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工業自動化、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重新定義傳統工業的支撐產業體系,形成發展新賽道。
其中,工業5G定位技術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運營成本,受到各行業廣泛關注。
“在通感一體化的發展技術方向中,5G定位技術憑借其亞米級的精準定位,在實現人、車、物的定位以及協同方面,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安全成本。相信5G定位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在工業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將帶來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工業生產方式,推動我國新型工業化加速發展。”4月22日,在2024年中國工業經濟高峰論壇工業領域5G定位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上,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數字化轉型推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石義濤表示。
5G定位技術持續發展
作為重要的技術支撐力量、數字化信息的關鍵內容,5G定位技術支撐制造業深度轉型,推動數字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制造業單項冠軍工作辦公室主任吳同明認為,以5G為代表的網絡基礎設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工業生產和智能制造領域,有利于實現數據的流動共享,對于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促進工業企業的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作業效率,實現智能化管理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耦合正展現巨大價值潛能。工業5G、AI技術由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不斷演進,技術的普適性與工業場景的適配能力在增強,以工業大模型為代表的變革技術為未來創新發展無限可能。”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主任楊昊亭表示。
石義濤透露,在5G的基礎上,5G—A技術應運而生。作為5G—A的重要新增能力和創新方向之一,通感一體化的技術將提供無縫通信和高精度感知服務。國際電聯也將通信和感知服務融合列為5G、6G的主要場景之一,充分表明通感融合將成為新一代移動信息網絡的發展態勢。
政策驅動下,5G定位技術應用及產業持續發展。
2023年10月,《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發布。提及到2025年,5G Redcap產業綜合能力顯著提升;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5G Redcap規模覆蓋,5G Redcap連接數實現千萬級增長。
2024年4月,《關于開展2024年度5G輕量化(Redcap)貫通行動的通知》發布。文件要求,根據應用需求開展5G RedCap產品研發,支持高精度定位、5G局域網(5G LAN)等關鍵能力。
“5G定位涉及端到端多個產業鏈企業的合作。應用層上,共享現有產業鏈。平臺層上,上研院、智研院、億訊、華為、大希科技等密集布局。網絡層上,核心網產業鏈和基站產業鏈加速構建,持續提升5G定位精度,是5G定位產業關鍵一環。終端層上,適配LPHAP的低功耗終端,是5G定位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關鍵。”中國信通院5G應用創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分析。
頭部運行商加速布局
應用落地上,5G定位端到端方案已開始在不少企業實施。
三大電信運營商率先發力。
中國電信致力基礎設施,鑄牢云網底座,助力企業網絡化。據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工業行業事業部副總裁唐梓淇介紹,當前,中國電信5G定制網已累計建設超過3.1萬個,其中5G工廠超過2700家。在5G定位領域,2022年中國電信成功申報國家級重點研發項目“北斗+5G高可信時空網關鍵技術與大眾規模化應用”課題,同時按照相關要求建設了國家級的時空通信服務平臺。又分別在廣東、湖北、寧夏設立了中國電信移動通信科技創新示范基地、中國電信北斗技術創新中心、中國電信時空服務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等。
“我們在技術攻堅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成果,提交了六個國際標準提案,申請了30個專利,輸出了4篇論文,輸出了2個軟著,尤其在實踐中形成了已經商用的代表性項目,例如南航5G項目。這是中國電信與華為公司一起聯合打造的,“航空維修領域”目前最大的跨域5G專網,更難得的是在飛機維修這一典型的離散型制造場景應用了中國電信自研的北斗+5G時空服務平臺,并采用了最新5G網絡定位技術以實現飛機維修場景里的資產數字化管理。”唐梓淇表示。
5G和北斗兩大國之重器如何互相賦能、互相促進?中國聯通給出了前沿探索。據中國聯通集團直屬研究機構——中國聯通智能城市研究院(以下簡稱“智研院”)5G室內定位行業總監張祺媛介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智研院構建了自主研發、開放共享的“5G+北斗”時空平臺。“5G+北斗”時空平臺產品涉及5G室內融合定位、室外高精度、遙感智能解譯、地理信息、通感融合、時空PaSS、北斗短報文7大時空能力,可提供以終端為基礎、網絡為核心、平臺為賦能的端到端5G定位產品服務體系。
據悉,“5G+北斗”時空平臺產品已在能源電力、先進制造、倉儲物流、軌道交通、商業辦公等領域應用多個項目。在能源電力領域,結合5G核心網UPF下沉,打造了一張低時延、高可靠、靈活接入的5G專網,并圍繞5G+定位、5G+智能隱患巡查、5G+高風險作業監控等應用需求推動熱電廠智能化轉型,助力提升熱電廠環境風險識別與防控管理水平。
從5G向5.5G演進,定位成為關鍵能力。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中國地區部MKT解決方案總監裴仕鑫介紹,未來5G會走向5.5G,新增三種類型的業務, UCBC(上行超寬帶),RTBC(寬帶實時)和HCS(通信感知融合),三角形將變成六邊型,而定位是HCS的重要組成。華為融合定位平臺,可提供多場景定位服務。
在關鍵技術領域,華為創新UTDOA增強算法,TOA測量更準,全面提高不同場景定位精度;室分外接多天線定位,面向輕載工廠/核電場景,降低無線網絡設備投資;基于3GPP協議專項設計的定位終端方案,低功耗低成本,促進定位上量;高效規優算法,構建5G定位交付工具鏈,助力項目批量交付。“5G通信定位一張網,在toB行業應用有巨大價值。”裴仕鑫說。
中小企業精準賦能
位置服務平臺,支持5G定位在工業領域不斷創新與應用。
頂層設計上,國家政策在工業、醫療、交通領域提出了5G和定位技術賦能產業的要求。無論是人、車、物的實時定位追蹤,還是自動化管理與安全監控,工廠對定位技術的需求正不斷攀升。
作為國內領先的位置服務提供商,大希科技為“國家北斗室內外一體化位置服務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憑借在位置服務領域深耕10余年的豐富經驗,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室內外一體化定位導航服務全線產品,掌握了高精三維導航地圖、多源融合定位、室內外高精導航等多項核心技術。累計已為國家級建筑、工業園區、高鐵車站、三甲醫院等近千家行業客戶提供了智能位置服務。
據北京大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希科技”)董事長趙珂介紹,由大希科技開發的“大希云開放平臺”全面開放室內地圖服務生產能力,為企業用戶實現5G定位應用提供全流程的生產力工具,可高效率的進行地圖生產制作、采集路線配置、搭建定位環境、創建位置服務應用。通過強大的室內外地圖編輯器,便捷的CAD識別技術,多重性、個性化主題配置,豐富且逼真的實體模型,完整的導航設施及路算任務規劃,簡單易操作的信號采集,零代碼應用界面配置七大功能支撐工業場景的位置應用搭建。目前已賦能數十家園區,其中由大希攜手聯通、華為共同打造的佛山美的物流園區5G定位智慧物流引導系統,結合北斗RDK、5G和AOA等技術,實現車輛預約、監控、偏航告警及精準定位卸貨點等應用,為園區物流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5G定位技術將激發位置應用深入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切實提升工廠的安全和效率,為工業智慧化升級賦能。”趙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5G定位技術在室內位置服務的重要性,與北斗衛星在室外位置服務的價值相似,尤其在工業領域,位置服務是剛需。伴隨工業智慧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制造發展的需求,5G定位技術將形成強烈的支撐。”在本次研討會上,華為和大希向參會單位介紹了聯合打造的5G+X融合定位基線方案,能夠為工業領域5G定位的應用提供標準化的技術支撐。
廣域蜂窩物聯網通信芯片的研發,賦能千行百業精準定位。
記者獲悉,過去4年,北京智聯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聯安”)陸續推出NB-IoT、LTE Cat.1bis、高精定位5G RedCap芯片等重量級產品,市場表現極佳。
據北京智聯安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高級副總裁王志軍介紹,由該公司研發的高精定位 5G RedCap MK8520芯片,基于低功耗控制技術,可實現每5.12s一次定位,1000mAh電池續航可達6-12個月。此前,智聯安已攜手華為,與一家排名全球前三的液晶顯示器(TFT-LCD)公司合作,通過共建5G通信+定位一張網,助力企業實現最大化收益。
5G技術不斷拓展新邊界,定位行業迎全新走向。
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爾達”)成立二十余年,產品全面覆蓋無線領域,專注于物聯網產品研發、技術應用和服務落地。
據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G產品線產品副總經理沈曉偉介紹,5G低功耗高精度定位、URLLC、Passive IoT等,助推5G物聯解鎖新能力。
“行業對于5G定位有著強烈需求。但部署難、成本高、網絡運維差仍是三大痛點問題。”沈曉偉說,“融合定位成本高,目前兼具室內外定位能力需要不同系統間對接,技術門檻高、融合定位方案整體成本較高。5G定位終端成本高,基于5G技術定位,現有5G芯片和模組成本高,設計極其復雜,功耗高,不易做成小尺寸。”
可喜的是,利爾達基于MK8520為核心芯片開發的5G模組及方案,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助力終端廠商產品快速商用。由利爾達打造的全連接5G超融合工廠,也正積極試點5G定位技術。(中國工業報 余娜)
審核編輯 黃宇
-
定位
+關注
關注
5文章
1329瀏覽量
35357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08瀏覽量
61727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6瀏覽量
5639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