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內,醫護人員都面臨著被稱為“三重擠壓”的共同壓力。慢性病發病率上升、人口老齡化和醫護人員短缺都意味著醫護人員正在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解決方案能夠節省這些一線工作人員的時間和資源,讓他們能夠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即將時間花在患者身上。
根據BMA的數據,僅在英國,2023年2月就有722萬人在等待治療,其中300萬患者等待時間超過18周。其中約362,500名患者等待治療已超過一年,這一時間是新冠大流行開始前的169倍。
外科手術有許多不同類型,比如白內障手術和剖腹產手術等,每個手術室都有一個相應的無菌手術工具包。一旦進行手術,臟器械就需要被打包并送回無菌服務機構,通常是在單獨的地點。通常,這些套件會用塑料包裹,以保護它們免受空氣中細菌的侵害,然后再進行編碼和存儲以備下次使用。
盡管這種滅菌過程在理論上很棒——但很容易出錯。設想一下,如果外科醫生必須使用相同的有限設備進行多次手術要怎么辦?如何確保托盤在重新滅菌之前在保質期以內,并以有效的順序使用?如何將托盤追溯到患者,以檢查設備是否留在體內或減輕相關并發癥的擔憂?
如果物品丟失,最初的策略應該是尋找它們。但這種尋找可能每天會占用臨床醫生大量的時間。在一項研究中,八名臨床醫生花了近四個小時尋找相關物品。
如果物品不容易找到,或者很難找到,優先的方法可能就是購買額外的庫存,這樣就沒有人會花費時間進行第二次尋找。但手術設備的售價很高,于是這個方法的代價也很高??紤]到由于庫存管理不善而導致不必要的托盤清潔,并且還會增加額外的能源成本和碳排放。然后考慮一下無法精確定位儀器的位置,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增加 X 射線等額外的程序和一大堆額外的焦慮。
說到 X 射線,還有另一種不可見的波,稱為射頻識別 (RFID)技術。RFID讀寫器可以做為物品更廣泛跟蹤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在其他垂直行業,例如零售和倉儲,RFID技術用于庫房,可以即時查看庫存。
為了通過實現自動化來消除“臨床醫生的額外任務”,RFID技術基礎設施可以戰略性地部署在醫療機構周圍。放置在手術室、儲藏室入口和出口點周圍或其他地方(例如處理臺或高壓滅菌器處)的RFID天線和RFID讀寫器可以報告物品位置。每次物品離開或返回時,都會通過RFID標簽自動記錄其上的唯一識別碼,該RFID電子標簽經過精心設計,可承受醫療設備、手術器械或套件的任何耐受力。
這些RFID設備連接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跟蹤的每項資產與醫院工作流程相關聯的數據。對于手術托盤,這將包括上次記錄的位置、上次清潔的時間、與哪些患者一起使用等。
事實上,英國的一家醫院最近完成了一個無菌服務RFID項目,作為更廣泛的定位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于是,他們現在可以在電腦上搜索手術托盤,并使用RFID技術在儲藏室中了解它們的大致位置。即使手術托盤出現在錯誤的地方,也會被發現。這對患者也有巨大的好處,因為他們的手術不會因為缺少無菌托盤和器械而被取消。
降低風險也很關鍵。例如,如果一個心臟手術器械托盤掉落,可以在幾秒鐘內找到另一個托盤,從而確保將重要手術的延誤降至最低。該醫院的臨床團隊表示,他們已經看到患者護理方面的改進,以及時間的節省和采購成本的降低。有了RFID技術,尋找物品的時間就會減少,消毒也變得更加高效。此外,所有這些騰出的時間和資源都可以重新投入到患者護理中。
美國法規要求在2020年之后,都需要在每個手術工具上放置UDI,歐洲也遵循了這一個做法,并計劃到2027年完成。這是因為手術器械有其使用年限,也需要避免遺失,因此需要對所有醫療器具的安全使用和存儲,提供完善的產品標識規則,以進行嚴格的管理。此外,即使是技術嫻熟且經驗豐富的操作者,在設置手術工具也很耗時。
雖然強制要求在每個手術工具上貼上ID編號是全球趨勢,但由于難以使用人工記錄,也無法準確管理使用時間,且在組裝和檢查整套工具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若采用激光打標則容易造成器具生銹和染色,若使用二維碼來一個一個的讀取ID將非常耗時,這對手術工具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擾。
通過RFID技術來管理手術器械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將可提高手術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因為RFID標簽除了可做為唯一的ID,還可記錄手術工具的使用時間和使用壽命,使管理更容易,使用RFID手持終端可進行快速批量讀取,使操作員能夠高效地組裝和檢查整套工具。此外,RFID電子標簽可記錄每個工具的使用次數,以減少過多的庫存,且可記錄使用順序,優化術前工具的準備工作。
(來源于網站:Insights ,作者:Wayne Miller,侵刪)
審核編輯 黃宇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144瀏覽量
237764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794瀏覽量
64363 -
RFID讀寫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6瀏覽量
130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