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發布《2023-2024年全球和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究報告》。
01
2025年,中國插電/增程式混動乘用車銷量份額預計將升至40%
2023年,中國插電/增程式混動乘用車銷量達275.4萬輛,同比增長85.5%,增速已連續5個季度超越純電動乘用車型,高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增幅。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EV&PHEV&REEV&HEV)銷量及同比增速
來源:佐思汽研《2023-2024年全球和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究報告》
中國插電/增程式混動乘用車已經占新能源乘用車的30.6%,2023年,國內車企推出超過30款插電/增程式混動新車。隨著新車型的不斷涌現,插電/增程式混動乘用車銷量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25年,中國插電/增程式混動乘用車銷量份額占比將達到40%。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EV、PHEV&REEV)銷量占比
來源:佐思汽研《2023-2024年全球和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究報告》
02
全球范圍內“電動化計劃”推遲,混動技術迎來蓬勃發展期
隨著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低于預期,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在混動車型上發力,以滿足客戶需求及逐步向電動化轉型的需要。混動車型通過結合傳統燃油機系統與電動系統,在短期內可助力汽車降低油耗和排放,同時在消費者用車習慣的適應和緩解里程焦慮方面有較大優勢。
從全球主機廠的電動化轉型來看,通用汽車、福特和奧迪都推遲了電動化計劃,大眾汽車縮減了在歐洲純電動汽車生產規模,推遲和調整的原因均為訂單減少,銷售不及預期,混合動力車型尤其是PHEV&REEV車型則成為車企電動化轉型中的折中方式。預計2024年純電動汽車的新車推放速度將有所放緩,同時新一波PHEV&REEV車型將大量推出。
全球主要主機廠混動新計劃
來源:佐思汽研《2023-2024年全球和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究報告》
03
混動乘用車蓬勃發展,帶動下游零部件市場火熱
3.1 多電機/電控混動成為主流方向,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
在混動系統中,由于雙電機混動在饋電油耗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在搭配長續航里程的電池電量后,這一優勢更加明顯。因此,比亞迪、理想、吉利、長城等皆推出了自己的混動系統,以插混或增程的能源類型迅速搶占市場。
混動車型與電機一般存在1:2/1:3的關系,當混動車替代燃油車快速放量時,將對電機產業鏈的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以P1+P3混動構型為例,P1是輸入軸有一臺電機(發電機),P3是輸出軸有一臺電機(驅動電機),P1+P3構型實際上是安裝了兩個電機;插混車型為了實現四驅的性能,在P4的位置上又增加了一個電機,就是P1+P3+P4構型,即三個電機。
國內部分插電/增程式混動汽車乘用車電機裝配情況
來源:佐思汽研《2023-2024年全球和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究報告》
雙電控則包括兩組模塊,同時控制發電機和驅動電機,從而實現整個混動系統各種各樣的策略。隨著更多自主車企項目的推出,越來越多電控供應商參與到雙電控的市場競爭。陽光電動力、博格華納等與吉利、長城等DHT混動車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雙電控規模隨之不斷擴大。
長安P1+P3混動架構在驅動系統方面,采用了四核、每核300兆算力的TC387芯片,實現高精度動態扭矩響應控制和實時主動降噪。采用4核高算力雙電控芯片,核心是A-ECMS智慧能耗最優算法,實現了高精度控制和實時監控。
2023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IAA MOBILITY)上,陽光電動力推出混動雙電機控制器隨領克EM-P超級增程電動方案。領克EM-P方案選用了陽光電動力HEM混動雙電機控制器,應用新一代功率器件并聯技術。
3.2 45%熱效率混動專用發動機已量產,產業升級在即
發動機熱效率與混合動力汽車的油耗、續航等息息相關,發動機熱效率越高,相同動力輸出情況下碳排放和用戶油耗就越低。混動專用發動機通過深度機電耦合,使發動機從面工況轉變為域工況或線工況,有利于實現超高燃料效率。
隨著吉利、東風、比亞迪、廣汽、長城、奇瑞等主機廠積極投入研發,到2023年年底已經量產大批熱效率超過43%的混動乘用車車型,尤其2024款嵐圖夢想家配置的嵐海動力全新混動發動機(1.5T發動機并配備前后雙電機),熱效率最高可達45.18%。預計到2025年,大批45%熱效率的混動專用發動機將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
部分車企混合動力乘用車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
來源:佐思汽研《2023-2024年全球和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究報告》
審核編輯:劉清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19瀏覽量
99414 -
混合動力汽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189瀏覽量
26570 -
純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5文章
464瀏覽量
25658
原文標題:混合動力研究:純電增速放緩,PHEV&增程式占比將抬升至40%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