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過分析目前港口信息化建設中存在問題及發展需求,探討適應我國港口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化建設思路,通過建設現代化港口物流信息一體化管控體系,構建多元化港口物流信息對外服務平臺,出臺適應自身業務發展和信息系統建設的制度規范等手段,從而推進港口業務、信息技術、管理體制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信息科技在港口競爭力中的支撐作用。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國際運輸市場化帶動現代物流業飛速發展,港口已不僅是物流運輸的中轉中心、配送中心和倉儲中心,而且成為區域和腹地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依托。港口企業生產、經營、服務信息處理環節復雜,作為物流信息的匯集節點,是建立順暢、一體化的物流信息鏈的關鍵環節,同時也具有客觀反應地區經濟走勢的作用。
港口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港口生產效率,促進現代化高效管理,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是帶動港口各項工作創新和功能升級的突破口。
我國的港口信息化發展經過MIS、EDI等發展階段[1],在智能化生產控制和信息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成就,隨著港口業務的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更新,現有一些計算機信息系統暴露出一些不足和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港口生產經營業務應用系統的集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建設,提升信息在管理和輔助決策中的支撐作用,加強全港對外服務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
1 我國港口信息化發展現狀及需求分析
1.1 港口業務系統信息資源分散、數據標準不統一
由于建設時缺乏統一規劃和頂層設計,對軟件系統反作用認識不足,或資金、技術等因素限制,現階段港口船舶、生產、庫場、設備、人事、財務、貨源等業務管理系統大多未實現集成化和信息共享,系統數據分散導致“信息孤島”的存在,區域物流樞紐數據交換不暢,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未能充分發揮智能管控作用,對外信息服務能力薄弱,導致在系統應用實施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卻收不到相應的成效;部分港口業務管理系統數據庫標準不統一,導致信息資源基礎不一致,系統升級和二次開發困難,信息資源基礎不能適應信息化建設和業務發展需求[4];有的港口系統信息采集渠道單一,手段落后,信息量不夠全面,傳輸渠道不暢通,對采集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薄弱,使得信息資源潛力無法充分發揮。
1.2 港口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脫節
全面、準備、實時掌握港口生產控制信息對于港口管理和決策分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港口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存在脫節現象,未能有效利用控制系統中的數據資源支撐管理系統的決策分析;采用人工錄入數據等手段導致管理系統采集效率較低,且存在數據不準備、不全面等問題,給管理系統實時數據統計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亟待推進港口信息管控一體化,實現管理系統與生產控制系統之間的無縫對接,融合業務流程,共享生產業務信息,以滿足港口管理者和各業務部門對生產經營信息統計分析和決策支持需求。
另外,機械沿用傳統、落后的MIS等系統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港口企業生產、管理與信息化匹配問題[1],應根據自身實際梳理物流信息化需求、業務管理需求、決策分析需求,建立“量身定制”可持續發展、兼容和可擴展性良好的物流管理與服務平臺。
1.3 物流產業鏈聯動不充分,對外信息服務不足
現代化水上物流產業鏈融合港口企業、運輸企業、生產與貿易企業、保險企業、代理公司等,實現多主體聯動,以提高物流運輸能力和周轉效率,但港口對外統一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尚不完善,與水運、航空、鐵路、公路、碼頭、倉儲等企業運輸信息共享不充分,貨物信息采集渠道不暢通,上下游企業客戶聯動效能未能充分發揮,直接影響港口對外服務能力。
隨著港口物流經濟的發展,外圍用戶對于港航、口岸物流信息開放需求趨于明顯。現階段國內已建設有港口物流信息綜合服務類網站,可供查詢港口基本信息、查詢特定時間段內進出港口、駛離港口、停靠港口船舶動態情況,但對于船舶用戶及船東、船代公司關注的港口泊位數量、泊位類型、靠泊噸級、泊位長度、前沿水深等信息開放程度不足,實時性差,不能有效指導運輸企業計劃安排。因此應進一步開放港航、口岸基礎設備設施、船舶流量、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等信息。
1.4 管理體制對信息系統應用的保障力度不足
港口信息化建設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港口生產、管理效能,實質在于為了提高港口經營管理水平而進行的更高層面上的管理重組。多數基層港口只重視信息系統硬件設備的更新改造和軟件系統的升級,往往忽視與之相應的管理模式的轉變和制度建設[2]。目前各港口雖然配合的信息化建設制定了一些制度和規范,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仍不全面,對于信息系統應用的保障力度不足,應結合信息化建設發展不斷補充、規范和完善體制與制度建設。
2 港口信息化建設發展建議
在港口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為進一步完善港口生產管理應用系統的集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建設,提升信息在管理和輔助決策中的支撐作用,加強全港對外服務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應構建“一個中心、三個體系”:管理和服務數據中心、港口物流信息一體化集中管控體系、港口物流信息對外服務體系、管理制度保障體系。
2.1 建立全港數據中心,進行信息資源規劃
國內港口普遍缺乏一個聯接港口、運輸企業、生產與貿易企業等各方的物流信息數據中心,針對現階段港口生產、管理系統集成困難、信息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建議從頂層規劃,在進行應用系統開發和軟件平臺架構之前,先建立全港統一標準的數據中心,從而解決現階段生產調度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辦公系統等信息資源分散。為整合各系統原始數據庫和業務應用,應進行信息資源規劃,從而為港口生產、管理、服務各業務流程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建議采用IRP信息資源規劃方法[1],首先進行港口現有生產、管理及與外部單位交流業務梳理,用“職能域-業務過程-業務活動”分層次描述業務功能結構;其次進行數據元素的聚類分析和各職能域輸入/輸出數據流的量化分析;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用“子系統-功能模塊-程序模塊”分層構建系統的邏輯功能模型,完成各業務系統邏輯主體數據庫的建設,完成子系統數據模型和功能模型關聯,從而為構建港口物流集中管理系統和對外服務平臺提供數據資源基礎。
2.2 構建三個體系
2.2.1 港口物流一體化集中管控體系
基于全港統一標準數據中心的建設,實現港口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的集成,實現管理層到控制層指令傳輸、數據流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生產、管理部門對所需信息實時獲取和共享,提高港口作業效率和管理水平,優化港口生產、經營、管理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著力解決原有信息化功能障礙。
港口物流一體化集中管控體系建設主要涉及到生產調度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辦公系統、決策分析系統等[3]。
生產調度管理系統是對港口生產相關的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管理,包括生產計劃管理、生產作業管理、船舶調度管理、質量檢驗管理、勞務管理、庫場管理、計量管理、訂單管理等內容,實現了生產控制過程的自動化,是決策分析系統的信息基礎。
設備管理系統使用計算機以及自控系統,實現對港口裝卸設備、起重設備、輸送設備、運輸設備、自動化倉庫及其他集裝箱碼頭、散貨碼頭設備的使用、保養、維修業務的自動化管理,利用計算機對自動化設備狀況的實時數據采集和輔助生產決策分析,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經濟效益,從而達到提高裝卸效率,加快堆場周轉,支撐物流系統快速高效安全運行。主要包括設備檔案管理、維修管理、能源管理、成本核算等。
辦公系統實現與港口生產調度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決策分析系統的信息共享,可快速準確的獲取信息并進行處理,包括文檔文件管理、表單控制、公文處理等功能。辦公自動化系統優化了現有管理組織,增強了協同辦公能力,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公文流轉、信息交流、日常辦公事務等業務自動化處理,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決策分析系統將徹底改善使用人工處理方式進行信息統計,利用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面向港口管理人員提供實時、智能化、多維度的生產經營數據查詢和統計分析,包括生產作業情況、設備情況、人員情況、資金情況等,從而為領導和管理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并支持同比、環比分析,統計結果支持直方圖、餅狀圖、立方圖等多種圖表形式展示。統計分析結果將支撐港口生產、調度、管理科學決策,指導評價、分析、監督和預測未來港口生產、管理重點和業務發展方向。如通過統計分析進出港船舶情況,結合船舶類型、船籍港、貨物類型等關鍵字統計某段時間內船舶流量、貨物流量、危險貨物流量、旅客流量等,為港口管理者制定港口泊位建設、港口設備設施更新改造計劃提供依據。
2.2.2 構建港口物流信息對外服務體系,發展“服務型港口”
隨著外部企業對港口物流信息開放需求日益強烈,構建港口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對外部單位提供信息共享和交互是非常必要的。建議基于連接港口、運輸企業、生產與貿易企業等各方的數據中心,構建港口物流信息對外服務體系,主要實現港口物流信息的查詢、發布。
港口物流信息查詢平臺:為運輸企業提供預抵貨物、旅客信息,包括貨物類型、貨物量、旅行人數、到達時間等;供貨主/貨代查詢貨物在港口內相關信息,包括裝貨量、堆放位置、堆放時間等;供船主或船代查詢港口近期裝卸船計劃及泊位使用情況;供引航公司查詢船舶進出港動態計劃信息、船舶配載信息及目的泊位等;供理貨公司實時查詢港口貨物及裝貨、卸貨單信息;供鐵路公司查詢車皮需求以合理安排車皮計劃,鐵路公司的車皮計劃對港口公司也起到指導作用;與政府、海關、海事、邊檢等外部部門提供港口詳細生產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
港口物流信息發布平臺:供貨主/貨代發布貨盤信息,包括貨物類型、貨量、發貨時間等,船東/船代等運輸企業可按接載貨類、目的港等篩選條件查詢貨盤信息;供船東/船代發布船期信息,包括船舶類型、到港時間、離港時間、可載貨類型、載重噸級等,貨主或貨代可按貨類、時間、目的港等篩選條件搜索船期信息。
2.2.3 構建適應港口現代化管控和信息服務的制度保障體系
集中管控平臺和對外服務平臺的建設必將帶來港口業務管理方式和流程的轉變,應配合信息系統的建設,相應建立涵蓋港口各業務域、業務過程、業務活動的制度保障體系,并根據業務發展和內外需求變化定期完善,保證業務管理、設備管理、人員管理、信息服務等有據可依、有序開展;應結合信息化建設合理優化機構職責,深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培養各級管理人員、生產工作人員信息化意識,搞好企業信息知識普及,使企業職工自覺、主動、自然地運用信息開展工作。
2.2.4 注重港口信息系統安全建設
港口企業在長期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從管理需求出發,已經建設了一批業務系統。數據集中、系統集成、信息對外開放隨之也帶來了信息系統安全隱患,應從提高技術保障和安全管理效能角度出發,規劃港口信息安全體系架構,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網絡安全域劃分,通過搭建安全的計算環境、安全的通訊網絡、進行安全區域邊界的隔離等,從系統應用、主機、網絡、數據、物理安全等多方面保障港口信息系統的安全,并結合安全技術措施出臺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從制度和技術兩個層面,雙管齊下,確保港口信息化建設順利實施和應用。
3 結束語
以港口企業內外需求為導向,以加強物流信息對外服務為主線,以制度建設和體制改革為保障,建立港口內外部便捷的信息傳輸通道,重點實現港口生產經營控制系統與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和數據共享,為外部單位提供物流服務信息平臺,從而打通現階段港口物流服務產業鏈,實現物流服務信息在港口與外部單位之間的順暢流轉,充分發揮港口在物流信息匯接節點和物資交換樞紐作用。港口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融合高新技術和港口業務發展,著眼長遠,頂層規劃、循序漸進,分步實施。港口信息化建設要兼顧管理制度與技術提升并行發展,并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業務需求的變化不斷完善,進而推動信息技術在港口物流服務與管理中持久動力,全面提升我國港口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審核編輯 黃宇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129瀏覽量
85340 -
時鐘同步
+關注
關注
0文章
87瀏覽量
12761 -
NTP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9瀏覽量
138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