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信部正式發布了《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這一政策文件此前8月份發布了征求意見稿,多家單位對其提出相應建議和意見,綜合這些意見,如今最終呈現給業界。在RedCap商用前夕,這一政策文件可以說恰逢其時,為5G物聯網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1
體現物聯網政策的延續性,
不斷優化移動物聯網連接結構
RedCap作為專門面向物聯網的技術,對其政策的出臺是主管部門對移動物聯網支持政策的延續。為了促進移動物聯網的發展,過去幾年主管部門持續出臺了多項專項政策,在移動物聯網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振產業界信心、發出長期支持的信號,并通過具體政策引導產業生態繁榮。
2017年6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恰逢NB-IoT標準凍結一周年,NB-IoT產業鏈各環節具備了商用條件,而彼時整個市場面臨著十余項低功耗廣域物聯網(LPWAN)技術推出,不斷宣傳各自優勢,開展激烈競爭,各行業用戶和產業鏈企業面對這一環境,難以進行選擇和重點投入,造成LPWAN領域進一步碎片化和互聯互通壁壘的風險。這一文件的出臺,推動業界在LPWAN領域形成合力,使NB-IoT成為主流技術,避免了低速率移動物聯網碎片化的風險,驅動中國形成全球最大的NB-IoT產業生態和最大規模的應用場景。
到2020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準確把握全球移動物聯網技術標準和產業格局的演進趨勢,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以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Cat1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5G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
2020年的這一政策發布,為移動物聯網描繪了一個包含高中低速率更完善的架構和技術能力支持體系,其中一個亮點是首次從官方文件正式提出了2G/3G退網,在產業界對采用何種制式連接舉棋不定的情況下發出明確的信號,推動了移動物聯網尤其是Cat1的快速發展。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21.2億,而2020年6月底,這一數據為11.06億,僅僅3年時間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幾乎翻一番,可以說2020年《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文件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經歷3年,移動物聯網產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高中低速率物聯網連接產業格局已形成。截至今年8月份,5G基站總數達313.8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7.5%,基于5G的移動物聯網應用規模化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已初步形成,過去幾年5G商業化發展中,也形成了大量典型的行業應用,為進一步推動物聯網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在這一背景下,RedCap作為5G的一個原生技術,能夠支撐起5G環境下絕大部分中速率物聯網的需求,將占據5G連接數的較大比例,加上RedCap相關標準已凍結、產業鏈商用條件已具備,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凝聚產業界共識、形成產業發展合力很有必要。
因此,本次《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的出臺,充分體現了主管部門站在技術、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針對移動物聯網政策的延續性,也是對移動物聯網高中低速率連接結構的進一步完善。
隨著物聯網場景需求的不斷擴展,目前針對無源物聯網、衛星物聯網等形態的移動物聯網連接技術不斷研發和演進,預計未來在條件成熟時,面向這些領域的政策也會相繼出臺,覆蓋移動物聯網所有速率、距離不同需求的場景,優化移動物聯網連接結構。
2
抓住商用先機,
推動5G物聯網高質量發展
本次發布的RedCap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RedCap產業體系、應用規模、產業生態三方面的目標,并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其中,針對產業體系、應用規模提出了一些量化的目標,例如終端產品超過100款,連接數實現千萬級增長,打造5個以上實現百萬連接的5G RedCap應用領域等。
在筆者看來,這些量化目標重點還是以應用為導向,且考慮到RedCap應用的節奏。3GPP在對RedCap研究時,定義了工業傳感器、可穿戴設備、視頻監控三大基礎類應用場景,在前期試商用和測試環節,這三類場景之外的多個場景也被驗證為具有較好的效果,例如多個試驗局驗證了RedCap可以符合車聯網上行的需求,能夠擴大到車聯網的場景。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在今年8月份發布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上半年全球多個國家5G RedCap實現商用,到2030年,5G RedCap的模組的出貨量占據蜂窩物聯網模組份額將達到18%,表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另外,基于3GPP R18階段標準演進的eRedCap將在2024年出臺,并于2026年正式商用,給物聯網市場注入新的力量,到2030年,5G eRedCap模組的出貨量占蜂窩物聯網模組的比例將達到8%。因此,到2030年,整個RedCap系列模組的出貨量占整個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的份額將超過1/4。
雖然RedCap在2030年能夠達到比較成熟的體系,但在接下來正式商用的前2年是相對艱難的時期,前期吃螃蟹者不可避免要承擔較大壓力。一方面,由于還未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相應的成本還比較高;另一方面,各應用場景在正式商用時還會出現大量不可預期的問題,需要持續去優化和解決。因此,在本次發布的文件中,針對產業體系、生態系統高度關注,推動前期商用中相關難題的解決。筆者認為,接下來的政策實施執行過程中,應該出臺一些專門聚焦商用初期的難點、痛點的細則,鼓勵產業鏈相關企業先行先試,并通過機制設計,在一些方面能夠保證先行者獲得直接的收益。
當然,從目前移動物聯網產業生態來看,相應機構對于RedCap的積極性較高,芯片、模組、終端、系統、網絡等已做好了2024年能夠商用的準備,而且不論從測試驗證、產品規劃,還是應用孵化,都投入很多資源推進,期待搶占RedCap商用先機。去年年底,市場研究公司TSR對全球主要的蜂窩物聯網芯片廠商進行持續調研跟蹤,列舉了主流的芯片廠商對RedCap芯片的時間表如下:
不過,從各企業表現來看,預計比TSR去年調研所顯示的產品發布節奏更快。今年2月,高通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G RedCap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X35,接下來國內外主流模組廠商迅速跟進,推出RedCap模組。根據物聯網智庫對國內芯片廠商的調研,各家廠商針對RedCap產品推出的節奏基本會比預期快一些。此外,今年后半年以來,產業鏈各環節企業不斷發出成功商用驗證的新聞,各類試點測試全面開花。
因此,不論從終端款式、連接數,還是應用場景,這些目標大概率會按時實現。屆時,國內RedCap產業生態初具規模,促進5G場景的進一步擴展,并又一次給全球5G物聯網產業做出示范。
3
把握RedCap發展節奏,
抓住每階段重點
目前來說,RedCap發展呈現三階段的特征,即第一階段5G原生應用場景為主,對4G物聯網影響有限;第二階段加速應用于中速場景,具備了對4G物聯網替代的潛力;相對4G物聯網優勢明顯,加速替代并成為蜂窩連接主角。在本次文件的指導下,RedCap的發展應該充分認識到階段性特征,抓住階段性的重點進行推進。
第一階段的時間段是從目前開始到2025年底為止,正好和本次政策文件中所涵蓋的時間段基本吻合,最終的目標也和本次文件的目標一致。在這一階段,由于基于4G的物聯網是移動物聯網的主流,不論從成本、基礎設施還是生態豐富程度來看,RedCap對LTE Cat4和Cat1為代表的4G物聯網影響有限,從市場化角度來看,難以形成替代。因此,RedCap在這一階段需要找到專門的場景來“破局”,那么5G原生應用就是破局的重點,RedCap在這一階段重點是挖掘5G原生應用,滿足5G原生應用的需求。也就是說,必須用5G才能實現的應用場景,4G相關技術無法滿足需求,這種情況下RedCap落地更容易。RedCap應用于5G原生應用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對5G原生能力剛需的場景。RedCap融合了很多5G新的能力,如網絡切片、定位、低時延、大容量甚至uRLLC等能力,現實中也有一些場景對這些能力有顯著需求,在這種情況下RedCap就具有了無可比擬的優勢,這種5G原生能力優勢就能轉化為商用的優勢。本次發布的文件中提出了“加快RedCap與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5G LAN(局域網)等5G增強功能結合,滿足不同行業場景應用需求”,可以說是對推進5G原生能力場景的要求。
二是5G專網環境下的場景。在專網環境下,核心設備、資產均要通過5G網絡連接,因為客戶需要一個安全隔離的專用網絡環境,保證數據不出工廠、園區等限定場所,這個專網環境中4G設備無法接入。這種情況下,中高速率的設備可以通過RedCap接入。本次發布的文件中提出了“推動行業虛擬專網應用5G RedCap技術,完善5G物聯能力,更好適配行業特點和滿足應用需求”,也是對專網環境場景的探索。
不論是當前的RedCap,還是未來的eRedCap,多個行業都有以上兩類場景的需求,例如園區中有專門的定位需求,電力、工業專網中有傳感器設備數據傳輸需求,這些需求使得RedCap可以在工業、能源、物流、汽車等行業落地。因此,要達到5個以上百萬連接的RedCap應用領域的目標,可以從5G原生應用角度更多進行引導和挖掘。
5G RedCap商用漸行漸近,工信部發布這一重磅政策,指導未來2-3年RedCap產業發展,期待業界能夠總結過去多年來移動物聯網發展的經驗,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物聯網生態的繁榮。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57瀏覽量
372786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6瀏覽量
563968 -
RedCap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4瀏覽量
18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