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電阻是指在連接器的絕緣部分施加電壓,從而使絕緣部分的表面或內部產生漏電流而呈現出的電阻值。即絕緣電阻(MΩ)=加在絕緣體上的電壓(V)/泄漏電流(μA)。
通過絕緣電阻檢驗確定連接器的絕緣性能能否符合電路設計的要求或經受高溫、潮濕等環境應力時,其絕緣電阻是否符合有關技術條件的規定。
絕緣電阻是設計高阻抗電路的限制因素。絕緣電阻低,意味著漏電流大,這將破壞電路的正常工作。例如形成反饋回路,過大的漏電流所產生的熱和直流電解,將使絕緣破壞或使連接器的電性能變劣。
絕緣材料
設計電連接器時選用何種絕緣材料非常重要,它往往影響隨后產品的絕緣電阻能否穩定合格。如某廠原使用醋醛玻纖塑料和增強尼龍等材料制作絕緣體,這些材料內含極性基因,吸濕性大,在常溫下絕緣性能可滿足產品要求,而在高溫潮濕下絕緣性能不合格。后采用特種工程塑料PES(聚苯醚砜)材料,產品經200℃1000h和240h潮濕試驗,絕緣電阻變化較小,仍在105MΩ以上,無異常變化。
密封不良
a、干區里面的電子電器和線束受到高溫/高濕以及化學品/灰塵影響較小,濕區剛好相反,如果密封不良,可能導致電器和線束進水,引起內部電路短路/腐蝕等,直接導致功能失效,這就需要線束的連接器插接件做好密封保護。
密封結構設計不合理:
a、密封膠圈壓縮量不足,線束平順安裝密封無問題,折彎后密封失效;
b、耐老化性能及機械性能差,長期使用老化開裂,導致密封失效,密封結構設計時優先選用徑向密封結構;
c、凝露:
連接器內部由于工作時發熱內部空氣含水量高,停止工作后靜置由于溫差導致空氣中的水分析出在低溫表面,進而導致絕緣失效,特別是發熱部件連接器,如驅動電機連接器。
空氣
空氣主要由干空氣、水汽、塵埃組成。通常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飽和濕度是單位體積的空氣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所能包含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
飽和濕度與空氣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所含水分越多。30%~60%的相對濕度是對于一般電氣設備比較適宜的。如果保持空氣絕對濕度不變,降低空氣溫度,溫度降低到一定值時空氣中濕度會達到飽和,繼續降溫,空氣中水分就會析出,這種有液態水析出的現象稱為“凝露”。露點溫度是含濕量和大氣壓力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能使空氣相對濕度達到100%的溫度。
試驗室條件下的凝露現象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為升溫階段,升溫過程中殼體表面溫度低于環境溫度,殼體外表面的空氣遇到低于露點溫度的產品表面時,水氣會凝結在殼體外壁,形成凝露。另一種為降溫階段,外部環境先降溫,所以殼體內壁比內部空氣溫度低,如果殼體內壁溫度達到內部空氣的露點溫度,殼體內壁就會形成凝露。我們要解決的凝露問題主要是第二種,避免內壁產生凝露影響內部電氣元件性能。凝露是溫度與濕度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濕度高,氣候溫差大,容易產生凝露 。
高溫會破壞絕緣材料,引起絕緣電阻和耐壓性能降低,對金屬殼體,高溫可使接觸件失去彈性,加速氧化和發生鍍層變質。如按GJB598生產的耐環境快速分離電連接器系列2產品,絕緣電阻規定25℃時應不小于5000MΩ,而高溫200℃時則降低至不小于500 MΩ,電連接設計考慮載流溫升,工作狀態下不超過絕緣材料的額定工作溫度。
潮濕環境引起水蒸氣在絕緣體表面的吸收和擴散,容易使絕緣電阻降低到MΩ級以下。長期處于高溫環境下會引起絕緣體物理變形、分解、逸出生成物,產生呼吸效應及電解腐蝕及裂紋。如按GJB2281生產的帶狀電纜電連接器,標準大氣條件下的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5000 MΩ,而經相對濕度為90%~95%,溫度為40 ±2℃ 96h溫熱試驗后的絕緣電阻降至不小于1000 MΩ。
絕緣體內部和表面的潔凈度對絕緣電阻影響很大,由于注塑絕緣體用的粉料中混有雜質,或由于多次插拔磨損殘留金屬屑及端接錫焊時焊劑殘留滲入絕緣體表面,都會明顯降低絕緣電阻。
電氣間隙
電連接器的接觸對由絕緣安裝板固定其相互位置,接觸對之間,接觸對與外殼之間由絕緣板和空氣隙組成,絕緣板的抗電強度一般比空氣隙高,因此在正常條件和低氣壓條件下,電擊穿通常首先發生在空氣隙中,特別在尖角棱邊處空氣隙被擊穿產生飛弧由于電弧的高溫將附近的絕緣材料表面燒焦碳化而短路,造成絕緣失效。
-
電路
+關注
關注
172文章
5905瀏覽量
172140 -
絕緣電阻
+關注
關注
2文章
384瀏覽量
18362 -
電連接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1瀏覽量
1521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