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在“青年變革力量·探臻青年科技論壇”現場,《探臻科技評論》2023“青年最關注的改變未來十大變革科技”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公布。入選的十項前沿科技(排名不分先后)分別是:
1. 超快激光加工
上榜理由:突破加工精度,打造下一代工業制造的新范式
推介語:“激光制造是當前國際制造業的前沿和熱點之一,以激光為工具對材料改性、去除和成形,如激光切割、焊接、打孔、3D打印等,廣泛應用于制造的各個領域。超短脈沖激光的出現則開辟了激光精密制造的新途徑,超快激光具有極大的瞬態功率和超短的作用時間,與物質作用往往形成強烈的非線性效應,可以實現金屬、半導體、陶瓷、玻璃等多種材料的高分辨率、無損傷、超精密加工,為器件微型化、集成化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2. 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
推介語:“面向未來,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化時代,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再到萬物智聯,6G將實現從服務于人、人與物,到支撐智能體高效聯接的躍遷,致力于通信與感知、計算、控制的深度耦合,成為服務生活、賦能生產、綠色發展的基本要素,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全球無縫覆蓋,構建人機物智慧互聯、智能體高效互通的新型網絡,在大幅提升網絡能力的基礎上,6G將具備智慧內生、多維感知、數字孿生、安全內生等新功能。”
3. 第四代半導體材料
上榜理由:聚焦芯片卡脖子環節,引領半導體材料革新
推介語:“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半導體材料也經歷了數代更迭,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奠定了微電子產業的基礎,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奠定了通信產業的基礎,目前以碳化硅、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耐高壓、耐高溫等優越性能,主要應用于功率器件和射頻器件。而氧化鎵、氮化鋁、金剛石等第四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特性、良好的導電性以及發光性能,在功率和射頻半導體器件、紫外探測器、氣體傳感器以及光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4. 動力電池回收技術
上榜理由:助力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實現舊電池“變廢為寶”
推介語:“動力電池回收技術是針對廢棄電動車電池進行再利用的關鍵技術,包括拆解、物理化學處理、精煉、再生利用等步驟,目標是提取并回收電池中的有價值材料,例如鎳、鈷、鋰等金屬,并實現其循環利用。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設備等領域,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未來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以及環保處理等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回收技術將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社會價值。”
5. 高溫超導材料
上榜理由:高溫超導現象被譽為“當代科學的明珠”
推介語:“超導電性的黃金判據是,在低溫條件下材料兼具零電阻性和抗磁性。高溫超導材料是物理領域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因其具有較高的超導轉變溫度,在應用領域廣受關注,有望解決未來能源問題。現階段研究的核心問題有:提高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探索高溫超導機理、降低制備成本等。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對電力傳輸、航空航天、國防安全、量子計算、數字通訊、醫療設備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對其研究上的突破將帶來新的科技革命。”
6. 類腦計算
上榜理由:探秘碳基生物大腦,推動硅基通用智能
推介語:“類腦計算是借鑒人腦信息處理方式,基于神經形態工程,創造支撐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超低功耗新型計算系統。類腦計算充分發揮神經科學與計算科學兩者的優勢,旨在大幅增強人類感知世界、適應世界、改造世界的智力活動能力,被認為是后摩爾時代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是涵蓋萬億元市場的高科技領域,將賦能各行各業極大地拓展人類的智力活動范疇,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正是我國信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契機。”
7. 類器官芯片
上榜理由:打造仿生人體的體外模型,醫藥行業的顛覆性技術
推介語:“類器官芯片是傳統器官芯片在生物技術方面的延伸,指由原代組織、胚胎干細胞、誘導性多能干細胞在芯片微環境之中衍生發育的各種類器官模型,其含有某個器官特有的多種細胞類型,與人類器官擁有高度相似的組織學和基因型特征,并部分重現該器官的特有生理功能。類器官芯片旨在使類器官變得更易于操作和可控,從而盡可能全面地反映人體內部復雜的微環境。在新藥研發、疾病建模和個體化精準醫療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8. 生物3D打印
上榜理由:精準制造活體器官,為再生醫學帶來革命性突破
推介語:“生物3D打印技術是一種利用(干)細胞作為墨水的新型3D打印技術,基于現代醫學精確掃描和計算機快速建模,利用增材制造技術逐層沉積活細胞以及生物活性材料,制造出高精度、高復雜度的人體組織,在器官體外制造方面顯示出特有優勢,在生物醫學和國防軍事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生物3D打印技術有望解決器官供體不足的問題,實現人體器官的完整再造,將改變傳統組織工程、藥物研發模式,為人類生命健康帶來革命性變革。”
9. 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
上榜理由:減緩氣候變化的負排放技術,助力全球溫控目標實現
推介語:“化石碳資源已成為人類衣食住行的主要物質依賴,而此類資源都是由史前生物質衍化而來,理論上生物質可完全替代這些化石碳資源。生物質是唯一蘊含碳的可再生資源,其生長過程吸附固定大氣中的CO2。生物煉制將生物質轉化為各種產品,如果再與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結合,還可以實現碳的負排放。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是實現全球溫升控制目標的重要負排放技術,是在基本不改變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應對氣候變化危機的最有效產業技術手段之一。”
10. 通用人工智能
上榜理由:數據算法助力科研范式變革,加速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
推介語:“借助深度學習模型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通用人工智能能夠生成連續且具有語境意義的文本、圖片、音頻等,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人工智能模型涌現出驚人的通用能力,通過在上下文中學習,模型能夠聽從人類的提示,完成多種多樣的任務。以大語言模型為核心,視覺、聽覺等多種模態進一步融合,模擬人的多感官能力。模擬不同個體的多智能體人工智能初見端倪,為人類與人工智能共處展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審核編輯:黃飛
-
移動通信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614瀏覽量
69925 -
半導體材料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45瀏覽量
29603 -
激光切割
+關注
關注
2文章
221瀏覽量
12899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52瀏覽量
109218 -
激光制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4584
原文標題:【今日快訊】光電技術:2023改變未來10大變革科技榜單
文章出處:【微信號:今日光電,微信公眾號:今日光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