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第二屆“福田區河套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論壇”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舉行。論壇主題“聚焦CGT前沿共創深港未來”,邀請兩院院士、國內外頂級專家學者、企業、投資機構等各界領軍者匯聚一堂,技術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打造“政、產、學、研、用、資”多元融合的信息交流、項目交易、資源共享平臺,助力河套合作區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全球范圍內生物細胞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細胞和基因是生物醫藥產業中最具創新力、發展前景最廣闊的細分領域之一。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精準醫療、細胞治療等交叉學科領域技術創新,依法依規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探索建立適合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新型生物藥械研究發展的新型管理模式。本屆論壇緊跟國家戰略發展,聚焦細胞與基因前沿技術,探索深港協同創新發展新模式。深圳大學副校長、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張學記,在主論壇作“智能傳感與精準健康——無盡的科學前沿”分享了智能傳感與精準醫療的前沿探索與應用,提出從“智能傳感”到“數字人生”,未來人類永生或不是幻想。
從“智能傳感”可邁向“數字人生”
“要像重視集成電路產業一樣重視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張學記院士指出,傳感器產業是未來萬物互聯的基礎,是未來整個IOT產業增長的核心所在,更是讓下游萬億級的終端產業有了新的活力,形成了產業發展的閉環。所謂生物傳感器(Biosensors)是對生物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器件。當生物傳感與AI融合就形成了“智能生物傳感”。目前,其研究團隊已開始探索融合尿片的“尿液傳感監測系統”和面向運動員的“動態汗液監測系統”,這種尿液傳感器已經簽署的傳感器委托研發量產合同訂單數量已達3億支。當智能生物傳感越來越細致面向人類各生物指征(Towards“lab-on-Skin”),人們將迎來“數字人生”。
而精準醫療,第一步精確診斷與大數據追蹤正在實現,現在基因檢測已經很便宜了。下一步是精準治療,就是對我們耐藥不同的藥物,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整個的術(愈)后進行追蹤,實現閉環治療,目前正在推進中。
“智能生物傳感器是結合了生物傳感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新理念。”張學記說,他和其研究團隊對該理論進行了推導,制訂了發展路線圖,圍繞該理念的邏輯框架發表了大量學術文章,同時成立了刷新傳感公司將智能生物傳感走向產業化,“我們用我們的技術做出產品,包括智能的溫度、智能的血糖、智能的汗液產品等。像智能溫度產品,我們已用于抗疫和奧運會;智能血糖產品馬上將進行臨床,未來將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監測手段和工具。”他說,通過智能傳感將可打造對人體整體的長期、實時數據追蹤,未來甚至可以從小孩出生開始就一直全程追蹤,并形成一個反饋系統,這就將逐步向“數字人生”邁進了。“當我們的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轉化,一旦全部完成,可以說,我們人類的永生就近在咫尺了。”
他進一步解釋說,碳基很脆弱,硅基就是通常所說的“腦機結合”,將人類身體部分向芯片方面轉移,“部分損壞了,換一個芯片就可以了”,如果這樣,人類是不是可以說走向永生?這可能將是未來20~30年內就會發生的,當然要實現硅基轉化將“十分昂貴”“所以,現在大家還是需要智慧+勤奮,往前走。”他說。
河套合作區將是生物產業重要創新基地
冀望粵港澳大灣區多平臺協同發展建立好孵化機制
張學記指出,河套合作區發展生物產業有三大優勢:一是河套合作區“一區兩園”,聯結深港,具有聯通國際的優勢;其次是高科技優勢。深圳是高科技的城市,這里集聚了一大批高校和生物醫藥產業,有深圳大學、南方科大、哈工大、清華深圳研究院,還有深圳灣實驗室等等,這是科技的優勢;其三是創新和創業的基因,這是深圳是與生俱來的,改革開放的前沿,企業的創新就是深圳的巨大優勢。三者結合起來,河套合作區將是未來生物產業的重要研發基地、創新基地。“建議深圳未來要聚焦于新型醫藥產業,而不是傳統的,將人工智能和新的生物科技結合起來”他說。
粵港澳大灣區有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戰略平臺,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各有特色,希望四大平臺的力量能有效地聯動匯集起來,形成各自特色,不要重復地去研究。同時,希望大灣區建立好孵化機制,真正快速地把生物科技最新成果孵化成企業,能出產品、出商品、造福社會、造福人類。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28瀏覽量
754659 -
智能傳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7瀏覽量
165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