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1D)納米材料因其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但1D多孔納米材料的直接自組裝和對其孔隙率的控制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在此,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和李偉教授,香港城市大學王鉆開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面向單微聚體的自組裝方法來制備具有均勻直徑、高縱橫比和有序介孔結構的1D介孔納米結構,其特點是引入六甲基四胺作為固化劑,可以巧妙地控制單單體自組裝動力學,從而形成高質量的1D有序介孔結構。同時,通過改變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比,可以精確地控制膠束結構,從三維立方(Im-3m)到二維六邊形(p6mm)對稱,所合成的介孔納米纖維可以大規模地組裝成3D分層冷凍凝膠。
更加重要的是,介孔納米纖維的1D納米尺度,結合小直徑(~65 nm)、高縱橫比(~154)、大表面積(~452 m2g-1)和3D開放介孔(~6 nm),具有良好的鈉離子存儲和水凈化性能,本文的研究為開發用于各種應用的下一代有序介孔材料提供了基礎。
研究背景
低維納米材料因其具有優異的機械、光學和電學方面的優點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過去的幾年里,人們對納米材料的拓撲設計越來越感興趣,它們對其形貌、結構和組成都有精確的控制。比如,一維(1D)納米材料因其具有高縱橫比結構特性,高表面積,柔韌性,量子限制效應和豐富的表面功能,能夠形成具有低材料消耗但高拉伸性的3D互連開放結構。 同時,這些有趣的物理和化學特性賦予了它們在許多高科技應用中的巨大潛力,包括吸附、催化、傳感器、生物醫學、能量轉換和存儲等。
此外,在1D納米材料中引入多孔結構不僅可以為反應提供豐富的活性位點和界面,還可以減輕機械應力并適應體積變化,這對于許多質量擴散受限的應用非常理想。 到目前為止,大量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開發合成1D多孔納米材料的方法,例如納米鑄造、自模板化、水熱碳化、自組裝、靜電紡絲和生物質轉化。然而,使用這些方法制備的大多數樣品僅限于小孔徑或不規則孔隙率。因此,可負載在孔隙中的客體材料的容量和質量/離子傳輸效率受到其孔徑和結構的很大限制。
圖文導讀
作者以F127三嵌段共聚物(PEO106-PPO70-PEO106)為結構導向劑,六甲基四胺(HMT)為固化劑,酚醛樹脂(Mw=500~2000)為碳源,制備了1D有序介孔碳質碳纖維(OMCFs)(圖1a)。首先,根據之前的報道制備了低分子量的酚醛樹脂低聚物,通過熱聚合可以形成三連接的共價框架;接下來,通過攪拌嵌段共聚物F127分子和溶膠低聚物以300 rpm的速率攪拌,可以形成復合單膠體體系;然后,在低溫條件下(100 °C),可以與低聚物自組裝聚合成有序的介孔聚合物納米纖維(OMPFs);最后,冷凍干燥的OMPFs可以很容易地在N2中通過高溫碳化轉化為OMCFs。
圖1. 有序介孔納米纖維的微觀結構表征 形成過程和中間相控制
為了深入了解OMCFs的形成過程,作者進行了一系列與時間相關的控制實驗。首先,將Pluronic F127分子和酚醛樹脂(Resol)低聚物混合在水中,可以形成穩定透明的F127/酚醛樹脂(F127/Resol)復合體系,在紅色激光照射下具有典型的丁達爾效應(圖2a)。同時,冷凍透射電鏡圖像顯示F127/Resol結構均勻,直徑約為~12 nm(圖2b)。在球形單體結構中,Pluronic F127表面活性劑的疏水PPO鏈段由于范德華相互作用而自發聚集在一起,并被親水性PEO部分包圍,形成核殼結構(圖2c)。Resol低聚物可以通過氫鍵與Pluronic F127表面活性劑的親水性PEO片段相互作用。將HMT引入體系后,F127/Resol單微粒首先聚集并自組裝成介孔納米橢球體(圖2d)。隨著反應的進行,更多的單體通過定向自組裝方式在納米橢球體的末端連續組裝,生成介孔納米棒(圖2e),并最終實現均勻的介孔納米纖維(圖2f)。
圖2. 有序介孔納米纖維的形成過程
同時,本文還研究了溫度和表面活性劑的影響。當反應溫度從80℃提高到100℃時,產物的結構可以從介孔納米豆轉變為介孔納米纖維,在進一步提高溫度到120℃時,出現了空心納米棒,當溫度升高到140℃時,形成互聯顆粒,沒有多孔結構。結果表明,反應溫度會顯著影響HMT分子的分解速率,從而改變F127/Resol單體的自組裝行為。同時,過高的反應溫度會導致單體不穩定甚至斷裂。此外,F127/Resol的質量比也對產物的形狀和孔隙結構有很大的影響(圖3)。 在質量比為30.0時,SAXS圖譜在0.48、0.67和0.83處顯示出三個分辨良好的散射峰,且SEM和TEM圖像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此外,通過將F127/Resol質量比從0.35增加到0.40,納米纖維內的球形孔逐漸膨脹并演化為圓柱形結構。有趣的是,隨著F127/Resol質量比的增加,介孔納米纖維變得彎曲并交聯。當質量比達到0.45時,SAXS圖譜在0.45、0.78和0.90處出現了3個移位峰(圖3j-l)。
圖3. 有序介孔納米纖維的不同介孔相
動力學驅動的1D自組裝機理
基于上述觀察,本文提出了一種動力學驅動的單體導向的自組裝機理,來說明上述精確可定制有序中間相的OMCFs的合成(圖4)。一般來說,通過嵌段共聚物自組裝實現的介孔納米材料的形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反應物之間微妙的分子相互作用。特別是,氫鍵是有機前驅體與兩親性模板親水嵌段優先組織的最重要因素。在本文的體系中,分別選擇了低分子酚醛樹脂溶膠和Pluronic F127三嵌段共聚物作為有機前驅體和結構導向劑,可以在酚類羥基和PEO部分之間形成氫鍵網絡(圖4a)。 采用攪拌時,剪切力可誘導Pluronic F127表面活性劑膠束化成以PPO域為核心的核殼球形結構,并被重溶相關的PEO殼包圍,形成F127/Resol復合單體作為介孔結構,其合成的關鍵特點是使用HMT分子作為介質和固化劑,它們可以在高溫下原位分解為甲醛和氨分子。一方面,衍生氨分子可以作為pH緩沖液,智能控制單體的自組裝動力學。另一方面,甲醛分子可以作為介質,通過氫鍵調控酚醛樹脂低聚物之間的分子相互作用,即調節其聚合動力學。因此,采用適當的HMT濃度合理控制反應溫度,可以平衡單體自組裝和酚醛樹脂聚合之間的動力學,從而實現形貌和結構控制(圖4b)。
圖4. 1D定向自組裝的動力學驅動機理
3D分層冷凍凝膠的制備
有趣的是,OMCF可以通過單向冰模板策略大規模組裝成三維(3D)多級多孔冷凍凝膠(圖5a)。光學照片顯示,聚合物冷凍凝膠在800°C煅燒后能很好地保持形貌和結構(圖5b)。SEM圖像顯示,碳冷凍凝膠由具有大尺度平行通道的多級窖結構組成(圖5c),類似于天然木材的結構,通道之間通過隨機橋相互連接,相鄰壁之間的間隙約為~40 μm(圖5d)。冷凍凝膠的俯視圖顯示了平行于z方向的蜂窩狀支架(圖5e),放大的SEM圖像進一步顯示OMCFs相互纏繞并結合形成細胞壁(圖5f),賦予5D冷凍凝膠良好的機械穩定性。同時,動態壓應力-應變(σ-ε)測試表明,構建的OMCFs冷凍凝膠可以完全恢復其原始形狀,在應用ε為60%時,最大σ可達4.2 kPa。 此外,多循環壓縮測量表明,OMCFs冷凍凝膠在20次循環后可以保持初始最大σ的96%(圖5i)。當與隨機連接的納米纖維冷凍凝膠進行比較時,取向的OMCFs冷凍凝膠表現出更大的最大應力和更窄的滯后回線,表明良好的機械堅固性,這可以通過塑料球回彈實驗來證實(圖5j)。
圖5.3D納米纖維冷凍凝膠的結構設計與制備
應用
由于其1D形貌、明確的中空結構和良好的氮摻雜性能,所得的OMCFs冷凍凝膠被認為是一種先進的實際應用材料。首先研究了立方OMCFs冷凍凝膠在鈉離子電池中的性能, 在電流密度為0.1 Ag-1時,初始充放電容量分別為~652和388 mAhg-1(圖6b)。在隨后的循環中,OMCF電極能夠在100次循環后具有良好的循環能力,其容量穩定在346 mAhg-1左右,比無孔碳顆粒電極要好得多。OMCF電極電流密度分別從0.2、0.5、1.0、2.0、5.0和10.0 A g-1增加時,提供的可逆容量為295、247、234、203、174和163 mAhg-1(圖6c)。此外,OMCF的1D形貌和3D開放中空結構的優勢在染料分離和海水淡化等水凈化中更加突出。
圖6. 有序介孔納米纖維及其衍生的冷凍凝膠的不同應用
總結展望
綜上所述,本文展示了一種簡單但有效的單體定向自組裝方法來制造具有良好控制的1D和介孔結構的OMCF,其通過HMT水解誘導過程調節單體自組裝動力學,這為同時實現1D形貌和有序中結構控制提供了機會。同時,通過調節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比等反應參數,可以系統地將制備的OMCF的有序中間相從三維立方(Im-3m)調整到二維六方(p6mm)對稱。結果顯示,合成的OMCFs具有小直徑、高縱橫比、大表面積、3D大開放介孔和良好的氮摻雜量。因此,OMCFs及其衍生的結構為鈉離子電池和海水淡化提供了良好的性能。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35瀏覽量
753083 -
納米材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2瀏覽量
18857 -
SE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6瀏覽量
14436 -
HMT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7188 -
鈉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6文章
218瀏覽量
14695
原文標題:重磅!趙東元院士團隊,三天內連發Nature子刊和JACS!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