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本質是價值創造和價值轉移,以人為本的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力推動了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營銷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最直接的接觸點,能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數字化始于營銷,通過營銷數字化建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DTC模式,進而拉動供應側和生產側數字化。
01
用戶在改變
數字化時代,企業往往看不清楚消費者在哪里,用戶主權導致消費者要求更快、更便利、更豐富、更好的體驗,更高的品質、更個性化,更時尚。市場環境已從產品主導轉向需求主導,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個性化定制以及與用戶的互動和溝通,以更好地適應和滿足用戶的需求。
用戶對信息獲取和消費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更傾向于使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進行信息檢索、產品購買和社交互動,這使得企業需要重新思考營銷和銷售策略。用戶在數字化時代更加注重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體驗,他們期望獲得更便捷、更個性化、更時尚的產品和服務。
數字化時代也賦予了用戶更多的話語權和參與權,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企業需要更加重視用戶的反饋和需求,以滿足用戶的期望。
02
場景在轉變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消費者行為的深刻變革,消費者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實體場景,而是在多樣化的數字化場景中進行消費和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的選擇和行為變得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消費者已不在原來的場景中,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個性化的場景,消費場景逐漸變得無處不在,對場景的參與度也越來越高。消費者從實體場景到互聯網場景再到融合性場景,消費者的生活圈,就是TA的消費商圈。
數字化時代打破了傳統的場景限制,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線上消費,例如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購物、訂閱服務、社交媒體互動等。這種線上場景的出現拓展了消費者的消費范圍,提高了消費的便捷性和靈活性。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化和現實場景的融合也成為一種趨勢。例如,在智能零售領域,消費者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體驗產品,也可以通過移動支付等技術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的無縫銜接。這種融合性場景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個性化的消費體驗。 消費者在數字化時代的消費商圈更加廣闊和包容,他們的消費決策和行為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個性化的推薦系統和定制化服務也使消費者更加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形成了更為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費習慣。
03
企業數字化轉型始于營銷 在后疫情時代,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優先考慮需求側數字化。對于許多中小型企業來說,增加收入是最為迫切的目標。在疫情之后,企業需要確保其生存,因此增加收入成為至關重要的事項。作為企業核心目標“盈利”的最直接實現者,吸引客戶和增加收入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首要任務。 傳統企業通過互聯網及電商平臺連接消費者和銷售自身產品,但隨著公域流量的飽和和流量紅利的減弱,企業在獲客和轉化方面的成本不斷攀升。通過數字化技術,企業得以打通線上和線下渠道,建立私域體系并使其與公域產生聯動,直接接觸和連接消費者,進行客戶關系的維護及用戶精細化運營,從而節省了之前用于媒體平臺和電商平臺巨額投入的費用。 受疫情影響以及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營銷支出仍然是大多數企業預算中的首要考量。通過擁有客戶洞察、客戶畫像、行為分析、智能預測和智能推薦等功能的數字化營銷工具,企業可以提高其目標客戶的觸達程度和轉化效率,從而直接實現用戶和業務增長。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演進,全域營銷和全鏈路營銷必將邁入全場景智能生態營銷。全場景智能生態營銷是以用戶為中心,以數據和數字能力為依托,打通和連接縱橫向數字生態,實現跨公域平臺投放、跨私域場景運營的全新的營銷模式。見之前文章《一文解析“全場景智能生態營銷”將會是全域營銷和全鏈路營銷的終極形態》。 隨著企業營銷數字化的普及和推廣,這一趨勢成為各企業的標準后,營銷數字化帶來的優勢和收益也將逐漸達到頂峰。當需求側數字化轉型深入到一定程度后,數字化轉型將進入供應側數字化階段。
04
營銷數字化驅動供應側數字化
營銷數字化建立起以消費者為核心的DTC模式,基于消費大數據的精準需求分析與預測后,將會拉動供應和產研,并進一步驅動供應側數字化轉型。企業供應側數字化轉型指的是通過數字技術來改善企業的供應鏈和采購過程,包括供應商管理、物流和庫存管理等方面。
在數字化時代,銷售渠道不斷裂變,銷售網絡需要靈活調整以適應這種變化。零售業的核心目標是滿足消費者日益多變的需求,并通過提升供應鏈效率來經營商品。隨著供應鏈向需求鏈的升級,消費者期望能夠隨時隨地購物,并希望產品能夠更快速地觸達并配送,甚至能夠在一個渠道購買到其他渠道的商品。 供應鏈向需求鏈升級意味著以滿足需求為中心進行戰略轉變。供應鏈向需求鏈升級意味著更加強調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數字化技術和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來實現更靈活、高效和個性化的供應鏈管理。這種轉變有助于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提高客戶滿意度,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中,重點通常是優化生產和物流,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然而,在數字化時代,隨著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變化日益復雜,企業需要更靈活地調整供應鏈以滿足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因此,需要重新思考供應鏈的設計,將重點放在預測需求、快速響應、靈活生產和個性化定制上,以及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來優化整個價值鏈。如即時零售和配送到家解決零售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即時零售是一種零售模式,通過使用科技和物流服務,為顧客提供即時的購物體驗。這種模式通常涉及在線下單、快速配送以及快速取貨等服務,以滿足顧客對商品和服務的實時需求。配送到家業務指的是企業通過配送服務將產品直接送到顧客家門口的商業模式。即時零售和配送到家業務往往結合在一起,為顧客提供更便捷的購物和配送體驗,成為零售行業的新趨勢,也是供應鏈向需求鏈升級的典型應用場景。 供應側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意味著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生產流程優化、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使得企業的供應能力、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得到提升。這種成功將對生產側數字化轉型產生倒逼作用。
05
供應側數字化倒逼生產側數字化 企業供應側數字化轉型的成功將會驅動生產側數字化轉型,企業供應側數字化轉型到一定階段將會帶動生產側數字化轉型,因為數字化供應鏈可以提供更精準的需求預測、更高效的物流管理和更優化的庫存控制,從而為生產環節提供更穩定和可靠的原材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以及更好地響應市場變化。 換句話說,通過數字化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和供應商能力,從而更好地規劃生產計劃、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因此,企業供應側數字化轉型的成功將為生產側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加速整個價值鏈的數字化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生產側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和數據驅動的方法來改進生產流程、優化運營管理以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過程。這一轉型涵蓋了諸如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自動化系統等新技術的應用,旨在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靈活化和高效化。 通過生產側數字化轉型,企業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與管理、定制化生產、精細化運營以及智能化決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產品質量,并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通常,生產側數字化轉型涉及工業互聯網、數字化工廠、黑燈工廠、柔性制造和智能智造等概念。
企業完成需求、供應和生產數字化轉型后,即可實現全價值鏈的數字化閉環。隨后,企業將邁入數字化轉型的更高階段,以數據驅動為核心,預測消費趨勢和個性化需求,并為C2M模式提供更多個性化產品選項。這將有效降低C2M個性化需求比例,減輕產品變更設計和柔性生產的壓力。詳見之前文章《解析D2M生產模式,數字化時代D2C2M將會是C2M的升級版》。
06
結語 企業在需求側數字化、供應側數字化和生產側數字化三個層次并非像“瀑布模型”一樣依次遞進(雖然圖上看起來是這樣),每個階段也并非有一個“完美”的轉折點標示企業進入下一個階段。
實際上,這三個階段劃分是從大勢來看的,很可能會同時存在 ,因為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和閉環過程,也需要依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定。比如,有些企業本身就是流通型企業或生產型企業,他們的數字化從一開始就是以生產側數字化或供應側數字化為主。
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蹶而就,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以上三個層次的數字化轉型可以理解為數字化轉型的半場,或者叫偽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的上半場是以價值創新、價值增長和降本增效為目的,以數字技術為依托和手段,以數據為核心要素重塑企業縱橫向價值鏈,使得企業全價值鏈可視化、透明化,實現全面感知、自我預警、無縫銜接、智能決策和自適應的數字生態系統。
數字化專項上半場是是信息化戰略驅動轉型和企業價值鏈重塑,下半場是數據驅動數字化戰略和產業價值鏈重組,并形成企業新的戰略和數字產業鏈。見之前文章《數字化轉型上半場是“戰略驅動企業價值鏈重塑”,下半場是“數據驅動產業價值鏈重組》。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83瀏覽量
61912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77瀏覽量
38950
原文標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個層次:需求側、供應側和生產側數字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IOT,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