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今天這篇文章,我將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人類算力的演進過程。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值得我們駐足與回憶。
█ 人工算力時代
人類對算力的利用,從遠古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大腦,是我們最原生的算力工具。依靠大腦所提供的算力,我們才得以生存。
動物也有大腦,也有算力,但是遠遠不如人類強勁。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大腦越來越發達,最終幫助自己從萬物生靈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在人類早期階段,主要的計算內容是如何狩獵,如何防范襲擊,如何繁衍后代。后來,有了基本的生存保障,人類就開始將更多的算力用于改善生存質量,例如搭建房屋、交易物品、制造工具等。
計算是對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所以,如何表達和記錄信息,是實施計算的第一步。
在原始社會,為了更好地描述自己觀察到的信息(所見、所聞、所想),也為了更方便地進行信息溝通,人類開始嘗試繪畫。在繪畫的基礎上,又發明了文字。
文字,其實就是用表意符號對信息進行“編碼”。它是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種映射和表達。有了文字,信息的記錄和傳遞效率大幅提升,人類社會有了更強的聯結力,也有了歷史和文明的傳承。
文字里面,還有一種很特殊的符號,那就是數字。
所有的人類早期先進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自己的數字?;跀底?,他們還建立了數字系統,例如巴比倫文明的六十進制,瑪雅文明的二十進制或十八進制,中國和古埃及的十進制。
數字出現后,人們將計數和算數的過程,稱為計算。這是計算一詞的來源。
古希臘在數字和計算上比較領先,很早就創立了算術、幾何、代數等獨立學科。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發現并證明了勾股定理,是那一時期人類計算水平的標志。
后來,畢達哥拉斯學派主張用數來解釋一切,認為不僅萬物都包含數,而且“萬物皆是數”。
事實證明,這種思想極具前瞻性。如今,我們確實實現了“萬物皆比特”。
不跑題,我們繼續往下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不斷進步,計算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僅僅依靠大腦這個“原生”算力工具,不太夠用。即便是用上手指、腳趾,也不行。于是,人類開始借助外部算力工具。
最早期的外部算力工具,是草繩、石頭,也就是所謂的“結繩記事”。
中國關于結繩記事的記載出自《易經》中的《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我們現在常見的中國結,也源于“結繩記事”。
再后來,文明繼續發展,我們有了算籌(一種用于計算的小棍子)。
在中國,算籌誕生于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經常用到的成語,例如運籌帷幄、一籌莫展、技高一籌等,都是和算籌有關。
公元480年,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3.1415926),采用的工具就是算籌。他的這一記錄,保持了900多年。
除了算籌之外,我們還有一個更知名的算力工具,那就是算盤。
算盤的具體誕生時間已經無從考證。有人說是秦朝,也有人說是東漢。東漢時期徐岳的著作《數術記遺》中,最早出現了“珠算”這個字眼。
算盤的歷史價值無需多言。直到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它的身影。
公元3世紀,笈多王朝的古印度人發明了從0到9的一套數字體系。阿拉伯帝國崛起后,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體系帶到了歐洲,結果就被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叫阿拉伯數字。
同樣被帶到歐洲的,還有我們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
前面我提到,圖畫和文字是人類表達信息的方式。這些信息,肯定是需要載體的。
早期的載體,是龜甲、獸骨、獸皮、竹簡、木牘、縑帛。這些載體要么稀少,要么昂貴,要么無法長期保存。
西漢時期,造紙術在中國出現,但工藝簡陋,質量不佳。后來,東漢元興元年(105年),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對造紙工藝進行改進,顯著提升了紙的質量,也為紙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有了紙,信息的記錄和傳遞更加高效,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文化交流也更加頻繁。
阿拉伯數字和造紙術傳入歐洲,前者取代了冗長的羅馬數字,后者取代了昂貴的羊皮和小牛皮。再加上后來,中國的印刷術又傳了過去。
這一切,為歐洲文藝復興和科技萌芽鋪平了道路。
█ 機械算力時代
公元14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正式開啟。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占據主流,人們開始倡導通過觀察和實驗來認識世界。
到了16世紀,歐洲的科技就開始爆發了。那一時期,整個歐洲群星璀璨,藝術和科學領域碩果累累,生產力水平直線上升。
數學作為所有科學學科的基礎,這一階段取得的研究進展是最大的。
解析幾何學、微積分等,都誕生了。一大堆的天才數學家,輸出了海量的數學研究成果,不僅為其它學科的騰飛奠定了基礎,還直接促成了后來的工業革命。
當時,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數學計算,就有學者發明了新型的算力工具。
例如1625年,英國數學家威廉·奧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發明了計算尺。1642年,法國數學家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發明了人類最早的機械計算機。
這些發明,可以輔助完成對數計算、三角函數計算、開根計算等復雜任務,提升計算效率。
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德國數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等人,先后設計和制造了能夠計算乘法的設備,將算力工具提升到更高的層級。
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動力機械崛起,開始取代手工勞動,成為主要生產力。
機械技術的演進,同樣帶動了機械化算力工具的演進。
當時,困擾算力工具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進行機器能“看懂”的信息記錄和表達。機器是不識字的,想要讓機器按命令工作,必須先發明能讓機器看得懂的“語言”。
1725年,這種語言出現了。
這一年,法國人巴斯勒·布喬(Basile Bouchon)發明了一種和機器進行“對話”的表達形式——打孔卡(穿孔卡)。
打孔卡用于織布機??棽紮C在編織過程中,編織針會往復滑動。根據打孔卡上的小孔,編織針可以勾起經線(沒有孔,就不勾),從而繪制圖案。
換言之,打孔卡是存儲了“圖案程序”的存儲器,對織布機進行控制。
打孔卡的發明,標志著人類機械化信息存儲形式的開端。
1801年,法國織機工匠約瑟夫·馬里爾·雅卡爾(Joseph Marie Jdakacquard)對打孔卡進行了升級。他將打孔卡按一定順序捆綁,變成了帶狀,創造了穿孔紙帶(Punched Tape)的雛形。這種紙帶,被應用于提花織機。
大家應該能看出來,打孔其實就是一種信息編碼方式。它比文字和數字更加簡單,讓人與機器可以進行“溝通”。
1811年,20歲的英國發明家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從提花織機中獲得靈感,開始設計制造一臺名叫“差分機”的設備。
這臺“差分機”在1821年制造完成,歷時十年,可以進行多種函數運算,運算精度達到了6位小數。
在這個成就的鼓舞下,巴貝奇又啟動了第二臺“差分機”的研究,精度將達到20位??上У氖牵驗檫@個機器的設計太過超前(有25000多個零件,主要零件的誤差不得超過每英寸千分之一),以當時的機械制造水平,很難達到精度要求。
所以,在歷經二十年,耗費了巨額資金之后,這個“差分機二號”的制造工作宣告失敗。
在制造“差分機二號”過程中,1834年,巴貝奇還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設計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通用數學計算機,能夠自動解算有100個變量的復雜算題,每個數可達25位,速度可達每秒鐘運算一次。
這種新的設計,巴貝奇稱之為“分析機”。
“分析機”和第二臺差分機一樣,最終未能制造成功。但“分析機”中包含的很多設計,例如輸入和輸出數據的機構、以及“存儲庫”和“運算室”,和一百多年后的計算機如出一轍。
因此,“分析機”被后人稱為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而巴貝奇,則被譽為計算機鼻祖。
值得一提的是,與巴貝奇進行技術合作的,有一位小姐姐,名字叫阿達·奧古斯塔(Ada Augusta)。
她是詩人拜倫的獨生女。當時,她負責為“分析機”編程。她也因此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程序員”。
1878年,瑞典發明家奧涅爾在俄國發明了一種齒數可變的齒輪計算機,也算是機械計算機的代表之一。
到了1885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械計算機誕生,掀起了一種技術風潮。
1890年,一個牛人的出現,讓打卡孔技術進一步發揚光大。這個人,就是德裔美國人——赫爾曼·何樂禮(Herman Hollerith)。
他在打孔卡的基礎上,發明了打孔卡制表機,專門用于收集并統計人口普查數據。
根據史料記載,在189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中,通過打孔制片和打孔機,僅6周就完成了統計工作,得出了準確的數據(62622250人)。而此前188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全靠手工處理,歷時7年才得出最終結果。
如此巨大的效率提升,使得制表機在各個行業迅速普及。半自動化數據處理時代,正式開始了。
后來,1896年,赫爾曼·何樂禮創辦了制表機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這家公司,就是IBM公司的前身。
18-19世紀,機械計算的發展速度很快。一方面,是因為工業革命推動下的技術升級,為機械算力的精細化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人類科技飛速進步,又需要先進算力工具進行輔助。
那一時期,算力高速發展,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那就是人們對信息價值的認知,開始發生變化。
在古代,人們并沒有什么“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更多用到的詞,是“消息(message)”,或者說“訊息”。
消息是一個具體的傳達內容,比較簡短、明確。飛鴿傳書、烽火驛站,傳遞的都是消息。
而信息,則是一個更宏觀和抽象的概念,范圍更大,體量也更大。它是對物理世界的一種描述。
在古代,信息的傳遞手段落后,加上我們生活生存也用不到那么多信息,所以,沒有對信息的認知,也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
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開始之后,時代迅速發生變化。
生產要素變了,新的商業模式出現了,歐美國家率先開始發現:信息是有價值的。
銀行、股市和現代市場的出現,加速了信息價值的提升。人們發現:誰先獲得信息,誰就能賺大錢。
于是,人們對“信息”這個詞的理解,開始變得深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信息價值提升,刺激了人們對信息產生和傳輸手段的需求,加速了相關科技的發展。這為后面信息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 電子算力時代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革命和電氣革命,屬于能源和動力方面的變革。
除了將電用于能源之外,19世紀的科學家,還開始探索電對信息存儲和傳遞的作用。1837年,電報的發明,就是一個重要的標志。
電報是將信息通過電脈沖的方式進行傳遞。在傳遞之前,還是要解決信息編碼問題。
電報發明人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在發明電報之前,先發明了摩斯碼。摩斯碼就是將字符轉換成點dot(。)、劃dash(-)兩種符號的一種編碼方式。電脈沖可以很好地傳遞這種編碼。
后來,人類對電技術的駕馭能力越來越成熟,我們又有了電話。基于電磁理論的發展,我們還有無線電報和廣播。所有這些,都為計算技術(信息技術)從機械化走向電子化作出了鋪墊。
1937-1946: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機械時代的計算機,可以通過齒輪或者帶刻度的圓柱,進行數字的標記。到了電子時代,這樣做就不太合適了。電的特點是有(通電)和無(不通電),它比較適合的,顯然是二進制。
17世紀后半葉,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是的,又是他。他也是微積分的發明人)率先提出了二進制。他形象地用1表示上帝,用0表示虛無,上帝從虛無中創造出所有的實物。
19世紀中葉,英國數理邏輯學家喬治·布爾(George Boole)提出了邏輯代數(后來被人們稱為“布爾代數”)。
他通過二進制,將算數和簡單的邏輯統一起來,通過使用與、或、非等邏輯運算符,以及基于真和假的二值邏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和操縱邏輯關系的工具。
布爾代數為計算機的二進制、開關邏輯電路的設計鋪平了道路,并最終為現代計算機的發明奠定了數學基礎。
除了邏輯基礎之外,硬件當然也要跟上。
1904年,英國人約翰·安布羅斯·弗萊明(John Ambrose Fleming)發明了真空電子二極管,可以實現單向導電,檢波、整流。1906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在二極管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發明了真空三級電子管,可以實現信號放大。
真空管的出現,推動人類電子技術向前邁了一大步,初步補足了硬件短板。
那一時期,信息存儲技術也有了很大進步。
1898年,丹麥工程師瓦蒂瑪·保爾森(Valdemar Poulsen)在自己的電報機中首次采用了磁線技術,使之成為人類第一個實用的磁聲記錄和再現設備。1928年,德國工程師弗里茨·普弗勒默(Fritz Pfleumer)發明了錄音磁帶。1932年,奧地利工程師古斯塔夫·陶謝克(Gustav Tauschek)發明了磁鼓存儲器。
磁性存儲時代,正式開始了。
193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阿蘭·圖靈(Alan M. Turing)提出了被后人稱之為“圖靈機”的數學模型。這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指引了方向。
同樣是1937年,貝爾試驗室的喬治·斯蒂比茲(George Stibitz)展示了用繼電器表示二進制的裝置。盡管僅僅是個展示品,但卻是第一臺二進制電子計算機。
二戰爆發后,軍事需求大大刺激了算力的發展。軍方需要更加強勁的算力,完成密碼加密解密、火炮彈道計算甚至火箭發射等重要任務。
1941年12月,德國人康拉德·楚澤(Konrad Zuse)制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電子計算機——Z3。
這臺計算機用于空氣動力學計算,使用了大量的繼電器和真空管,每秒鐘能做3到4次加法運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遺憾的是,Z3后來毀于柏林轟炸。)
1942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阿塔納索夫(John V.Atanasoff)和他的學生克利福德·貝瑞(Clifford Berry)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名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也被稱為“珍妮機”。
ABC使用了IBM的80列穿孔卡作為輸入和輸出,使用真空管處理二進制格式的數據。數據的存儲,則是使用的再生電容磁鼓存儲器(Regenerative Capacitor Memory)。
雖然ABC無法進行編程(僅用于求解線性方程組),但使用二進制數字來表示數據、使用電子元件進行計算(而非機械開關)、計算和內存分離等特點,都足以證明它是一臺現代意義上的數字電子計算機。
1944年,在IBM公司的支持下,哈佛大學博士霍華德·艾肯 (Howard Aiken) 成功研制了通用電子計算機——Mark I,也稱ASCC(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自動控制序列計算器)。
Mark I長16米,重4.3噸,擁有75萬個零部件,使用了800公里長的電線,300萬個連接、3500個多極繼電器、2225個計數器。
它可以在一秒鐘內進行3次加法或減法。乘法需要6秒,除法需要15.3秒,對數或三角函數需要超過1分鐘。當時,它被用來為美國海軍計算彈道火力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在Mark I上運行的程序是由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于1944年3月29日牽頭開發的。當時,馮·諾依曼正在研究曼哈頓計劃,需要確定內爆是否是原子彈的可行選擇。
還需要提一句,Mark I的研究團隊中,有一位名叫格蕾絲·霍珀(Grace Hopper)的海軍預備役女軍官。“bug(現在經常指代程序漏洞)”這個詞,就是她引入的。
1945年,Mark II在運行過程中,飛進了一只飛蛾,導致出現故障?;翮晗麥缌孙w蛾,解決了問題,成為第一個“調試(debug)”計算機的人。
終于,到了1946年2月14日,大名鼎鼎的ENIAC(埃尼阿克)誕生了。
ENIAC是一個真正的“龐然大物”。它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功率超過150千瓦。
之所以體積和功耗這么大,是因為它采用了17468根真空管。這些真空管,使其可以每秒完成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約為手工計算的20萬倍。
ENIAC在人類計算機發展史上擁有重要地位,也有極高的知名度。至少我們的《計算機基礎理論》課本上,肯定有它的名字。
這里需要澄清一下,雖然人們一貫將ENIAC稱為世界上第一臺數字式電子計算機,但這個說法其實是有爭議的。
前面提到的ABC,就是這個稱謂的有力爭奪者。ENIAC甚至稱不上第二。那一時期問世的數字電子計算機很多,嚴格來說,ENIAC只能排第11。
國外主流觀點認為,ENIAC的設計者盜竊了ABC的設計。1973年,美國法院也裁定,取消了ENIAC的專利,認定ENIAC專利是ABC的衍生品。
關于誰是第一,我們就不多討論了。反正,1945年左右,電子計算機誕生的浪潮,標志著人類算力正式進入了數字電子計算機時代。波瀾壯闊的信息技術革命,正式開啟。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技術產業,也正式起步。
從這一刻起,人類的算力,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1946-1949:信息革命的奠基
1945年至1948年,除了ENIAC誕生外,科技領域還發生了好幾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馮·諾依曼架構的提出
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是美籍匈牙利人,1903年出生,1930年移民美國,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
1944年,馮·諾依曼開始參與原子彈的研制。因為研制過程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他就開始關注計算機相關的研究進展。經人引薦,他作為顧問,參與到了ENIAC的研究中。
基于ENIAC的研究,馮·諾依曼等人在1945年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電子離散變量計算機)。
在馮·諾依曼撰寫的總結報告《關于EDVAC的報告草案》中,他詳細闡述了一種制造電子計算機和進行程序設計的新思路,并設計了由運算器、邏輯控制、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組成的新型架構。
是的沒錯,這就是著名的馮·諾依曼架構。
馮·諾依曼架構
直到現在,馮·諾依曼架構仍然是我們計算機的主流架構。基于這個貢獻,馮·諾依曼也被世人譽為“現代計算機之父”。(他在數學和經濟學領域的貢獻也很卓著,被稱為“博弈論之父”。)
第二件大事:信息論的提出
1948年,貝爾實驗室的克勞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出版了《通信的數學理論》。這本書被看作是信息論的奠基之作。
香農給出了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以及數學表達式。
他指出,信息是可以被量化的,用數字編碼可以代表任何類型的信息。香農還推出了比特(bit)的概念,將其稱為“用于測量信息的單位”。
香農提出的香農公式,更是指導了整個通信行業發展,直到現在也沒有被突破。
簡單來說,香農的信息論,為信息技術奠定了真正的理論基礎。他是當之無愧的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祖師爺”。
第三件大事:晶體管的發明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
1947年,同樣是來自貝爾實驗室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約翰·巴?。↗ohn Bardeen)和沃爾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
晶體管的問世,為電路的小型化打下了基礎,也為集成電路以及芯片的出現創造了前提。它開辟了電子時代的全新紀元。
上面說的三件大事,是信息技術革命爆發的前提條件,對人類社會的進步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1950-1967:集成電路時代
1951年,發明了ENIAC的約翰·??颂兀↗. Presper Eckert)和約翰·莫奇利(John Mauchly)再度合作,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計算機系統——UNIVAC-1。
這套系統被美國人口普查部門用于人口普查,它還成功預測了1952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一夜之間名聲大噪。
1952年,馮·諾依曼領導設計的EDVAC終于制造完成,開始運行。
相比ENIAC,EDVAC擁有獨立的存儲,是第一臺使用磁帶的計算機。當時,磁存儲已初露鋒芒,成為信息載體的新選擇。
晶體管的應用
再后來,晶體管技術開始逐漸成熟,進入市場。相比真空管(電子管),晶體管的體積更小,功耗更低,使得電子設備變得更加小巧、省電。
1954年,世界上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TRADIC,在美國空軍投入使用(貝爾實驗室研制)。其運行功耗不超過100W,體積不超1立方米,相比當年的ENIAC有天壤之別。
1958年,美國的RCA公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全部使用晶體管的計算機——RCA501。
不久后,1959年,IBM公司不甘落后,也生產出全部晶體管化的計算機——IBM 7090。
基于IBM 7090,美洲航空公司和IBM共同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訂票系統——Sabre。Sabre迅速普及,帶動了IBM計算機的市場份額激增,也給其它行業展示了計算機的巨大潛力。
集成電路的誕生
說到這里,我們要回過頭,講講發明了晶體管的威廉·肖克利。
肖克利所帶領的團隊雖然合作發明了晶體管,但內部關系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因為肖克利這個人為人刻薄,很難相處。晶體管發明后,沒多久,團隊成員紛紛離開了他。
1954年,肖克利在貝爾實驗室也待不下去了,就跑去教書。再后來,1956年,他來到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山景城,在一個名叫Palo Alto的小城市(后來是硅谷的一部分),成立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實驗室吸引了很多優秀年輕人的加入。其中就包括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等8人。
后來,肖克利的事業再次因個人原因走入困境。于是,1957年9月18日,上面提到的8個年輕人,一起向肖克利提交辭呈。肖克利大發雷霆,痛斥這幫“忘恩負義”的年輕人,罵他們是“八叛徒”(traitorous eight)。
“八叛徒”出走后,共同成立了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仙童半導體在科技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世界半導體產業的搖籃,也被譽為芯片界的黃埔軍校。
1959年,德州儀器的杰克·基爾比(Jack St. Clair Kilby)和仙童半導體的羅伯特·諾伊斯,先后發明了基于鍺基底擴散工藝和硅基底平面工藝的集成電路,打開了集成電路時代的大門。
1959年之后的計算機,大量采用了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算力不斷增強,體積和功耗反而不斷減小。
軟件產業的萌芽
計算機硬件技術準備騰飛的同時,計算機軟件也開始萌芽了。
包括ENIAC在內的早期計算機,沒有操作系統的概念,都是操作員進行手工操作。
后來,進入1950年代,為了提升操作效率,開發了批處理系統。
到了1960年代,處理器的速度越來越快,需要執行的任務越來越多。于是,“多道程序系統”出現了。“多道程序系統”,采用了通道和中斷技術,允許系統執行“掛起”操作。計算機從串行變成了并行,可以同時運行多個任務,提升了效率。
“多道程序系統”,基本上已經接近于真正的操作系統了。
除了操作系統之外,計算機語言也有了突破。
1957年,IBM公司成功開發了FORTRAN高級語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被正式采用并流傳至今的高級編程語言。
所謂高級語言,就是一種接近于人們使用習慣的程序設計語言。它容易學習,通用性強,寫出的程序比較短,便于推廣和交流。
1960年4月,COBOL語言正式發布。1964年,BASIC語言發布。高級語言的不斷涌現,為后面的軟件產業爆發奠定了基礎。
IBM System/360
1960年代,IBM是世界計算機行業毫無疑問的“領頭羊”。在計算機市場,他們占據絕對的市場領先地位(在北美市場,市占率超過三分之二)。
1961年12月,IBM公司啟動了一項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商用產品開發計劃。這項計劃耗資50億美元(約今日的460億美元)、雇用6萬多名新員工、新建5座工廠。
1964年4月7日,計劃成果初現,IBM公司正式發布了六種規格的System/360商用大型主機。
360,是360度角的意思,表示全方位的服務。它是世界上首個指令集可兼容計算機。單個操作系統可以適用整個系列,而不需要像之前的計算機一樣,每種主機量身定做操作系統。
這時,人們才明白,原來電腦主體硬件升級之后,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還有外圍硬件,都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凹嫒荨钡母拍?,開始形成了。
IBM System/360是IBM史上最成功的機型,雖然研發投入巨大,但回報同樣可觀——每臺主機的價格在250萬到300萬美元之間(約合現在的2000萬美元),每月售出超過千臺。
藍色巨人年銷售額的一半,都來自于這個系列。美國太空總署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全美的銀行跨行交易系統,以及航空業界最大的在線票務系統等,都使用了IBM System/360。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IBM霸占了大型機市場,但60年代初,很多IT公司創立,他們轉向了IBM不太在乎的小型化計算機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例如,DEC公司(1957年成立)以及他們發布的PDP-8、PDP-11、VAX-11系列主機。這些主機體積小、功耗低、運算速度也不算差(每秒幾十萬次基本運算),獲得了很多用戶的歡迎。
█ 1967-1979: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摩爾定律
時代的車輪繼續滾滾向前。
1965年,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研究開發實驗室主任的戈登·摩爾,應邀為《電子學》雜志35周年??瘜懥艘黄^察評論報告,題目是:《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元件》。
開始繪制數據圖表時,摩爾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趨勢:在前一個芯片產生后的18-24個月內,會誕生一個新芯片。而這個新芯片的性能(集成電路數量),大約是前一代的兩倍。也就是說,芯片的能力,以固定時間(18-24個月)為周期,在翻倍提升。
摩爾的這個偉大發現,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
這一定律目前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準確預測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趨勢,成為指導計算機處理器制造的黃金準則,也是科技行業奉為圭臬的鐵律。
1967年,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出現,真正的芯片時代到來了。
1968年7月,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從仙童半導體公司辭職,創立了英特爾(Intel)公司。
最開始,英特爾是做半導體存儲器產品的。后來,因為競爭激烈,他們轉向處理器方向。
1971年,英特爾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商用處理器——Intel 4004。這款處理器片內集成了2250個晶體管,能夠處理4bit的數據,每秒運算6萬次,工作頻率為108KHz。
Intel 4004的出現,標志著微處理器時代的開始。1974 年,英特爾又推出了面向個人電腦開發的微處理器——Intel 8080,其性能是4004的20倍。
MITS公司于1974年推出的經典微型電腦Altair 8800,就是基于8080處理器。
Altair 8800在1975年1月的《大眾電子學》雜志社上發布后,引起了計算機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其中,就包括一個哈佛大學的楞青少年,以及他的伙伴。他倆后來一起為Altair 8800設計了Altair BASIC,并創辦了一家名叫Microsoft(微型軟件)的公司。
沒錯,這個楞青的名字叫做比爾·蓋茨,他的伙伴叫保羅·艾倫。
個人電腦
Altair 8800經常被稱為第一臺個人電腦(PC),但實際上,這個稱謂是存在爭議的。
1971年,美國的Kenbak公司發布了Kenbak-1計算機。這臺計算機,被計算機歷史博物館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個人計算機。
Kenbak-1由中小型集成電路組成,沒有使用微處理器。該系統最初售價為750美元,僅制造和銷售了大約40臺。1973年,Kenbak公司倒閉,Kenbak-1停產。
1973 年,法國R2E公司生產了第一臺基于微處理器的商用計算機——Micral。Micral的說明書里,首次提到了“微機(Micro-computer)”。
另一個“第一臺個人電腦”的有力爭奪者,是來自著名的施樂公司帕洛阿圖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Alto。
1973年,他們推出了Alto(“奧托”)。它是第一臺使用鼠標和圖形用戶界面 (GUI) 的計算機,和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已經很像了。它的很多設計,對喬布斯的蘋果,以及比爾蓋茨的微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75年,王安公司(WANG)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編輯、檢索功能的文字處理機,初具臺式電腦的雛形。這臺電腦的屏幕能直接顯示文字,鍵盤可以快速修改文稿。
1977年,有三臺個人電腦經典機型推出,分別是Commodore公司的Commodore PET、蘋果公司的APPLE II、Tandy Radio Shack的TRS-80 Model II。
個人電腦的大量涌現,意義極為重大。它標志著計算機產業的商業模式開始發生變化,算力不再僅為少數大型企業服務(大型機),而是開始昂首走向了普通家庭和中小企業。
技術蓄力
個人電腦想要真正發展起來,僅靠處理器是沒用的,還需要存儲、網絡以及軟件技術的配合。
1973年,IBM又發明了Winchester(溫徹斯特)硬盤3340。這塊磁盤使用了密封組件、潤滑主軸和小質量磁頭。工作時,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盤片上方,而不與盤片直接接觸。
Winchester 3340是現代硬盤的原型。換句話說,你現在用的電腦磁盤(HDD),架構上和1973年沒有太大區別。
網絡方面,1970年,Internet的雛形ARPAnet基本完成。
1973年5月22日,施樂公司PARC研究中心的羅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 Metcalfe)正式提出了“以太網”的設想,并于11月份設計實現。
1978年,在溫頓·瑟夫(Vinton G. Cerf)、羅伯特。卡恩(Robert E. Kahn)等人的努力下,TCP/IP網絡協議也誕生了。
在軟件產業方面,1970年代的成果同樣令人應接不暇。
1973年,貝爾實驗室的肯·湯普森(Ken Thomson)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正式發表論文,宣告了UNIX操作系統的存在,引起全行業轟動,被視為現代操作系統誕生的標志。
1970年和1972年,Forth編程語言和C語言先后開發完成。
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埃德加·弗蘭克·科德(Edgar Frank Codd),通過一篇名為《大型共享數據庫數據的關系模型》的論文,開啟了關系數據庫時代。
關系數據庫的出現,為后來數據庫應用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74年,IBM公司圣何塞實驗室發起了IBM System R項目,首次實現了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1977年,后來被稱為IT狂人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與合作人共同投資了2000美元,成立了SDL公司(后來的Oracle公司)。1979年,他們推出了Oracle數據庫,開啟了商業數據庫的全新時代。
1970年代是非常偉大的,IT產業的真正起步,正是始于這個時期。處理器、存儲、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全都在飛速發展。
這些從0到1的突破,最終將在1980年代掀起令人驚心動魄的IT狂潮。算力技術的真正轉折,即將到來。
█ 1980-1990:PC時代
IBM-PC和“兼容機”
70年代微處理器的誕生,使得個人電腦開始大量出現。
這種情況,讓傳統巨頭IBM感受到了威脅。一直以來,他們都專注于大型機,導致忽視了小型機的市場。
為了亡羊補牢,他們也決定啟動自己的個人電腦研發計劃。
1980年3月,IBM召開一次高層秘密會議,設立“Chess(國際象棋)”項目,專門研發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這個詞,就是這時被IBM提出來的)。
負責這個項目的,是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他帶領了一個13人小組,蹲在弗羅里達州博卡拉頓鎮的一間倉庫里,進行秘密研發工作。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打算采用自己的處理器(IBM 801)和操作系統。但考慮到時間緊迫(領導要求1年內搞定),他們還是決定與第三方合作。
1981年8月12日,他們的工作有了成果,IBM公司正式推出了IBM-PC(IBM5150),搭載的是英特爾的8088處理器(16位,4.77MHz),以及微軟的PC-DOS操作系統。
IBM-PC售價為1565美元,擁有16K內存(可以根據需要擴展到256K),帶有5.25英寸軟盤。它為擴充能力設計了總線插卡,可以讓用戶加裝顯卡,并自行選擇黑白或彩色顯示器。
IBM-PC推出后,很快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一年銷售就超過20萬臺,1985年更是超過100萬臺。
它不僅被評為《時代》周刊封面的“年度人物”,還榮膺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產品”的稱號。(可惜的是,作為IBM-PC的締造者,唐·埃斯特利奇在1985年死于空難。)
IBM-PC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廠商對它進行“仿制”。他們參考IBM-PC的標準,打造可以“兼容”使用IBM-PC配套軟件、擴展卡和外設的產品,稱為“兼容機”(電腦DIY的鼻祖)。
1982年6月,哥倫比亞數據產品公司(Columbia Data Products)推出了第一臺IBM PC兼容機——MPC 1600。11月,康柏(Compaq)緊隨其后,推出了與IBM PC兼容的便攜式電腦——Portable(1983年3月出產)。
“兼容機”配置靈活,價格便宜,很快搶走了IBM-PC的市場份額。1983年,IBM占據PC市場份額的大約76%。到了1986年,就跌成了26%。這讓IBM郁悶不已。
英特爾與微軟
PC兼容機的全面崛起,真正受益者是英特爾和微軟。
IBM-PC使用的8088,是英特爾在1979年推出的。
1982年2月,英特爾搞出了和8088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處理器80286,用在IBM PC/AT上。
8088/80286芯片,都是16位處理器,當時在技術上并不算領先。1979年,摩托羅拉就已經率先推出了32位的處理器——MC68000,領先英特爾至少半代。
蘋果公司的Apple Lisa與Macintosh(麥金塔,1984年1月發布,是首個采用了圖形界面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用的就是MC68000。
直到1985年7月,英特爾公司終于推出了自己姍姍來遲的32位處理器——80386。
這款處理器迎合了兼容機的需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IBM公司早期比較強勢,他們研發IBM-PC的時候,選擇了英特爾的芯片,就強制要求英特爾將設計和代碼開放給AMD公司,讓AMD成為第二供應商。
后來,兼容機越來越多,都采用了英特爾的芯片,變成了英特爾掌握話語權。于是,從80386開始,英特爾就不再開放任何資料給AMD。
1987年,AMD以違約為由,一紙訴訟將英特爾告上了法庭,英特爾隨即反訴。兩者的壟斷和侵權官司,陸陸續續打了8年。
雖然最后AMD打贏了官司,但錯過了CPU發展的黃金時期,也被英特爾甩開了差距。
80年代中期,日本半導體的崛起,也給英特爾等美國公司帶來了極大威脅。
后來,傳奇CEO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掌舵英特爾,砍掉了存儲半導體業務,聚焦微處理器業務,才把英特爾給救了回來。
1989年,英特爾推出了80486處理器,獲得了市場的歡迎。
憑借80486的出色表現,英特爾的業績超過了所有的日本半導體公司,成為世界第一的半導體生產商。
再來看看微軟。
IBM-PC火了以后,微軟的DOS就跟著出名了。然后,微軟就不斷更新,出了很多新版本。
蘋果的Macintosh推出圖形界面操作系統后,給了比爾蓋茨很大震撼。于是,就進行了“參考”,于1985年11月推出了Windows 1.0。
早期的Windows只是DOS的“外殼”,中看不中用,所以備受用戶吐槽。于是,微軟就開始了全新內核的開發,也就是后來的Windows NT。
微軟其實還和IBM一起搞了一個OS/2操作系統,結果后來擺了IBM一道,放棄了。
80年代,因為PC兼容機的普及,造就了一個巨大的IT市場。很多新公司成立,也有很多新產品推出。
例如,1982年9月,3Co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網卡。1984年,英國AdlibAudio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聲卡——魔奇聲卡。1985年,Philips和Sony合作推出CD-ROM驅動器?!?/p>
這些硬件擴展產品,讓PC變得更加強大,也給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進入90年代后,英特爾和微軟已經成為真正的巨頭,市值均超過千億美元。
1993年,英特爾公司推出劃時代的奔騰(Pentium)處理器。
奔騰一代其實就是586。格魯夫認為,公司應給這一新款CPU注冊新商標,以保護公司對它的壟斷。所以,586就改名成了“奔騰(Pentium)”。
但是,在工業界和學術界,大家仍然習慣性地把英特爾的處理器稱為x86系列。
1993年,微軟發布了Windows NT。1995年和1998年,又先后發布了Windows 95和Windows 98。這些操作系統,奠定了微軟在PC操作系統上的霸主地位。
英特爾的處理器和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那時是所有PC的標配。他們組成的Wintel聯盟,牢牢掌握著PC市場的主動權。
服務器
PC是用戶終端側的算力。我們不要忘了,除了PC之外,我們還有工作站(性能比PC更強的一種微型計算機)和服務器。
尤其是服務器,作為集中化的算力,在80-90年代,技術架構和市場格局也有很大的變化。
微處理器出現之后,催生了PC這樣的小型化電腦。傳統大型機開始逐漸衰退,超兩個方向演變:
第一個方向,是直接變成超級計算機,專門進行科學和軍事領域的高精尖計算。另一個方向,是變成小一點的服務器,專門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服務。
服務器的形態也有多種,包括塔式、機架式、機柜式等。后來,到了21世紀,還出現了刀片式。
服務器的性能和穩定性比PC更強,功耗和體積比PC大,可以運行更復雜和更重要的任務,同時為更多的用戶提供算力服務。
20世紀80-90年代,在服務器處理器方面,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當時,主要分為兩個陣營。
一個,是以SUN、SGI、IBM、DEC、HP、摩托羅拉等廠商為代表的RISC-CPU陣營。他們主張采用RISC-CPU架構(RISC,簡單指令計算機)。
另一個,是以英特爾和AMD為代表的CISC-CPU陣營。他們主張采用CISC-CPU架構(CISC,復雜指令計算機)。
雖然RISC速度更快,當時更被行業看好,但安迪·格魯夫領導下的英特爾,依然堅持以CISC-CPU作為自己的主要方向。
最終,英特爾憑借巨大的研發投入,還有兼容性和量產速度上的優勢,戰勝了其它對手,成功鞏固了自己的地位。SUN、HP和IBM等廠商,也紛紛放棄了自己的CPU架構,轉投x86架構的懷抱。
在服務器操作系統這邊,競爭同樣非常激烈。
微軟的Windows視窗系統外觀非常漂亮,圖形化的界面,很適合普通用戶進行操作。但是,在服務器這種強調穩定性的領域,圖形化所引入的問題,就變成了累贅。
也就是說,命令行式的操作系統,反而是服務器所需要的。
前面我們提到貝爾實驗室推出了UNIX系統。后來,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Unix系統分支。
比較有名的,是Sun公司的Solaris、IBM公司的AIX、惠普公司的HP-UX,以及由BSD版本發展起來的FreeBSD。這些系統,占據了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巨大部分份額。
Unix開始收費和商業閉源之后,行業里的一些愛好者開始推出它的替代。
1991年,正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求學的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成功編寫出了Linux內核(Linux kernel),開啟了一個新的操作系統家族。Linux及其發行版(例如Ubuntu、Debian、Centos、Fedora、 Redhat Linux),成為服務器操作系統的主流選擇。
Windows雖然也推出了Windows NT,但因為穩定性上不如Unix/Linux,所以市場份額并沒有優勢。
█ 1990-2000:互聯網時代
信息化
20世紀90年代,處理器、內存、硬盤等硬件技術的全面升級,加上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的大量涌現,使得計算機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大。
如果說,80年代的PC,對用戶來說只是嘗鮮。那么,90年代的PC,已經是真正的生產力工具了。
人們不僅用PC來聽音樂、看視頻、玩游戲,還用它來編輯文檔、建立表格、處理數據。除了家庭用戶之外,很多企業也開始購入PC,將它應用于日常工作之中。
在PC的幫助下,人們充分感受到IT算力帶來的生活品質改善,以及生產效率提升。
整個人類社會的信息化進程,開始加速。
互聯網
給信息化又添了一把火的,當然是互聯網。
70年代以太網和TCP/IP等技術的出現,為網絡的普及奠定了基礎。很多單位,都開始建設自己的局域網絡。
局域網之間,也開始互聯,組成更廣域的網絡。80年代,網絡的規模不斷膨脹,最終,覆蓋全球的互聯網(Internet)正式誕生了。
1991年8月6日,英國物理學家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正式提出了World Wide Web,也就是如今我們非常熟悉的www萬維網。
他還提出了HTTP(超文本傳送協議)和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設計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web網站。
互聯網的出現,更是給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ヂ摼W就是一個擁有無限資源的寶庫,各種各樣的網站、論壇,令人眼花繚亂。強大的即時通訊工具,也滿足了人們的通信和社交需求。
互聯網已經超出了技術的范疇。它構建一個線上的虛擬世界,衍生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很多的互聯網公司。
這些公司購買了大量的服務器,建設了機房,為用戶提供服務。例如郵箱服務、音視頻下載服務、網頁訪問服務等。
所有這些服務,其實也就是算力服務。
互聯網崛起之后,用戶的急劇增長,以及業務的潮汐化特點(有時候人多,有時候人少),給服務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靈活地滿足用戶需求,成為眾多企業思考的難題。
90年代中期,就有人提出了“云計算”的設想。
1996年,康柏公司的一群技術主管在討論計算業務的發展時,首次使用了Cloud Computing這個詞。他們認為,商業計算會向Cloud Computing的方向轉移。
進入21世紀后,設想逐漸成為了現實。
2006年,互聯網電商亞馬遜(Amazon)率先推出了兩款重磅產品,分別是S3(Simple Storage Service,簡單存儲服務)和EC2(Elastic Cloud Computer,彈性云計算),從而奠定了自家云計算服務的基石。
另一家在云計算上有所行動的公司,是谷歌(Google)。
這家誕生于1998年的年輕公司,在2003~2006年期間,連續發表了四篇重磅文章,分別關于分布式文件系統(GFS)、并行計算(MapReduce)、數據管理(Big Table)和分布式資源管理(Chubby)。
這些文章不僅奠定了谷歌自家的云計算服務基礎,也為全世界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谷歌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第一次向董事長兼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提出了“云端計算”的想法。
8月9日,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上,正式提出了“云計算(Cloud Computing)”。
很多人將云計算理解為一個超大號的“機房”。這其實并不準確。
云計算的本質,是一個算力資源池。它把零散的物理算力資源變成靈活的虛擬算力資源,配合分布式架構,提供理論上無限的算力服務。
云計算出現之后,物理計算機變成虛擬計算機。云計算所提供的服務,慢慢被籠統歸納為計算服務,也就是算力服務。
算力這個概念,逐漸被公眾所接受。
ARM體系
90年代,2G移動通信普及,讓很多用戶用上了手機。那時候,PDA掌上電腦等設備,也開始流行。
這類小型化移動終端的功能比較簡單,對芯片性能的要求不高,但是非常在意能耗。
這讓一家名叫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公司找到了機會。他們高舉RISC的大旗,專門走低功耗、低成本的道路,剛好迎合了移動終端的芯片需求。
前面提到,英特爾是搞CISC的,在服務器市場干掉了搞RISC的幾個大廠商。當時,他們根本看不上ARM,覺得RISC沒前途。結果,就錯過了這個關鍵的市場機遇。
2008年,喬布斯的蘋果公司推出iPhone,將手機帶入智能時代。
手機、pad等移動終端徹底爆發了,ARM公司和他的ARM架構芯片也大受歡迎,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贏家。
如今,移動終端已經成為用戶的新寵。人們對手機等設備的依賴,也超過了PC。這意味著,在用戶側,移動終端芯片(ARM架構)的重要性和市場規模,超過了PC芯片。
在移動終端芯片市場進行搏殺的,主要是高通、聯發科、三星、華為、紫光展銳等公司。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手機芯片的新品發布,也是公眾日常關注的焦點。
說到PC芯片。進入21世紀以來,PC芯片仍以x86架構為主。英特爾和AMD,不斷發布新的產品,有來有往,打得不亦樂乎。
以前,英特爾總是喜歡擠牙膏?,F在,對手時不時推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英特爾也是疲于招架。
在服務器芯片上,英特爾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為了對抗壟斷,以ARM、RISC-V架構為代表的非x86架構強勢崛起,市場份額在不斷更加。算力廠商的多元化趨勢,非常明顯。
智算時代
2010年之后,算力還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變化,那就是算力需求的多元化。
隨著整個社會從信息化向數字化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產生了對算力更為旺盛的需求。
這些需求分為不同類型的場景,除了傳統通用計算之外,以人工智能計算為目的的智算,以及以高性能科學計算為目的的超算,開始強勢崛起。尤其是智算,崛起的速度極快,對AI算力產生了非常大的需求。
傳統CPU的通用算力,無法很好地應對智算和超算需求。于是,以GPU、AI芯片為代表的新型算力,開始成為熱門。像英偉達這樣的“顯卡廠商”,如今市值竟然是英特爾的7倍以上。
關于這一塊的內容,我在另一篇文章(到底什么是算力?)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除了算力類別的細化之外,算力的服務架構也有演變。
5G以及光通信的發展,構建了強大的網絡,給算力的“流動”創造了條件。
如今,算力不再只待在云端,而是可以下沉到邊緣,產生了“云計算-邊(邊緣計算)-端計算”的三層架構。
運營商還提出了算力網絡,想要實現算力的全面泛在化。這也在剛才那篇文章中有所提及。
█ 結語
人類的算力發展歷程,堪稱一部波瀾壯闊的科技史詩。
從人工計算到機械計算,再到電子計算,經過了數千年的漫長摸索。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那之后,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算力的性能和規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并最終將我們引入了數字時代和智能時代。
數字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整個人類社會,在算力的驅動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未來,數字化和智能化還將繼續向前推進。我們對算力的需求,還在瘋狂增長。
在摩爾定律逐漸走向瓶頸的前提下,我們該如何實現算力的倍增?以量子計算為代表的新型算力,是否會全面崛起?
編輯:黃飛c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494瀏覽量
163904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07瀏覽量
88066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698瀏覽量
138297 -
算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985瀏覽量
14836
原文標題:算力簡史(完整版)
文章出處:【微信號:鮮棗課堂,微信公眾號:鮮棗課堂】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