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3月28日,中芯國際發布2023年年報。中芯國際董事長劉訓峰在致股東信中表示,中芯國際2023年總營收為63.2億美元,調整波動幅度好于行業平均水平,毛利率為19.3%,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5%,基本符合年初指引。
半導體周期下行影響財務表現
2023年是中芯國際營收在五年內(2019年-2023年)首次下降的一年。年報顯示,公司總營收同比下降13.1%,其中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為57.9億美元,同比減少14%,毛利率由2022年的38%減少至2023年的19.3%,凈利率為17.8%,同比減少12.4%。
中芯國際2023年度營收情況(圖片來源:中芯國際)
數據顯示,中芯國際2023年8英寸和12英寸晶圓片總產量達607.4萬片,銷售量為586.7萬片,庫存量為72.4萬片,庫存量同比增長40.1%,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備貨。
中芯國際表示,過去一年,半導體行業處于周期底部,全球市場需求疲軟,行業庫存較高,去庫存緩慢且同業競爭激烈。受此影響,集團平均產能利用率降低,晶圓銷售數量減少,產品組合變動。此外,集團處于高投入期,折舊較2022年增加。以上因素都影響了公司2023年度的財務表現。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約7.1億美元,研發投入總額占收入比例達11.2%,同比增加1.1%,申請專利644件,授權專利581件。據了解,中芯國際28nm超低功耗項目平臺、40nm嵌入式存儲工藝汽車項目平臺、4Xnm NOR Flash工藝平臺等項目在2023年已完成研發,進入小批量試產。
智能化產品帶來新的機遇
中芯國際在報告中指出,2023年下半年,終端市場的需求呈一定復蘇跡象,但整體供應鏈庫存處于高位,終端產品銷售狀況處于調整階段,庫存消化仍為2023年半導體行業主旋律。從長遠角度看,全球半導體行業兼具周期性和成長性,短期的供需失衡不會影響行業的長期向好。
而隨著新一輪智能化科技應用逐漸落地,產業變革趨勢也在逐步確立。家居、教育、科研、商業、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智能化應用需要大量邏輯、模擬、射頻、光電以及傳感器件,這將為晶圓代工企業注入新一輪的市場增量,產業鏈各個環節也有望逐級回暖。
展望2024年,中芯國際表示,公司仍然面臨宏觀經濟、地緣政治、同業競爭和老產品庫存的挑戰,預計公司表現“中規中矩”,隨著半導體產業鏈一起擺脫低迷,在客戶庫存逐步好轉、手機與互聯需求持續回升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平穩溫和的增長。
審核編輯 黃宇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29瀏覽量
65786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5046瀏覽量
1287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