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各種各樣的電子或電器產品,例如電腦、手機、電視、冰箱、洗衣機等。
這些產品,如果我們把它拆開,都會看到類似下面這樣的一塊綠色板子。
大家都知道,這個綠色板子,叫做電路板。更官方一點的名稱,叫印制電路板,也就是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國外有時候也叫PWB,Printed Wire Board)。
在PCB上,焊接了很多的電子元器件,例如電容、電阻、電感等。
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些黑色的方形元件。
沒錯,這個元件,很可能就是一塊芯片(英文名叫做chip)。
02
芯片的定義
芯片,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叫法。
對于電子設備來說,它藏在內部,又非常重要,相當于汽車的發動機、人的心臟,所以叫“芯”。從形態來看,它是一片一片的,所以叫“片”。合起來,就是“芯片”。
通常來說,芯片就是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兩者之間可以劃等號,互相換用。
集成電路是比較容易定義的。通過特定技術,將晶體管、電阻、電容、二極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單一基板上,形成一種微型電路,就叫集成電路。
如果這個基板,采用的是半導體材料(例如硅),或者說,集成電路由半導體材料晶圓制造而來,就屬于半導體集成電路。
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集成電路,基本上都是指半導體集成電路。所有,有時候半導體、芯片、集成電路三個詞,也經常混用。
如果細摳的話,芯片和集成電路也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部分行業觀點認為:
集成電路是電路,是基礎單元,主要強調實現某一功能,例如某一邏輯運算。在電路設計等場景,會更多用到這個叫法。
而芯片,是一個更宏觀、更產品化的概念。經過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后,形成的可直接使用的產品形態,被認為是芯片。在強調用途的時候,人們會更多采用“芯片”的叫法,例如CPU芯片、AI芯片、基帶芯片等。
也有人將芯片定義為:“包含了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的、能夠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通用半導體元件產品”。或者說,芯片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
相比之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區別,更清晰一些:
集成電路和另外三個的主要區別,在于集成度。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量,遠遠大于分立器件、光電子器件和傳感器。另外,襯底材料一般也不一樣。
目前,光電子器件,分立器件和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加在一起,也僅占到全部半導體市場規模的10%左右。
所以,我們可以說:集成電路是半導體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03
芯片的分類
芯片是一套實現特定功能的電路。它具有模塊化的特點,可以方便廠商快速地進行產品設計和研發,降低開發難度,縮短開發周期。
幾十年來,半導體工藝在摩爾定律的指引下飛速發展,芯片的尺寸越來越小,里面容納的電路越來越多,使得電子產品的體積、成本以及功耗大幅下降。
它不僅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也引領了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
如今,芯片形成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也衍生出了很多類別。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WSTS)的分類方式較為權威、官方。他們將所有集成電路類別,分為:模擬(Analog)、微型(Micro)、邏輯(Logic)和存儲器(Memory)。
非官方層面,分類就比較隨意。
按照功能,我們經常將芯片分為:計算芯片、存儲芯片、通信芯片、感知芯片、能源芯片、接口芯片。
我們比較熟悉的芯片類型,有以下幾種:
按照等級,芯片又可以分為消費級、工業級、汽車級、軍工級和航天級等。按照設計理念,還可以分為通用芯片(CPU、GPU等)、專用芯片(AISC)。
我們還可以按照工藝制程來分,例如大家經常聽說的28nm、14nm、7nm、5nm。或者,按照半導體材料來分,例如硅(Si)、鍺(Ge)、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等。這些我們在后面講芯片制造流程時,都會再介紹。
事實上,現在我們除了電芯片之外,還發展出了光芯片(例如硅光技術),用光來代替電流來傳遞信號。
站在集成電路的角度,還有很多種分類。
按制作工藝,集成電路可以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膜集成電路(膜集成電路用的是金屬和陶瓷等)。膜集成電路又分為厚膜(thick-film)集成電路和薄膜(thin-film)集成電路。
按照電路屬性,我們還可以分為數字集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
數字集成電路,顧名思義,處理的都是數字信號。它在我們身邊出現得最多,例如微處理器(CPU、GPU等)、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和微控制器(MCU)等,都是數字集成電路。
模擬集成電路,較多用于傳感器、電源芯片、運放等,主要用于模擬信號的放大、濾波、解調、混頻等功能。
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是模擬和數字電路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大家應該能猜到,模數(ADC)和數模(DAC)轉換芯片,就屬于這類。
按照芯片上所集成的微電子器件的數量(規模),集成電路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更專業一點,按導電類型,集成電路還可以分為雙極型集成電路和單極型集成電路。
雙極型集成電路的制作工藝復雜,功耗較大,代表集成電路有TTL、 ECL、HTL、LST-TL、STTL等類型。
單極型集成電路的制作工藝簡單,功耗也較低,易于制成大規模集成電路,代表集成電路有CMOS、NMOS、PMOS等。
上面這些名詞,后續小棗君在介紹芯片的工作原理時,都會詳細解釋。
04
芯片的內部構造
前面我們提到,芯片看上去都是黑色方片狀。
有時候,它還會有銀色的金屬蓋板(加強保護,也利于散熱)。例如我們的CPU:
CPU蓋板
CPU外觀
芯片是經過封裝(芯片制造流程的一道工序)之后,才變成了這樣。
我們把“殼”拿掉,才能真正看到芯片的內部核心。用顯微鏡放大來看,是這樣的:
外圍一圈,是引腳(針腳)。細細的線,是引線。中間方形的部分,才是芯片真正的電路。
如果繼續放大來看,是這樣的:
換成3D效果,是這樣的:
沒錯,都是立體的,有很多很多層,密密麻麻,就像一個超級迷宮,也像一座未來城市。
圖上,一根一根的,都是連線。而它們連接的對象,就是晶體管。
芯片中晶體管的數量,通常代表了這個芯片的能力。晶體管越多,電路就越多,功能和算力就更強。現在很多廠商發布芯片,總是會強調芯片里面擁有多少多少晶體管,就是這個意思。
芯片有簡單的(相對來說),也有復雜的。一些復雜的芯片,還會分為各個不同的功能模塊。這些模塊共同組成一個系統,就變成了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統,系統級芯片)。
我們的手機主芯片,例如高通驍龍、聯發科天璣、華為麒麟,都是典型的SoC芯片。芯片上包括了CPU、GPU、APU、ISP、基帶、射頻,等等。
那么,問題來了,芯片里面的晶體管,為什么能夠完成計算、存儲等五花八門的工作?
我們常說的邏輯門、MOSFET、FinFET、PN結,又是啥意思呢?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14瀏覽量
42314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90瀏覽量
218084 -
半導體材料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32瀏覽量
29559
原文標題:芯片?半導體?來看看這個給小白的科普文。
文章出處:【微信號:All_best_xiaolong,微信公眾號:大魚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