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感新品
【江蘇大學與西南交通大學:關于BP基氣體傳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江蘇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喬冠軍教授團隊與西南交通大學歐建臻教授團隊合作,在材料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納米》ACS Nano 在線發表題為“A 2D-0D-2D sandwich heterostructure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room-temperature gas sensing ”的研究論文。
WS2-Au-BP異質結的微結構、氣敏特性、氣敏和鈍化機理及其氣體監測系統
近年來,黑磷(BP)作為新興的二維材料,因具有超高的電子遷移率和高化學活性等特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應用在下一代微型電子器件中。BP的高活性和在環境條件下易被氧降解一直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文章結合化學氣相輸運、水熱和液相剝離技術,首次將貴金屬納米粒子插入二維WS2/BP范德華異質結中間,形成一種獨特的2D-0D-2D三明治異質結構(WS2-Au-BP),并通過HRTEM、STEM、AFM、XPS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等多角度證實該三明治結構的形成。
理論研究表明,該結構的形成不僅可促使BP的大部分電子只向Au顆粒和WS2轉移,而且能大幅度降低導帶邊,使其遠低于O2/O2-的氧化還原電位;同時發現該結構可以大大降低對O2的吸附,并提升O2-→2O的解離能。因此,該結構可以在保持BP活性的同時又能抑制BP薄層的降解。通過對NO2氣體傳感測試,建立了該結構的氣敏特性與BP鈍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發現該結構對NO2敏感性和長期穩定性均得到了顯著提升。此外,基于該結構設計了一種便攜式氣體監測系統,并對1?50 ppm NO2實現了實時監測。
傳感動態
【LEM與賽米控丹佛斯合作設計電流傳感器 適用于大功率汽車應用】
據外媒報道,在LEM與賽米控丹佛斯(Semikron Danfoss)公司緊密合作多年后,兩家公司設計了一個新概念產品——Nano電流傳感器,其融合了LEM電流傳感器的功能和賽米控丹佛斯DCM半橋功率模塊平臺,適用于大功率汽車應用。
此次合作制成的基于內核的電流傳感器,其尺寸比之前的產品小了60%,但是性能上沒有任何衰減。
目前,世界正在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人們對能夠使電動汽車(EV)得到大規模采用的創新技術的需求也在不斷上漲。電力電子器件的輕量化和緊湊設計是實現電動汽車高效設計和增加其續駛里程的關鍵——也為一級供應商/OEM系統工程師和消費者提升了價值。
由于市場面臨挑戰和美國撥款緩慢,英特爾將推遲俄亥俄州200億美元芯片制造項目的建設時間表。
英特爾俄亥俄州最初計劃從2025年開始芯片制造。據參與該項目的人士稱,目前生產設施的建設預計要到2026年底才能完成。
在英特爾安裝了生產先進制程半導體所需的復雜且昂貴的設備后,才可能開始生產芯片。
英特爾發言人表示:“我們完全致力于完成該項目,施工仍在繼續。去年我們取得了很大進展。”他補充說,“管理大型項目通常需要不斷適應變化。我們的決策是基于商業條件、市場動態和負責任的資金管理。”
傳統服務器和個人電腦(PC)市場對其芯片的需求不確定,導致英特爾1月底預測第一季度的收入將低于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由競爭對手英偉達和AMD主導的人工智能(AI)數據服務器的支出轉移,削弱了對傳統服務器芯片(英特爾的核心數據中心產品)的需求。
【歐菲光:純固態激光雷達方案可提供車規級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近年來,我國智能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量達700萬輛,同比增長45.6%。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車聯網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我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接近萬億元。
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廠商,既有整車廠商,也有供應鏈廠商。其中,作為我國光學光電頭部企業,歐菲光(002456.SZ)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開始布局智能汽車,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車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
具體來看,歐菲光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布局智能駕駛、車身電子和智能座艙,以車載鏡頭和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車身域控制器、電子外后視鏡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其中,在車規級激光雷達領域,歐菲光研發4D純固態激光雷達,除了生成點云3D坐標外,也可以實時探測、更新周邊環境的感度值。公司純固態激光雷達方案內部不包含任何旋轉結構,不僅提供較高的探測距離和角分辨率,還能提供車規級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對于未來的發展,歐菲光表示將繼續依托領先的光學制造能力與經驗,以及智能汽車產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繼續推動智能汽車業務全面發展,為公司開拓新的營收增長曲線。
【聚焦智能傳感芯片,重慶市半導體封裝測試驗證平臺在北碚啟用】
中科光智(重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光智”)舉行重慶市半導體封裝測試驗證公共服務平臺揭幕儀式和中科光智重磅新產品發布會。
據了解,由科學城北碚園區與入駐企業中科光智合作共建的“重慶市半導體封裝測試驗證公共服務平臺”主要聚焦智能傳感芯片的先進制備技術和能力,尤其針對功率半導體、高端光電類傳感芯片、MEMS傳感芯片、半導體激光器封裝檢測等領域,旨在實現技術自主化和器件產業化,形成更為完整的電子元器件配套體系。
該平臺依托于中科光智公司創新能力,以中科光智自有的國產化半導體封裝設備為基底,提供半導體封裝領域的全套技術工藝開發驗證。一期建設服務項目主要包含微波等離子清洗、水滴角測試、真空共晶回流焊接、貼片等核心封裝工藝測試驗證服務。二期、三期建設將搭載米格實驗室及西南大學相關測試技術及服務同步上線。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部完畢,即將投入使用。
半導體封裝測試驗證公共服務平臺的落地,一方面將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形成更為完整的電子元器件配套體系,從而減少共性投入成本,加速實現重慶地區的技術自主化和器件產業化;另一方面,將推動重慶市光電信息產業及北碚區傳感器優勢集群產業壯大,助力西部科學城北碚園區的發展和增益,為重慶市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帶來巨大價值。
當天,兩款面向碳化硅芯片封裝的高性能設備新產品正式發布,分別是銀貼片燒結機ND1800和納米銀壓力燒結機NS3000。
據介紹,中科光智研發的銀燒結貼片機ND1800將提高碳化硅芯片的封裝效率、提升產品良率,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納米銀有壓燒結具備低溫燒結和高溫服役特性,同時具備更高的熱導率、更高的導電率和更低的彈性模量,和無壓燒結相比優勢十分顯著。
【傳感器——建筑的智慧“五官”】
傳感器(英文名稱:transducer/sensor)是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的檢測裝置。
人們為了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而建筑也能像人一樣借助于感覺器官,從而獲取外界的信息。而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為這理念創造了條件,使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變得活了起來,而傳感器也就成了建筑的新五官。
傳感器具有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點,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五官”的感知條件
傳感器是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變換電路和輔助電源四部分組成。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測量,并輸出與被測量有確定關系的物理量信號時,轉換元件會將敏感元件輸出的物理量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后變換電路負責對轉換元件輸出的電信號進行放大調制,同時轉換元件和變換電路一般還需要輔助電源供電。
敏感元件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還有人曾將敏感元件分46類)。
”五官“感知賦予建筑智慧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感器在建筑領域的作用越來越廣泛。傳感器是種能夠感知環境變化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的裝置,可以用于監測建筑物的溫度、濕度、光照、空氣質量等參數,實現對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傳感器主要負責監測各種環境數據,將數據傳輸給控制器,并向各種子系統發出對應的指令,從而運行更合理,更高效,更節能的控制策略。同時,傳感器可以幫我們實現節能減排、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以便對建筑內設備進行更高效的管理。
傳感器種類眾多,每種傳感器都有不同的作用,而傳感器使建筑擁有了五感官,而相當于人類五感官的傳感器有光照度傳感器、聲敏傳感器、PM2.5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等,他們分別對應著人類五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傳感器的應用可以助力智慧建筑感知外物,進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和可持續性。
在建筑中,光照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室內外光照強度,配合系統自動控制照明燈具的亮度和開關時機;聲敏傳感器用于固體流量探測,也可用于水泵氣蝕和液體泄漏的檢測,然后產生足夠的聲音報警,從而預防發生危機事件;氣敏傳感器用來檢測氣體濃度和成分的傳感器,還可以通過接口電路與計算機組成自動檢測、控制和報警系統,它對于環境保護和安全監督方面起著極重要的作用;PM2.5傳感器用于檢測空氣中PM2.5顆粒物的濃度,控制室內外空氣質量,與新風系統聯動使用,維持室內外空氣質量;溫度傳感器用于測量室內外環境溫度以及暖通空調系統中的冷熱水管道溫度等,還可以配合空調系統調節室內溫度。傳感器通過配合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可以為管理者和客戶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和一個高效、舒適、便利和安全的環境。
審核編輯 黃宇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49瀏覽量
171693 -
氣體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42瀏覽量
37683 -
電流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0文章
996瀏覽量
41141 -
le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瀏覽量
125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