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權利游戲終于落幕
具身智能被看作機器人的終極形態,“機器人+AI”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但頂尖AI公司OpenAI近日出現轟動科技圈的大鬧劇。
11月17日之前,沒人會想到將有一個時刻,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方向,會因某一個公司的權力斗爭而被徹底改寫。
而就在這一天,硅谷上演了一出牽動全行業神經的“閃電政變”,被稱為“硅谷新王”“當代奧本海默”的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被自家一手搭建的董事會以“不夠坦誠”的理由掃地出門。
突變后的72小時,反轉、反轉、再反轉……
被天降解職砸懵的奧特曼,一邊感謝團隊小伙伴,一邊對助理說“wtf”,千億身家的“ChatGPT之父”融入AI失業大軍。
沒過多久,AI甄嬛傳又出新續集,在各方壓力下Altman回歸談判,率被策反的臨時CEO和一眾親信回朝逼宮,然而最終談判破裂,OpenAI三換CEO有了新老大,Altman也官宣加入微軟,領銜新的人工智能研究團隊“延續使命”。
而就在大家都認為即將塵埃落定的時候,又有新反轉出現,OpenAI員工集體上書逼辭董事會,Altman或將重新掌舵……
截至發稿前,這場轟轟烈烈的權力斗爭終于迎來了大結局:Altman大勝,將重返OpenAI任CEO,董事會也將重組。
這個結局算得上皆大歡喜,畢竟“靈魂”缺失的OpenAI若就此一蹶不振,硅谷損失的不只是一家明星獨角獸,甚至可能影響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但不論結局歸向何處,這場變動讓OpenAI內部發展理念和公司治理上的嚴重分歧徹底擺上臺前,也將AGI這個議題再次帶回觀眾視野。
01
72小時驚天反轉:一出硅谷“奪權鬧劇”
美當地時間11月17日中午,OpenAI突然發布公告宣布罷免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的CEO職務,臨時CEO由原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擔任,總裁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也將辭去董事會主席一職,但保留公司職務。
消息毫無征兆,試想如果有一天,你在上班路上突然接到老板的電話,讓你立刻開視頻會議,接通后,卻看到公司全體高管和董事們已經在線,你還來不及反應,就聽見一個讓你震驚的消息——你被解雇了。
Altman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令人咋舌的是連斥巨資給OpenAI投了百億美金的微軟,也是在消息發出前十幾分鐘才得知。
Altman數小時后發文表示,非常熱愛在OpenAI度過的時光,后續將談更多。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發表聲明,微軟將繼續基于與OpenAl的長期協議,保持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網傳的震怒沒有在字里行間體現出來,還是留足了體面。
隨后, Brockman宣布辭職,將退出OpenAI,并表示Sam和他都對董事會的行為感到震驚和難過,揭露了管理層和大眾知曉CEO被開的消息幾乎是同步的,Mira也是臨時被迫充當“接盤俠”。
OpenAI“四巨頭”一下走倆。
而投資方及員工的態度則是紛紛表態支持Altman。
17日晚上就有三名OpenAI的高級研究員辭職抗議,而更多離職人員也在醞釀之中,一路高歌猛進的OpenAI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光速下墜。
隨后不到兩天時間內,Altman就完成了“我策反了頂替我的臨時CEO”,在新任CEO支持和眾望所歸下,攜好兄弟Brockman風光回朝,與董事會談判復職事宜,甚至定下了最后期限,一時間Altman回歸似已板上釘釘。
讓人不由感慨,AI頂流Altman果然連“逼宮”都是超速度,喬布斯用了12年重返蘋果,而Altman只用了2天。
然而就在11月19日晚,OpenAI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特斯科夫(Ilya Sutskever)頂住了外界輿論、內部員工和投資方鋪天蓋地的壓力,通知員工談判破裂,Altman將不會再擔任公司CEO,宣稱Altman的行為削弱了監督OpenAI的能力,這是董事會捍衛公司使命的“唯一途徑”
隨后火速提任前Twitch聯合創始人埃米特·謝爾(Emmett Shear)擔當臨時CEO,Shear也發表履職宣言。
難道Altman真要失業了?
不不不,微軟CEO宣布Altman與Brockman將加入微軟,帶領一個新的團隊,而微軟將給予全力支持。
至此,僅僅72小時,OpenAI成功達成3換CEO的新成就,Altman投入甲方懷抱,贏了人才和技術的微軟股價蹭蹭上漲了272億美元。
而驚天反轉的“奪權大戲”, “CEO復仇記”也成了場鬧劇。
02
加速主義VS安全主義:思想分歧導致“政變”
OpenAI聲稱解雇阿爾特曼的原因僅僅是他“不夠坦誠”,但業內輿論普遍認為,這起事件反映了公司內部在發展理念上的嚴重分歧。
Altman更加追求商業化發展和部署速度,被視為“加速主義者”,而Ilya則更看重AI安全和謹慎原則,屬于“安全主義者”。
雙方圍繞OpenAI是否應更追求利潤及發展速度這一問題分歧日深,最終演變為Ilya主導的董事會“政變”。
不可否認的是,Altman曾經救OpenAI于水火,沒有他的商業版圖規劃和外部資金引入,OpenAI絕計負擔不起ChatGPT這個吞金獸,但Altman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
據爆料,Altman與Ilya的關系在開發者大會前就日益緊張,Altman計劃成立AI芯片公司與英偉達競爭的行為,也被視為過于冒進。
與此同時,ChatGPT的發展速度也大大超乎了想象,IIya曾說過“ChatGPT已經改寫了很多人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期望”,并已經具有意識,而超級AI可能會將“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變成“比想象得更快發生”給人類帶來潛在的巨大風險。
員工留存的會議記錄也顯示,IIya明確表示將Altman踢出局是董事會“捍衛使命”的舉措。
由此可以認為,OpenAI的這場“政變”本質上是公司內兩大派系之間在AI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一次較量,并最終以“安全主義”的勝利告終,暫時擊敗了“加速主義”。
2015年,當OpenAI作為一個非營利性人工智能研究機構誕生時,馬斯克和Altman就曾表示,他們成立OpenAI的原因只有一個: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確保其受益全人類。
他們相信AI對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并且就目前而言,距離超智能的出現,人類還剩下10年左右的時間。這聽起來似乎令人驚異,但如今太多事實都昭示著人工智能正進入一個全新的飛速發展階段。
人工智能作為一個縹緲的概念,曾縈繞在公眾頭頂幾十年,有人憂慮它將取代人類承擔許多工作,有人期待它帶領人類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直到21世紀,人工智能才真正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無論是社交軟件全面入侵,還是ChatGPT人機交互,都預示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這無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
對于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業內人士早已心知肚明。
如果AlphaGo擊敗李世石已足以令世界震驚,那僅自學3天就走完人類千年棋史,完成自我超越的AlphaGo Zero,就是技術指數級發展的一個縮影。
“我們不能阻止超級智能的出現,我們只能集體應對它的后果。”
這是馬斯克當年的判斷,并且從那時起,為防患未然以及確保人工智能安全,他堅定地認為:必須讓整個人工智能研究過程,都處在開放、透明和有監督的狀態中,這也是OpenAI的成立初衷。
ChatGPT從最初的3.5,到4.0,再到最近的4.0 Turbo,滿打滿算還沒有一年,但其掀起的科技浪潮已經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它作為當前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其智能程度也越來越接近人類的某些能力,OpenAI對超智能到來的預判,似乎完美印證了。
那么下一步,將會發生什么?
長久以來,科技發展都伴隨著人類的不確定感、焦慮感,但人工智能的外溢效應遠遠大于其他技術。這次,或許人們真的應該感到“一點”緊張了。
而那個神秘的臨界點,到底還有多遠?
03
混亂的治理結構:誰在控制OpenAI?
OpenAI這起讓人瞠目結舌的人事變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家估值近9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背后管理結構的混亂與不合理。
首先,OpenAI的創始人兼CEO奧特曼本人在公司沒有實際股權,并且其一手設計的董事會結構構成也存在嚴重缺陷,6名董事中,僅Altman,IIya,Brockman為公司高管,其余3人均為外部人士。也正因如此,一個高管加3位獨立董事就可以徹底改組公司管理層,在CEO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主導“政變”。
其次,OpenAI采用的是“利潤上限”的股權模式,所以公司董事會不為股東的價值最大化服務,而是為通用人工智能服務。
Altman本人在OpenAI并沒有實際股權,而最大投資方微軟也不在董事會成員之列,無法干預公司決策,這次人事變動也是在最后時刻才獲知。
微軟的130億美元在OpenAI的“非營利研究機構”定位之下,顯得毫無威懾力。
而回到CEO遭解雇后馬上談判回歸的劇本上,員工、投資方的壓力才是阿爾特曼得以“復仇”的決定性因素,而非公司自身的決策邏輯,這已經充分說明OpenAI內部的組織內耗。
踢走公司發展歷程上最重要的主導人和操盤手,OpenAI從用CTO暫代CEO,再到引入外部人員接任CEO,雖然大家都知道只是權宜之計,但也說明公司高層明顯對未來的整體發展方向缺乏系統性思考和計劃。
04
背后隱憂:員工士氣和公信力雙重危機
OpenAI此番變故除導致管理混亂,也將面臨員工士氣和公信力的雙重危機。
先是多名核心員工相繼辭職表示抗議,Altman閃現表白:“我深愛OpenAI團隊”。
而后OpenAI員工高舉“沒有這些人OpenAI什么都不是的大旗”,Altman也積極互動,半夜不睡覺忙著轉發
再到743余名員工(超總數90%)上書逼辭董事會,甚至連傳聞中的“政變”主導者IIya也赫然在列。
但此番大戰后OpenAI員工士氣和團隊凝聚力無疑受到重創,也會打擊公司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而或許更糟糕的是,公眾和投資人對OpenAI的信任也將受到影響。一家價值超百億美元的頂尖AI公司,高管層無端政變、內斗不斷,難免讓外界對其管理能力和團隊穩定性產生質疑。
在大戲還未迎來終章的時候,就有媒體曾報道OpenAI已經面臨嚴重的客戶流失和人才出走情況,這種局面在Altman回歸之后能否重新歸航,還是未知數。
05
未來如何:是危機也是機遇
OpenAI這家公司,從成立時就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一群硅谷新貴為了制衡谷歌一家獨大而集結,為了實現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而奮斗。
馬斯克作為美國商界的傳奇人物,也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如果說SpaceX目標是讓人類實現星際文明,Tesla致力于環境污染,那OpenAI就是為了人工智能的光明未來。
后來馬斯克選擇退出,也是因為對OpenAI商業化和監管方向意見不合,開始意識到AI的發展可能不受控制,預想中的光明未來可能難以實現。
而Altman依然堅信“AI是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唯一可持續方式”,為了實現AGI的理想振臂高呼,但作為一個企業,OpenAI始終逃不開商業化的課題。
Altman是個生意人,OpenAI的商業化既可以讓公司得到更長久的生命力甚至引領行業發展,研究工作可以在充裕的資金支撐下更加穩定地開展,投資者也可以得到客觀的回報,這是一舉多得的局面。
但以IIya為代表的學者則更加謹慎,當前對齊問題還沒有解決,AGI技術還存在諸多已知和未知風險,因為商業考量而加速研究進程,這是他難以接受的。
理念分歧也轉化為不可調和的權力之爭。但殊途同歸,無論是Altman還是IIya都是為了AI的未來,IIya也發聲:“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傷害OpenAI,我熱愛我們共同建立的一切。”
硝煙散去之后,OpenAI的這場“政變”折射出的問題,也是諸多新生科技公司在高速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些通病,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都會“殺死”公司的生機與活力。
OpenAI的困境有其特殊背景,但也應為整個科技行業敲響警鐘,當AI技術日益深入我們的生活時,我們需要更加審慎地思考如何建立起科技企業的內部民主與開放文化。
亂云飛渡仍從容,如今Altman重掌大權,董事會重建,也許經過這次風波的重塑,一個更加成熟的OpenAI將出現。
但無論如何AGI的火種已經點燃,關于科技影響人類的討論從沒有終點,但前行的勇氣會引領每一個夢想家。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14瀏覽量
10417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55瀏覽量
269495 -
OpenAI
+關注
關注
9文章
1100瀏覽量
6585
原文標題:誰在「殺死」OpenAI?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op2025,微信公眾號:每日機器人峰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