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電路設計難度,大幅減小體積重量,實現激光陀螺儀電路低成本、國產化……近日,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國內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系列功能芯片 據知,以激光陀螺儀為核心部件的導航系統是一種慣性導航系統。相較于人們熟知的衛星導航系統,慣性導航系統不僅能提供位置信息,還能解析載體姿態信息,并且能夠抵抗電子干擾,可在深海、深空等場景下作業,特別是在衛星導航系統失效情況下仍可保持工作,因而常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作為“保底裝備”。
20世紀90年代,中國工程院院士高伯龍帶領國內科研團隊研制出激光陀螺儀,打破部分國家實施的技術封鎖。不過,由于相對起步時間晚,技術門檻高,加上易用性較差等系列原因,激光陀螺儀的市場應用并未在國內大規模展開。
“激光陀螺儀主要由控制電路和傳感器本體兩部分組成,其中,控制電路有激光陀螺儀‘大腦’之稱,是性能與可靠性最為復雜的一個部分,也是降成本和提高易用性的主要突破點之一?!焙隙惆讼冗M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盧廣鋒說。 他進一步解釋說,上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控制電路采用分立器件形式,不僅體積較大,而且需要生產商購買上百類零件進行組裝,繼而產生“統一標準缺失、集成度較低、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 二零八公司技術團隊部分成員已在激光陀螺領域深耕20余年。近年來,他們通過與國內先進材料研究團隊合作,實現新一代激光陀螺儀、半球諧振陀螺儀及高精度加速度計的技術研發、工程化和批量生產工藝研究。
盧廣鋒介紹,研發團隊此次推出的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由5枚獨立功能模塊組成,分別實現激光陀螺的高壓啟輝、高壓維持、精密穩流、抖動驅動、穩頻及鎖區優化功能。
相比上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控制電路,專用系列模塊大大降低電路設計難度,體積減小三分之一,成本降低一半。 “這為進一步拓展應用打開了空間?!彼f,激光陀螺儀已成為高精度測量和定位的重要傳感器,后續有望在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機器人、軌道交通等領域大展身手。 盧廣鋒還表示,低成本、高精度、小體積是慣性導航系統未來發展趨勢,他們在大力研發低成本激光陀螺驅動模組的同時,已加大投入研發下一代低成本高精度陀螺儀,以期推動激光陀螺儀等慣性器件在各型無人系統等領域的市場化進程。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35瀏覽量
753076 -
控制電路
+關注
關注
82文章
1709瀏覽量
135866 -
激光陀螺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7204
原文標題: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光行天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