇了同樣的限制,也可以通過轉移到Gitee之類的其他托管網站上,繼續相關的開發,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同時,開源項目的管理者可以直接阻止特定的組織、開發者對開源項目進行社區合作開發,比如禁止其提交issues、不將其貢獻并入上游代碼等。一些參與開源項目開發,但也有商業發行版的公司,也可以對其服務進行限制,諸如Red Hat、SUSE和Docker等,就停止了在俄的服務銷售以及與俄羅斯公司的合作。當然了,單憑美國一家的限制還遠不能達到這樣的影響力,這些限制更多來源于與戰爭、人權強相關的抵制。
IP/EDA限制
另一種限制方式自然就是從知識產權限制,比如從IP和EDA的獲取上下手。以全球市場的維度來看,SiFive仍是最大的RISC-V IP供應商,貢獻了從高性能、AI,到低功耗和車規級的一系列RISC-V IP,前不久SiFive也公布了下一代的高性能通用CPU處理器P870和高性能NPU X390。其IP也已經被用于不少RISC-V芯片的設計中,其中也包括國內的一些RISC-V芯片。
P870和X390高性能RISC-V IP / SiFive
如果美國決心從IP層面加以限制的話,不少海外的RISC-V IP供應商無疑會受到影響。但與x86和Arm不同的是,這些海外的RISC-V IP并非獨家供應,而國內并不缺乏優秀的RISC-V IP供應商,比如平頭哥、芯來科技等等,他們提供的IP產品也可以滿足高性能、AI計算的需求。在低功耗RISC-V IP上,國產MCU廠商也已經有了自研IP方案,比如沁恒微的青稞RISC-V內核等。所以限制RISC-V IP的出口授權,只會對這些海外RISC-V IP公司的營收造成負面影響,屬于吃力不討好。
但我們仍要提防的是,來自IP的限制不一定會從RISC-V CPU IP上下手,還可以從GPU、接口IP等領域加以限制。以GPU為例,RISC-V在GPU IP上的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成熟的商業產品面世,在進行SoC設計時仍需要靠第三方IP供應商的授權,比如來自Imagination的GPU IP。
基于RISC-V的專用處理器生成工具FARMStudio / 芯易薈
同樣有限制風險的還有EDA工具,盡管開源社區已經有了不少針對RISC-V芯片開發的開源EDA工具,但要想達到商業化EDA工具的成熟度,還有不小的距離。在商用EDA領域,國產軟件的市場份額還比較低,對RISC-V的支持也不如海外EDA工具成熟,不過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EDA廠商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也在積極與RISC-V芯片設計公司合作,比如思爾芯、芯易薈等。
高性能芯片限制
正如美國對于英偉達A100、H100等高性能AI芯片的限制一樣,高性能的RISC-V芯片同樣有被限制的風險。隨著各大RISC-V IP公司的高性能IP產品不斷迭代,未來高性能RISC-V芯片的井噴已經可以預見。
別看RISC-V只在IoT市場實現了超大的內核與芯片出貨量,在高性能芯片上的進步同樣不小,比如算能的服務器級RISC-V CPU算豐SG2042、Esperanto的千核RISC-V AI芯片ET-SoC-1以及Tenstorrent的3nm Chiplet Aegis等,這些高性能芯片在未來服務器市場都會得到廣泛應用。不過國內目前在高性能RISC-V AI芯片上的進展尚且有一些落后,需要更多的AI芯片廠商與RISC-V IP廠商下功夫。
不過,以美國政府對高性能芯片的一眾出口政策來看,他們并不會再單獨針對RISC-V推出相關的限制,而是保持根據芯片具體的性能表現來加以限制,比如算力。RISC-V目前能量產出貨的超大算力芯片還比較少,商業應用也才剛剛落地,所以目前看來被盯上的概率比較小。
但如果RISC-V高性能芯片獲得了更大的商業成功,那也有可能遭受與英偉達最新GPU一樣的命運,屆時RISC-V廠商不得不通過推出新型號閹割性能來維持供應。
寫在最后
從以上對于RISC-V限制的分析來看,無論是哪一種方案都不能真正限制RISC-V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所以國內的RISC-V開發社區可以暫時放寬心。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國內RISC-V廠商提供的方案不輸于海外競品的前提下,一旦這個差距拉大,那么此類限制造成的影響也會放大。RISC-V堅持開源開放的路線是沒錯的,但我們也希望看到RISC-V在國內市場獲得真正的成功。
-
RISC-V
+關注
關注
45文章
2271瀏覽量
461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