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氣體檢測儀?
氣體檢測儀是一種氣體泄露濃度檢測的儀器儀表工具,氣體檢測儀器儀表通過將氣體傳感器采集的物理或者化學非電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通過外部電路對以上電信號整流、濾波等處理,并通過這些處理以后的信號控制相應的模塊實現氣體探測的各項具體功能。氣體檢測儀可檢測硫化氫,一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硫,磷化氫,氨氣,二氧化氮,氰化氫,氯氣,二氧化氯,臭氧和可燃氣體等多種氣體。氣體檢測儀分類按檢測對象分類,有可燃性氣體(含甲烷)檢測儀、有毒氣體檢測儀、氧氣檢測儀。
氣體檢測儀檢測原理分類:
可燃性氣體檢測有催化燃燒型、半導體型、熱導型和紅外線吸收型等;有毒氣體檢測有電化學型、半導體型等;氧氣檢測有電化學型等。按使用方式分類,有便攜式和固定式。按使用場所分類,有常規型和防爆型。
氣體檢測儀的作用:
依據氣體檢測儀器儀表使用領域的差別,氣體檢測儀器儀表主要分為兩大系列:工業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民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工業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又分便攜、固定、系統三類。工業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產品主要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煤礦、液化氣等企業;民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主要用于公共場所及家庭用氣體檢測報警。
氣體檢測儀的發展:
從十九世紀開始,工業化生產得到飛速發展,使得工業產品逐步豐富,在其發展豐富的同時,生產安全問題突出的表現出來,特別是在生產中產生的可燃、有毒有害氣體給生產、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為了避免相應危險存在和事故發生,人們不斷的研制安全的生產用設備和檢測用工具。
從氣體監測和檢測儀器的發展歷史上看,礦工可能是最早認識到需要一種檢測危險氣體裝置的工人。由于礦井生產的特點,密閉礦井中復雜多變的氣體組分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危險情況,除了全世界礦工都擔驚受怕的“無敵殺手”——瓦斯(主要是甲烷氣體),他們還會遇到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可能對他們的生命構成極大威脅的氣體組分。同時,由于這些氣體的不斷泄露,沉積而占據了大量的空間,狹小密閉的有限空間中的氧氣也會不足。此時簡單的防毒工具(比如浸水毛中、海綿過濾器等)也已經失去了保護工人的功能,工人可能會因氧氣不足而窒息死亡。
1815年安全礦燈——Davy安全礦燈(Davy’s lamp),同時人們還在利用一些小動物作為安全測試的犧牲品,例如“礦井金絲鳥”。后來有人發明了一氧化碳的比色管,這也是氣體檢測儀器的鼻祖,隨著氧氣的危害進一步的為人所認知,誕生了氧氣檢測比色管,隨著船運事業的蓬勃發展,如何監測船艦船艙密閉空間所存在的有毒有害氣體,也極大的刺激了現代氣體檢測裝置的發展。
1926年,火燒連營般的油船爆炸促使加利福尼亞的標油(Standard Oil)公司開始研制、開發可燃氣體直讀指示器的工作。
1927年,Oliver W·Johnson發明并提出了一種利用可燃氣體在一個涂有催化劑的鉑絲上進行催化燃燒機理的便攜式可燃氣體傳感器。它有兩個表頭,一個用來檢測可燃性氣體,另一個用來調節傳感器的平衡零點,這臺儀器還可以用手動泵進行遠程檢測稱之為標油電子蒸氣指示器Standard OilElectricVaporIndicator。
1928在美國加州硅谷生產這種儀器的Johnson-Williams Instruments公司也成為世界上的個制造現場氣體檢測儀器的生產公司。
1939年,日本Riken(理研)公司也發明了利用光衍射原理的用于檢測汽油蒸氣和甲烷的干涉式氣體檢測計。
1960年,代電化學氧氣傳感器出現,被制作成了便攜氧氣檢測儀器。
1958年,金屬氧化物傳感器出現。
1969年,更多的有毒氣體化學傳感器出現。
1981年,英國City公司已經工業化地推出氧氣和多種其他有毒氣體的電化學傳感器從而促進了現場氣體檢測儀器的大規模普及。
我國氣體檢測儀的發展過程:
可燃氣體檢測儀儀表最初主要用于檢測礦井中的瓦斯氣體,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安全防爆問題逐步的引起人們的重視。據石化總公司對遼化、金山、蘭化等六個石化企業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的石化企業中1958年以前成套引進的44套生產裝置中都沒有裝備可燃氣體檢測儀。1964年以后引進的裝置中配備了12臺可燃氣體檢測儀,1972年以后引進的12套生產裝置中配備了215臺可燃氣體檢測儀,可見檢測可燃氣體的重要性在國外也使逐漸被認識。
我國采用的可燃氣體檢測儀,最初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后來煤礦安全研究機構和一些儀表廠家合作研制出氣敏半導體檢測元件的儀表,并逐漸用于石油化工中。而石化企業中的氣體檢測儀發展最初是從為進口儀表研制配件開始的而后逐漸發展起來的燕山石化公司儀表廠、遼陽化纖公司儀表廠,大慶石化總廠儀表廠等制造廠,同時國內也出現了中外合資的制造廠。
我國氣體檢測儀發展現狀:
我國的氣體檢測儀發展起步較晚,大多的核心技術都被國外比如日本、美國、瑞士等壟斷,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落后,國內傳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缺口巨大,傳感器已成我國氣體檢測儀產業發展瓶頸導致國內企業競爭力較弱,國內生產企業大的競爭壓力來自于國外公司。國際知名的氣體檢測儀器生產企業均在國內設有分公司,霍尼韋爾、英思科、費加羅、梅思安這四家公司就擁有很高的市場地位,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國內公司產品技術水平遠低于國際公司,國內比較大的企業多采購國外產品。國內生產企業技術水平的落后障礙了自身的發展,降低了與國際企業的競爭力,嚴重制約了我國企業的發展。
我國氣體檢測儀行業目前研發和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
1、延長使用壽命
傳感器是氣體檢測儀產品中的關鍵因素,然而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又是整個產品的最薄弱環節,因此如何圍繞提高傳感器的使用壽命來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是各產品生產企業最關心的問題,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經啟動。
2、增強抗干擾能
誤報和漏報是氣體檢測儀必須解決的問題.然而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必須具有專門的技術人才和大量的試驗工作做保障,在這方面有的企業采用多傳感器的方案,然而該方案解決不了產品使用壽命問題,根本的方法是從技術層面上既能保證單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又能保證使用單傳感器實現多氣源的選擇問題。
3、提高產品智能化
目前的氣體檢測儀產品只能實現單戶的監控.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監控的要求,未來的可燃氣體檢測儀必須能夠實現聯網監控.不僅要實現對燃氣泄漏的監控,還要實現對產品自身性能的監控,保證所有運行的產品必須處于良好狀態。
氣體檢測儀行業市場規模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儀器儀表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根據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12年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112億元,同比增長20.16%;實現工業銷售值6955億元,同比增長20.21%;實現利潤600億元,同比增長14%。作為儀器儀表的一個重要分支,氣體檢測儀器儀表(也稱“氣體探測器”)應用領域廣泛,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航天航空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氣體檢測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市場和政府政策的推動、人們安全意識的進步、相關法規法律的完善是氣體檢測儀器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這些推動負氣體檢測儀器儀表行業處于產業高速增長期。2008到2012年間,行業平均以23%的速度增長。預計未來到2015年整個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817.6萬個。根據氣體檢測器的用途及技術要求,該市場可分為民用、工業用氣體檢測儀市場;民用市場對產品性能要求相對較低,價格也不高;工業用市場對產品質量及性能要求較高,同時也關注售后服務;相對民用市場價格要高很多,工業用氣體檢測儀又分便攜、固定、系統三類。工業用氣體檢測器產品主要應用在燃氣、石油、化工、冶金、煤炭等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8.442億元。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信號
+關注
關注
1文章
817瀏覽量
20564 -
氣體檢測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4瀏覽量
117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