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有相關經驗,解釋一下令人驚嘆的地方。
焊接挑戰:
其實對于熟練焊工,焊點不良率控制在1ppm以下倒不是那么令人驚訝(對于一千個焊點的產品,1ppm的焊點缺陷意味著產品缺陷率為千分之一),如果采用有鉛焊錫,并不是很難。當然,用無鉛焊錫(環保要求,現在正式工廠不讓用有鉛焊錫)難度會比有鉛很高很多。但是個人制作,不需要用無鉛焊錫,所以難度大大下降。
對于錯件,原因有兩個,圖紙錯誤,插件錯誤。前者可以靠仿真解決,電路圖對了,那么插件圖也就可以正確。后者靠細心同檢查了,也能解決。
最容易錯的不是錯件,而是錯線。
因為從視頻中走線看,UP主不用線束,而是散線,所以很難畫走線圖。
用線束容易有干擾,除非用屏蔽線。我在90年代做高靈敏度磁頭放大器、高靈敏度電唱頭放大器的時候,曾經面臨嚴峻的信號串擾的挑戰。
所以,在各種原型的制作中,有時候為了降低干擾,要求走線很短很緊湊,確實不好用線束。
但是,不用線束不好畫走線圖,沒有走線圖的畫,這么多焊線太容易眼花導致出錯了。
當然,我們可以彩線來防止錯線的。彩線種類太多,除了各種單色線(紅橙黃綠青藍色黑白),還有組合花色線(紅綠花、黑白花、紅白花、綠白花、橙白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這種彩線某寶上可以很方便的購買,一排排的彩排線,不是很貴。
更不可思議的是,從視頻中看,該UP主主要用單色線。
其實該UP是有買彩排線,但是從視頻中看,該UP主僅僅是當順序接線用,而不是當亂序接線用。
其實彩排線如果作為順序線用,相比單色排線優勢不大,其優勢主要是在亂序接線中。
UP主不知是沒有經驗,還是自信,居然在亂序接線中用的單色線,而不是用彩線。
干擾挑戰:
1、這東西如果想像ENIAC那樣工作的話,必須模塊化設計,另外,必須解決信號竄擾的問題。
ENICA是用電子管做的,早年的電子管信號的上升沿跟下降沿都很緩慢,并且工作頻率僅僅大概是5K左右,串擾不是很嚴重。
而現在的三極管開關性能遠遠強于以前的電子管,上升沿跟下降沿都很陡峭,會有嚴重的高次諧波成分。
如果用現在的三極管,為了讓上升沿下降沿變得緩慢,需要用電容濾波。
未見措施:
視頻中導線僅僅是裸線而不是屏蔽線,更要命的是這些線都離得很近。
大家別看到有別的設備線離得很近就照抄照搬。
如果是加了驅動的輸出信號,因為源阻抗低,對于數字電路來說,并不容易到干擾。
注意,必須是雙向低阻,推挽電路(比如CMOS)必須上拉或者下拉,共源電路漏極開路或者共射電路集電極開路接上拉電阻的不行,除非上拉電阻很小(很小的上拉電阻又會造成很大的電流)
但是如果是輸入信號,因為阻抗高,哪怕是數字電路,當其他信號快速變化時,假如電平上升或者下降的速度過快,該輸入端會收到其他信號上升沿同下降沿的信號,從而產生毛刺。
這些信號毛刺通過電容、施密特電路等等措施處理掉之后,不會影響后面的邏輯。
元件太少:
但是,UP完全沒提到施密特電路同電容。實際上從UP說的元件數量,其集成度也不支持做那么多施密特電路。
地彈挑戰
很明顯,該UP主用的電路不是現在流行的差分電路,而是單端信號電路。(不學電子很多年了,忘了怎么叫了,大家明白意思就行了)
現在大家都用差分電路,所以這個問題可能已經很難碰到了。
單端信號電路有個重大的問題很難解決,該UP主居然提都沒提。
這個問題就是地彈問題(rebound,我不知中文怎么講,我學電子的時候,國內沒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是90年代跟老外學的。地彈這是我自己的翻譯)。
地彈原理:
在非射頻電路中,需要形成回路才能形成電流。在單端信號中,從信號線流出去,從地線流回來。
主要,地線可不是大家畫原理圖中理想的地線。原理圖中的地線是沒有電抗的(包括電阻、電感)的,實際的地線是有電抗的。信號“流出”的時候,經過地線會產生壓降。
本來這不是問題,信號“流出”的時候,也會在信號線上產生壓降。數字電路容限大,給數字電路設置合適的閾值就行了,不會是問題。
但是,對于單端信號來說,地線是公用的,這就要了命了,多個信號都會地線上產生壓降,這個壓降等于瞬時電流x電抗。
對于輸入端來說,輸入的信號是輸出的信號疊加上地線的電壓。因為信號眾多,信號輸入端產生復雜的疊加,產生干擾。
因為集膚效應,導體電感等等因素,頻率越高,電抗越大,所以地彈越嚴重,干擾越嚴重。
所以,這個也會在輸入信號中形成毛刺。并且這個毛刺沒經驗的人很難發覺(因為你測試的時候,你測到信號是基于參考點的,測到什么信號,取決于你的參考點)
有兩種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1、合適的防止退耦電容來短路信號回路、
2、大面積敷銅來降低電抗(所謂接地層).
在該三極管CPU視頻發布之后一個月,另外有個UP主上傳了一個用門電路手搓CPU的視頻中,我看到相關的UP采用了這種方法來處理
在本三極管CPU的視頻中,我看不到相關措施。
頻率挑戰:
因為該CPU有如此長的線,信號在這些線上傳輸會產生復雜的延時、干擾,所以頻率不能過高。
做個參照,
@溫戈
回答(見文末鏈接)中提到的ENICA,我記得是5KHz。
該CPU雖然尺寸明顯更小,但是設計,工藝明顯更差,我覺得很難超過ENICA的工作頻率。
再找另外一個參照Intel 4004,這是是英特爾制造的一款微處理器,片內集成了2250個晶體管,晶體管之間的距離是10微米,能夠處理4bit的數據,每秒運算6萬次,頻率為108KHZ,前端總線為0.74MHz(4bit)。4004的最高頻率有740kHz,能執行4位運算,支持8位指令集及12位地址集
有人回答說說該CPU的工作頻率是“100KHz左右“,我是不太信的。
在視頻中這種工藝、設計的水平下,我非常驚訝達到這種頻率。
原UP主在另外一個視頻中說頻率是13KHz,更合乎邏輯。
內存挑戰:
手搓CPU,我直覺上最多用8KB(64Kbit)的HM6264(如下圖) 8K*8bit,
芯片圖來自文獻2, 但原文獻所說2V電壓不對,100ns,50/100uA, 55mA 4.5V 至 5.5V,通過使用兩個芯片使能輸入(/CE1、CE2)和低電平有效輸出使能 (/OE),
這種RAM不像后來的FP DRAM(Fast Page RRAM)同EDO DRAM(ExtendedDateOut DRAM),是沒有地址鎖存功能,所以不分行地址、列地址,容量每擴大一倍,就要多一條地址線。
但是很多回答引用的文章說該UP主直接上了512KB的HM628512,當然,這個問題不是很大,多出來的A線直接短接置0或者置1都行。
注意,HM628512的數據位寬是8位的512KB SRAM,該UP主視頻寫的是64KB.
注意,我們說的英特爾4004、8008等等早期低集成度的CPU是不帶內存控制器的。
4位 Intel 4004 微處理器僅僅是 4 芯片組的一部分,這個被稱為 Intel MCS-4 的 4 芯片組包括微處理器、ROM、RAM 和用于 I/O 擴展的移位寄存器
代碼挑戰:
注意,很多答主引用的文章HM628512是ROM,我沒看懂。這個ROM做什么用?
ROM要求掉電后數據依然存在,HM628512掉電后數據就沒了,這點我沒看懂。
從手扣代碼的視頻來看,代碼部分像是用一大堆的撥動開關實現的,
規模挑戰:
4004的CPU是2250個晶體管,4位機。
最早的8位微處理器8008是3500 個晶體管,8008可以支援到16KB的內存。
對應的 CTC 8 位板級處理器,內置約 100 個 SSI (Small-scale-integration小規模集成電路)和 MSI(Middle-scale-integration中規模集成電路) TTL 芯片
本三極管CPU做的是8位機,1000多個三極管、2000多個二極管,電阻數量2000多,直覺上感覺元器件數量不夠。
不過,很多門電路如果用三極管實現,可以簡單化,比如一個與非門,可以直接用兩個二極管加一個三極管做共射電路實現。但是,會產生我前面提到的問題。
而從原視頻中看相關工藝,又似乎并未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
不知道熟悉電路的
@朱玉龍
大神,
@invalid s
有啥感想。
我的隱憂:
從工藝的角度看,用門電路手搓CPU我倒還是相信,我早年接觸的IBM XT的主板上也全是74系列門電路來實現內存控制,IO轉換,工藝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并且,那個手搓門電路CPU的UP主還把各種設計文件開源了。
用三極管手搓CPU,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我覺得工藝上要非常小心。
看了三極管CPU的視頻同大家回答中轉載的介紹,因為沒有看到其設計文件,總是難以置信。
這感覺就像看到有人手搓迷你版的運載火箭一樣。
運載火箭都變成迷你版了,當然也不是不能手搓。但是看到這個迷你版的運載火箭,用的是便宜的水洗煤,這個我就驚訝了。
所以,我一直想排除一種可能:
該三極管CPU最終制作失敗了,作者被折騰得精疲力竭,但是又不想白忙,畢竟亞歷山大大帝當年也是一劍劈開了Gordian knot。傳說:戈爾迪烏斯國王打了一個十分難解的結,即戈爾迪之結(Gordian knot),并稱誰能解開便會成為亞洲的統治者,結果亞歷山大大帝大刀一揮揮劍將結斬斷。
于是:
1、因為純粹驅動LED對邏輯的準確性沒有太嚴格要求,錯了對顯示結果的影響也不明顯,所以改成了一排排LED的驅動電路,然后用單片機實現了相關功能。
2、因為做流水燈不需CPU,可以用雙穩態加延時等等很多方法實現,原作者最后僅僅做了流水燈的一套實現電路
然后作者拍了視頻上傳說是CPU成功了。
后話:
原UP主花了兩年時間做這個奇跡工程,其心血同汗水值得尊重。并且,他在板上安置了大量LED(發光二極管)看起來也像是為了方便查找問題(其實,這種情況下,用發光二極管取代普通二極管是一種很好的調試方法)。
如果該CPU確實其實沒有正常運行,我希望它能夠早日正常運行。
如果該CPU確實運行正常了,我希望看到更多設計詳情以滿(da)足(xiao)好(yi)奇(wen)心。
作者:老年DLCZMU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 黃宇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295瀏覽量
661268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698瀏覽量
138324 -
中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4瀏覽量
165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