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夏志國教授團隊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Laser-Driven Broadband Near-Infrared Light Source with Watt-Level Output”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報道了一種組成極為簡單的MgO:Cr3?近紅外熒光透明陶瓷,所制作的藍光激光驅動近紅外光源器件輸出功率達到目前最高紀錄的6 W,并展示了其在遠距離夜視補光和無損檢測成像等領域的應用。
晶圓級MgO:Cr3?半透明陶瓷
藍光發光二極管(LED)催生了第四代半導體照明技術,新應用需求對光源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藍光激光二極管(LD)結合熒光轉換材料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它由極亮的藍光LD泵浦熒光轉換材料制作,并在航空航海照明、水下照明、激光熒光顯示投影儀以及大功率近紅外光源器件等應用中具有巨大潛力。
該項研究發明了一種接近“性能完美”的高穩定性MgO:Cr3?熒光透明陶瓷(中國發明專利,ZL202211147958.4),其寬帶近紅外發光發射峰值810 nm,取得了迄今為止的最高外量子效率(81%)。通過摻雜引入的Cr3?離子在Mg2?格位異價取代,使得結構中存在豐富的陽離子空位缺陷,形成了不同局域環境的Cr3?發光中心。
與此同時,發光中心之間的聲子輔助激發態能量傳遞過程,彌補了長波長發射的非輻射弛豫,克服了能隙率的影響,提升了發光效率。進一步得益于MgO熒光透明陶瓷所具有的超高導熱率,在22 W/mm2藍光LD泵浦下獲得了超過6 W的寬帶近紅外輸出功率,光轉換效率達29%。
MgO:Cr3?熒光半透明陶瓷的熒光光譜及輻射機理
采用該項技術搭建的原型器件可穿透3 cm厚的不透光硬紙板,實現剪刀模型成像,其成像分辨率為6l p/mm。這種全新的激光驅動大功率近紅外光源在夜視補光、工業探傷設備及醫療器械的無損檢測成像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激光驅動的近紅外光源及其應用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劉高超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夏志國教授為通訊作者。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4-01400-7
審核編輯:劉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02瀏覽量
219731 -
發光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201瀏覽量
66385 -
激光驅動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4987 -
紅外光源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瀏覽量
6339
原文標題:激光驅動的寬帶近紅外光源,具有瓦級輸出功率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