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報道(文/周凱揚)對于追求掌上娛樂與游戲的掌機來說,在保證低功耗的同時,提供足夠的圖形性能才是最大的賣點。為此,能夠供應掌機芯片的,大部分都是在 GPU 領域深度耕耘的廠商,諸如英特爾、英偉達、AMD 和高通等。然而,對于下一代掌機芯片,我們還有什么可以期待的突破呢?
深度學習+光線追蹤
要說賣得最好的掌機芯片,那無疑是任天堂Switch掌機所搭載的英偉達Tegra X1 SoC,憑借全球 1.3 億臺的出貨量,Tegra X1可以說為英偉達創造了一條持續近 7 年而不斷的營收來源。可隨著游戲行業的發展,Switch 的機能也早已出現了瓶頸,不少人都在猜測英偉達為下一代 Switch 準備了怎樣的硬件。
早在兩年前,就有爆料公布了任天堂的下一代的 Switch 將使用英偉達的 Orin SoC 的定制版,代號名為 T239。Orin 是一款具有強大算力的 SoC,基于三星 8nm 工藝打造,Orin最大集成了 12 個 Arm Cortex-A78AE CPU 核心、2048 個 CUDA核以及 64 個 Tensor 核心,可提供 200INT8 TOPS 的算力。然而,其功耗也達到了65W,所以斷然不可能用于掌機平臺,英偉達對 Orin 的定位也是用于工業機器人和汽車等嵌入式高性能計算領域。
然而,在一系列的信息發掘和泄露后,T239 的參數逐漸浮出水面。T239很可能會采用8 個Cortex-A78C CPU 核心的設計,加上定制化的安培架構圖形處理器單元,但與此同時,還會從最新的Ada Lovelace架構 GPU上下放一些特性,比如DLSS 和光線追蹤。
雖然據傳 T239 的面積不小,甚至比 RTX3070 的面積還要大,也集成了 1536 個 CUDA 核心,但為了嚴格控制功耗,還是做出了不少妥協的。從 A78AE 改為 A78C 就是其中一項妥協,除此之外其256bit 的 LPPDR5 內存也被改為了 128bit,所以內存帶寬也會對應減半。
但英偉達畢竟用上了最新的架構與CUDA 核心,所以還是為其帶來了不少新的特性。比如外網通過對 T239 的 Linux 分發版代碼挖掘,發現了 T239 可能會用上 RTX4000 GPU 系列才有的光流加速器,也是英偉達 DLSS 3深度學習超采樣技術的核心組件。DLSS這類技術對于低功耗的掌機而言,可以流暢輸出遠超其算力水平的優秀圖形畫面,從而大幅改善游戲體驗。
除此之外,T239甚至有可能提供硬件加速的光線追蹤。但對于掌機而言,光線追蹤帶來的性能開銷過大,即便是已經支持了光線追蹤的 ROG Ally 掌機,在開啟光線追蹤后,表現也會大幅下降。
VR/AR設備支持?
掌機和VR/AR,這似乎是兩個毫不相關的產品種類,但近期網絡上對 Steam Deck 掌機的拆解,似乎揭曉了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Steam Deck 是由 Valve 開發的掌機,是市面上較為特殊的一款產品。相較其他基于AMD SoC打造掌機,Steam Deck 所用到的Van Gogh SoC 是定制版的。
作為最早一批采用 AMD 硬件平臺的掌機,Steam Deck 中的Van Gogh采用了 Zen 2 CPU+RDNA 2 GPU架構的設計,為其提供了足夠的算力來支撐大型游戲在掌機上的運行。然而近期根據博主High Yield的拆解和die shot,發現該 SoC 中還有一塊未被啟用的單元,看起來也像是多核處理單元,占據了芯片 13.7%的面積。
經過一輪發掘,他發現同樣用到這一 SoC 的,可能還有去年發布的 Magic Leap 2 AR頭顯。作為少數基于 AMD 硬件平臺的 AR 設備,Magic Leap 2的處理硬件參數與 Steam Deck 幾乎一致,但還多出來了 14 個計算機視覺處理引擎核心,也就是 Steam Deck 的 SoC 上尚未啟用的部分。
這或許意味著未來通過啟用這些核心,Steam Deck 也能實現與VR/AR 設備的某種聯動,畢竟Valve 也在 2019 年推出了自研的 VR 設備 Index。未來 Index 2 公布后,或許能讓Steam Deck掌機開啟額外的 VR/AR 設備支持。
寫在最后
對于掌機這類產品而言,如何以較低的功耗壓榨出更高的性能,永遠都是首要目標。所以相較其他開始引入 AI 的硬件產品而言,其 AI 特性主要集中在 AI 超采樣技術和性能調度上。至于光線追蹤以及對AR/VR 設備的支持,還需要繼續耕耘相關的軟件生態才有可能將其打造成吸引用戶的掌機特性。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095瀏覽量
169468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38瀏覽量
150207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00瀏覽量
121111 -
光線追蹤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3瀏覽量
214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