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藍牙的命名來源于一個丹麥國王的名字。
藍牙的核心是短距離無線電通訊,它的基礎來自于跳頻擴頻(FHSS)技術。
頻率:[2.4GHz, 2.4GHz + 83.5MHz]
物聯網領域需要研究Bluetooth + Mesh。
分類
兩種:
- 經典/傳統藍牙(< 4.0版本);
- BLE低功耗藍牙。
在IoT中,ble更常見一些;經典藍牙常用于手機和耳機的通信。
芯片模式有兩種:
- 雙模,就是支持以上兩種,應用有降噪耳機、電視語音遙控及按鍵;
- 單模則是只支持一種,通常是支持BLE。
發展
開始于愛立信在 1994 年提出的無線通信方案,以解決用戶間互不兼容的移動電子設備的通信問題,用于替代 RS-232 串口通訊標準。
第一代藍牙(傳輸率0.7Mbps):
- 1999 年,藍牙 1.0A 版,確定使用 2.4GHz 頻段, 藍牙硬件地址叫做
BD_ADDR
; - 2001 年:藍牙 1.1,藍牙 1.1 版正式列入 IEEE 802.15.1 標準,定義了物理層和MAC層;
- …
第二代藍牙:
- 2004 年,藍牙 2.0,新增的 EDR (Enhanced Data Rate)使得藍牙設備的傳輸率可達 3Mbps;支持雙工,可以邊電話邊傳輸數據;
- 2007 年,藍牙 2.1,支持 NFC ,新增SSP(Secure Simple Pairing)安全配對,新增SniffSubrating省電功能;
2009 年, 3.0 (比較穩定了),可調用 802.11 WiFi,傳輸速率高達 24Mbps。藍牙 3.0 的核心是 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代表作是藍牙適配器。
第四代 :
- 2010 年,4.0,支持BLE(Bluetooth Low Energy,基于 NOKIA 開發的 Wibree 技術)低功耗功能,傳輸距離提升到100米以上。代表作,iphone 4s;
- 2013 年,4.1支持云功能(可以用于iot了),支持IPv6,支持區中心(例如智能手表和計步器可以繞過智能手機,直接連接);
- 2014年,4.2,可以拋棄wifi,iot設備完全用藍牙;
4.0之前的都是經典藍牙,>=4.0的才支持BLE。
2016 年, 藍牙 5.0 ,iot入場,速度上限為 2Mbps,傳輸距離理論上可達 300 米,結合 WiFi 可以實現精度小于 1 米的室內定位;針對 IoT 物聯網進行底層優化;引入Mesh網絡。
說下 Mesh 。
Mesh 網狀網絡能夠將藍牙設備作為信號中繼站,數據覆蓋廣,兼容藍牙 4 和 5 系列的協議。
傳統的藍牙連接是通過 配對 實現的,即 [一對一] 或 [一對多] 的微型網絡關系。
Mesh 網絡能夠使設備實現「多對多」的關系。
產品架構
3種:
- 藍牙芯片(含藍牙協議棧host)直接與外設通信,這類芯片可作MCU,如藍牙耳機、藍牙音響、藍牙手環;
- 藍牙芯片(含藍牙協議棧host)—MCU—外設,一般用于外設功能復雜的場景,
- 藍牙芯片(controller)—MCU(含host)—外設,是藍牙最復雜的方案,客戶需要使用很多藍牙協議,比如車載藍牙、手機藍牙。
組成
藍牙設備:
- 硬件層,即Controller藍牙模塊(由低到高排序):
- 無線射頻單元Radio,一種微帶天線;
- 基帶BaseBand或鏈路控制單元LinkController,進行射頻信號與數字或語音信號的相互轉化;
- 鏈路管理單元LinkManager,管理藍牙設備之間的通信;
- 主機控制器Host Controller
- TRANSPORT層,實現HOST跟CONTROLLER的交互,有H2(USB使用), H4/H5/BCSP(UART使用)協議。5種數據:
- HCI COMMAND:由藍牙協議棧發送給芯片的命令
- HCI EVENT:由藍牙芯片上報給藍牙協議棧的事件
- HCI ACL:藍牙協議棧跟藍牙芯片雙向交互的普通數據
- HCI SCO:藍牙芯片跟藍牙協議棧雙向交互的通話/語音識別等音頻數據
- HCI ISO(這部分是在core5.2才添加):LE audio用的數據包格式
- HOST層,即藍牙協議棧,或者說藍牙主機,:
- 主機控制接口(HCI),透過transport把協議棧的數據發送給藍牙芯片;
- 高層協議Higher Layer Protocol;
- Application
一些藍牙模塊:
JDY-10M模塊,含底板+藍牙模塊,十幾塊錢,供電建議5V。兩種接法:
- 連接UART-TTL轉換器,再連接PC;
- 直接連MCU。
M是Mesh的意思,JDY-10就是不支持組網的版本.
2. 協議
初學者先學藍牙host(藍牙協議棧),再學controller(藍牙芯片)里面的協議。
藍牙協議有很多,藍牙電話(HFP),藍牙音頻(A2DP),藍牙音樂控制(AVRCP),藍牙電話本(PBAP),藍牙短信(MAP),BLE,HID…
藍牙協議分為傳輸協議、中介協議和應用協議:
- 傳輸協議:互相確認對方的位置,建立和管理物理鏈路;
- 底層傳輸協議,包括Radio, Baseband&Link Controller, Link Manager Protocol等;
- 高層傳輸協議,包括L2CAP, HCI;
- 中介協議:為應用提供不同標準接口;
- 應用協議:協議棧之上的應用軟件所涉及到的協議。
2.1 傳輸協議
L2CAP
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邏輯鏈路控制與適配協議。
位于基帶之上
2.2 中介協議
SDP
Service Discover Protocol,服務發現協議,發現哪些服務可用,并確定這些可用服務的特征
RFCOMM
Serial Port Emulation,串口仿真協議,為建立在串口之上的傳統應用提供環境接口,用于藍牙電話,藍牙透傳SPP等。
AT指令
AT指令是區分大小寫的ascii碼,以r結束。
像mesh那樣,要在組網中實現通信,就不能用at那樣的ascii指令了,而要用特定的二進制協議格式。
只能在透傳模式下工作(設備連接手機后進入透傳模式,手機是服務端)。
2.3 其它(分類不太確定)
HFP
Hands-Free,藍牙免提協議,用于藍牙耳機。還有一個已經基本廢棄的HSP,藍牙耳機協議。
OBEX,對象交換協議,用于藍牙電話本,藍牙短信,文件傳輸等。
SPP(SERIAL PORT PROFILE):藍牙串口協議。
IAP:蘋果的特有協議,用于Carplay。
PBAP(Phone Book Access):藍牙電話本訪問協議。
MAP(Message Access Profile):藍牙短信訪問協議。
OPP(Object Push Profile):對象推送協議.
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藍牙音樂協議.
審核編輯 黃宇
-
藍牙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5809瀏覽量
170188 -
HCI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瀏覽量
12948 -
鴻蒙
+關注
關注
57文章
2339瀏覽量
428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