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模型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Data Lifecycle Management)通常將數據劃分為生產、存儲、使用、分享、銷毀、歸檔幾個階段。而從信息安全保護維度,則一般將數據劃分為三種狀態,即:Data in Use、Data in Motion/Transit、Data at Rest。
Data in Motion/Transit,即數據傳輸場景,是大家最熟悉、技術發展最成熟的安全場景。例如基于SSL/TLS協議的Https應用,基于SSH協議的SCP/SFTP應用等。這些技術對數據的安全保護不僅包括加密傳輸,也包含雙向身份認證、完整性保護等。
Data in Use,即數據使用場景。此時數據緩存在系統DRAM、Cache、CPU Register中,一般明文存在。但在一些高安全場景下,為防止側信道攻擊(如Cold Boot Attack獲取DRAM中密鑰信息),業界也提出了Full Memory Encryption全內存加密技術。如Intel的TME(Total Memory Encryption)、AMD的SME(Secure Memory Encryption)等。FME使能時系統DRAM數據全部為加密存儲,CPU通過特定硬件加解密引擎分別在讀寫數據時做解密加密操作,加解密密鑰則一般每次boot時唯一生成。
Data at Rest,即數據(持久化)存儲場景。此時數據屬于inactive狀態未使用,存儲在磁盤等非易失性介質。安全風險主要有非授權訪問、設備丟失導致數據泄漏等。常見保護方式包括物理/網絡層面的隔離和訪問控制、以及數據(落盤)加密。對于加密存儲的磁盤數據,即使設備(如PC/手機)丟失,攻擊者拆出硬盤或Flash器件,也只能讀取到器件中的密文,保證關鍵數據機密性。
技術路線
加密是防止數據泄漏、保證機密性的有效手段。按照不同維度,加密技術/方案可以有多種分類,簡單匯總如下:
需要說明的是,幾種維度不互斥,某一方案通常符合/采用多個特征/技術。例如本文要介紹的磁盤加密技術Disk Encryption,其加密對象一般是整個磁盤或文件系統,但從數據狀態維度看屬于Data at Res
Encryption技術,從用戶感知維度看屬于透明加密技術,從加密算法維度看采用對稱加密。
下面簡單介紹幾個分類涉及的技術概念/術語,詳情可查閱文末參考鏈接,及后續章節中的詳細分析。
Data at Rest Encryption
數據在at Rest狀態下保持加密的技術,參考https://wiki.archlinux.org/title/Data-at-rest_encryption說明,加密對象一般為磁盤(塊設備)、文件系統目錄,加解密過程采用透明加密技術。
Transparent Encryption
透明加密,也稱作real-time encryption或on-the-fly encryption。特點是數據在使用過程中自動完成加解密,無需用戶干預。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16瀏覽量
183580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067瀏覽量
89127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13瀏覽量
209743 -
磁盤
+關注
關注
1文章
379瀏覽量
25215 -
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17瀏覽量
213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