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ChatGPT橫空出世,從此大模型成為科技圈和創投圈備受矚目的科技新勢力。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各種大模型先后亮相,江湖傳言“誰不跟AI打打?”
據悉,到今年5月份,國內已發布79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如今這一數字已經接近200個,行業正在步入“萬模大戰”的時代。然而,這遠遠超出實際需求,引發了大模型“泡沫”的擔憂。
9月,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大模型開始向全社會開放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各個廠家的大模型App使用AIGC服務,而無需再排隊申請內測資格。
不到一年的時間,,大模型的參數規模已經增長了100倍,如今已經突破了萬億級別,資源消耗量巨大,帶來了越來越高的存儲成本、推理成本、運維成本和落地成本等社會成本。
在大廠們吆喝開放之后,大模型能否有效盈利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未來大模型可能面臨更多的商業化挑戰,用起來、生存下來才是關鍵。
目前大模型仍處于商業化的黎明,如何回收其投入,還存在非常多的未知與不確定性,而大模型的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了一項燒錢的生意。據背靠微軟的OpenAI透露,他們2022年虧損了5.4億美元左右。
伴隨著大模型“下半場”的到來,不論公司的身份背景如何,都在嘗試以最快的速度調整步伐,找到自己在全新階段的位置。隨著通用大模型域的擴展,大中小企業們還會進行新一輪的淘汰賽。
編輯:黃飛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63瀏覽量
268910 -
OpenAI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82瀏覽量
6485 -
AIGC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1瀏覽量
1540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427瀏覽量
26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