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DRAM-Random Access Memory)作為當代數字系統最主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從各種終端設備到核心層數據處理 和存儲設備,從各種消費類電子設備到社會各行業專用設備,是各種級別的 CPU 進行數據處理運算和緩存的不可或缺的周轉“倉庫”,一個強大的核心處理單元也必須配備一個高速運轉的寬通路的數據訪問和存儲單元。
存儲芯片基本分類。存儲器主要分為只讀存儲器 ROM 和隨機存取存儲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兩大類。
-ROM:只讀存儲器 - ROM 所存數據,一般是裝入整機前事先寫好的,整機工作過程中只能讀出,ROM所存數據穩定,斷電后所存數據也不會改變。
-RAM:隨機存取存儲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 RAM 是與 CPU 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速度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媒介,當電源關閉時 RAM 不能保留數據。
-DDR SDRAM 在系統時鐘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進行數據傳輸 - DDR SDRAM在 SDRAM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種改進型的 DRAM和 SDRAM 是基本一樣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可以在一個時鐘讀寫兩次數據,這樣就使得數據傳輸速度加倍了,也是目前電腦中用得最多的內存,而且具有成本優勢。DDR 已經發展至今已經進化到 DDR5,與 DDR4相比,DDR5 在強大的封裝中帶來了全新的架構。
近 20 多年來,DRAM也快速地從 20 世紀末期的 SDRAM 發展到 21 世紀 DDR RAM。在 21 世紀的前10 年,DDR標準主要是個人信息處理終端的代表設備----PC 和個人工作站類驅動,快速從 DDR1 演進到 DDR3。而近 10 年來,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后海量數據爆發,AI 和深度學習以及 5G驅動,在個人信息終端上基本可以勝任的 DDR4標準,明顯顯得力不從心。今天 DDR5正在昂首闊步地配合以 PCIE5.0 32Gbps 為代表的第5代高速 I/O 數據傳輸走向最終的市場化。
下圖展示的是內存 RAM 20多年來的發展和信號特點以及設計演進。
一些DDR基本概念
DDR是什么?
DDR的全拼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內存, 主要用在電腦的內存。DDR的特點就是走線數量多,速度快,操作復雜,給測試和分析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目前DDR技術已經發展到了DDR5,性能更高,功耗更低,存儲密度更高,芯片容量大幅提升,他的數據速率在3200-6400MT/s。
DDR本質上不需要提高時鐘頻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許在時鐘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讀出數據,因而其速度是標準SDRAM的兩倍,至于地址與控制信號則與傳統SDRAM相同,仍在時鐘上升沿進行數據判斷。
DDR核心技術點就在于雙沿傳輸和預取Prefetch.
DDR的頻率包括核心頻率,時鐘頻率和數據傳輸頻率。核心頻率就是內存的工作頻率;DDR1內存的核心頻率是和時鐘頻率相同的,到了DDR2和DDR3時才有了時鐘頻率的概念,就是將核心頻率通過倍頻技術得到的一個頻率。數據傳輸頻率就是傳輸數據的頻率。
DDR內存原理
基本DDR subsystem架構圖:DDRC +DDRphy +SDRAM顆粒,DDR IP一般包括DDR Controller和DDR PHY,內部涉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數據保序、仲裁、最優調度、協議狀態機設計、防餓死機制、bypass通路、快速切頻、DDR training
DDR工作原理
當時鐘脈沖達到一定頻率時,DDR存儲器才開始工作,此后發生的就是“讀-存-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器件芯片會從主在取數據,然后與入數據在儲區。當寫入操作完成后,再從存儲區中取出數據,並將其傳輸到處理器中,然后根據需要將數據處理,再把最終結果返回到主存。
DDR 的雙倍數據傳輸率其實就是每個時鐘周期內讀寫一次數據,即DDR芯片可以在每個時鐘周期內分別完成“讀-存”和“存-讀”操作,從而提高存儲器的傳輸效率。
DDR內存通過雙倍數據速率的傳輸方式,結合多通道傳輸和數據校驗等技術,提高了數據傳輸效率和可靠性。這使得 DDR 成為了計算機內存的主流技術。
內存芯片 - DDR內存模塊中包含多個內存芯片,每個芯片有自己的存儲單元。每個存儲單元都有一個地址,用于在讀取或寫入數據時進行尋址。
數據總線 - DDR內存模塊連接到計算機的內存控制器,通過數據總線進行數據傳輸。數據總線可以同時傳輸多個數據位,例如 64 位或 128位。
時鐘信號 - DDR內存模塊通過時鐘信號進行同步操作。時鐘信號用來控制數據的傳輸速率,每個時鐘周期內有一個上升沿和一個下降沿。上升沿時,數據從內存芯片傳輸到數據總線;下降沿時,數據從數據總線傳輸到內存芯片。
預充電 - 在開始傳輸數據之前,DDR內存模塊會先進行預充電操作。預充電是將存儲單元中的電荷恢復到初始狀態,以確保接下來的數據傳輸是準確的。
數據傳輸 - DDR 采用了多通道的數據傳輸方式,即同時傳輸多個數據位。這樣可以在每個時鐘周期內傳輸更多的數據。
DDR接口可傳輸控制、地址、時鐘、選通和數據信號。如圖所示,時鐘、地址和控制信號從存儲器控制器單向傳輸到 DDR芯片;選通和數據信號為雙向傳輸。在讀取操作中,選通和數據信號從DDR芯片傳輸到存儲器控制器。在寫入操作中,信號沿相反方向傳輸。隨著數據傳輸速率的增加和信號幅度的降低,為了提高信號性能,時鐘和選通信號采用差分信號,這樣可以消除共模噪聲。其他信號仍然在單端模式下操作,更容易受到噪聲、串擾和干擾的影響。
存儲器分類
存儲器分為內部存儲器(內存),外部存儲器(外存),緩沖存儲器(緩存)以及閃存這幾個大類。
內存也稱為主存儲器,位于系統主機板上,可以同CPU直接進行信息交換。其主要特點是:運行速度快,容量小。
外存也稱為輔助存儲器,不能與CPU之間直接進行信息交換。其主要特點是:存取速度相對內存要慢得多,存儲容量大。
內存與外存本質區別是,一個是內部運行提供緩存和處理的功能,也可以理解為協同處理的通道;而外存主要是針對儲存文件、圖片、視頻、文字等信息的載體,也可以理解為儲存空間。緩存就是數據交換的緩沖區 (稱作Cache),當某一硬件要讀取數據時,會首先從緩存中查找需要的數據,如果找到了則直接執行,找不到的話則從內存中找。由于緩存的運行速度比內存快得多,故緩存的作用就是幫助硬件更快地運行。
閃存 (Flash Memory)是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的存儲器,數據刪除不是以單個的字節為單位而是以固定的區塊為單位。閃存是電子可擦除只讀存儲器(EEPROM) 的變種,閃存與EEPROM不同的是,EEPROM能在字節水平上進行刪除和重寫而不是整個芯片擦寫,而閃存的大部分芯片需要塊擦除。由于其斷電時仍能保存數據,閃存通常被用來保存設置信息,如在電腦的B1OS(基本程序)、PDA(個人數字助理)、數碼相機中保存資料等。
如何計算DDR帶寬?
SDRAM和DDR區別是什么?
DDR=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是內存的其中一種。DDR取消了主板與內存兩個存儲周期之間的時間間隔,每隔2個時鐘脈沖周期傳輸一次數據,大大地縮短了存取時間,使存取速度提高百分之三十。
SDRAM是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意思是“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同步內存”。從理論上說,SDRAM與CPU頻率同步,共享一個時鐘周期。SDRAM內含兩個交錯的存儲陣列,當CPU從一個存儲陣列訪問數據的同時,另一個已準備好讀寫數據,通過兩個存儲陣列的緊密切換,讀取效率得到成倍提高。
DDR是SDRAM的更新換代產品,采用5伏工作電壓,允許在時鐘脈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傳輸數據,這樣不需要提高時鐘的頻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并具有比SDRAM多一倍的傳輸速率和內存帶寬。
DDR標準發展和信號特點演進
DDR4和DDR5的性能差距?
作為當前市場主流的 DDR4標準和業界正在集中攻關的 DDR5標準,對比有何差異呢?
如下表所列,從芯片開發到電路系統設計角度來看相比,DDR5 為了實現更高帶寬和吞吐量進一步提升讀寫速率和改變通道架構以及猝發讀寫長度,目前規劃的最高速率達 8400M T/s。
為了實現更低功耗和電源管理 I/O 電壓降到 1.1V,并在 DIMM 條上完成電源管理工作以實現更高 的電源效率(主要是縮短電源傳輸路徑以降低損耗和減小潛在的干擾)。為了提高數據帶寬,不僅 提升速率同時采用雙通道架構,提升讀寫效率,采用雙通道 32 data + 8 ECC,Burst Length 也從 4/8 提高到 8/16,最后還支持更高容量的 DRAM 器件,從 DDR4 16 Gb 加倍到 32 Gb??傊珼DR5 作為業界備受期望的第 5 代 I/O 的內部數據共享和傳輸標準將與 PCI Express 5.0 乃至 6.0 等高速接口標準一起重塑 iABC 時代的大數據流的高速公路。
DDR4 和 DDR5 比較(源自 Rambus)
1.1 速率的提升
近年來,內存與CPU性能發展之間的剪刀差越來越大,對內存帶寬的需求日益迫切。DDR4在1.6GHz的時鐘頻率下最高可達 3.2 GT/s的傳輸速率,最初的 DDR5則將帶寬提高了 50%,達到 4.8 GT/s傳輸速率。DDR5 內存的數據傳輸速率最終將會達到 8.4 GT/s。
1.2 電壓的降低
降低工作電壓(VDD),有助于抵消高速運行帶來的功耗增加。在 DDR5 DRAM 中,寄存時鐘驅動器 (RCD) 電壓從 1.2 V 降至 1.1 V。命令/地址 (CA) 信號從 SSTL 變為 PODL,其優點是當引腳處于高電平狀態時不會消耗靜態功率。
1.3 DIMM新電源架構
使用 DDR5 DIMM 時,電源管理將從主板轉移到 DIMM 本身。DDR5 DIMM 將在 DIMM 上安裝一個 12 V 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使系統電源負載的顆粒度更細。PMIC 分配1.1 V VDD 電源,通過更好地在 DIMM 上控制電源,有助于改善信號完整性和噪音。
1.4 DIMM通道架構
DDR4 DIMM 具有 72 位總線,由 64 個數據位和 8 個 ECC 位組成。在 DDR5 中,每個 DIMM 都有兩個通道。每個通道寬 40 位,32 個數據位和 8 個 ECC 位。雖然數據寬度相同(共 64 位),但兩個較小的獨立通道提高了內存訪問效率。因此,使用 DDR5 不僅能提高速度,還能通過更高的效率放大更高的傳輸速率。
1.5 更長的突發長度
DDR4 的突發長度為4或者8。對于 DDR5,突發長度將擴展到8和16,以增加突發有效載荷。突發長度為16(BL16),允許單個突發訪問 64 字節的數據,這是典型的 CPU 高速緩存行大小。它只需使用兩個獨立通道中的一個通道即可實現這一功能。這極大地提高了并發性,并且通過兩個通道提高了內存效率。
1.6 更大容量的 DRAM
DDR4 在單芯片封裝(SDP)中的最大容量為16 Gb DRAM。而DDR5的單芯片封裝最大容量可達64 Gb,組建的DIMM 容量則翻了兩番,達到驚人的 256 GB。
DDR5主要特點
從物理層信號角度來看,DDR5主要有如下特點:
1.采用分離式全速率時鐘,對應 6400M T/s 頻率最高達 3.2GHz。
時鐘控制命令信號,選通信號控制數據,如上圖示。對時鐘信號抖動的要求更加嚴格,對各 種命令信號與數據和地址信號的時序要求也更高。2.更寬的總線,單端信號,從 RCD(Registering Clock Drivers)芯片來看采用 Multi-Drop 架構。基于今天更寬的總線需求,在一塊刀片服務器上可能支持 1000+個并行數據通道。且由于 繼續采用單端信號且速率倍增,傳統只在串行差分電路上考慮的損耗問題也開始困擾 DDR5。因此 在 DDR5設計和驗證測試上,不僅需要考慮傳統的串擾問題還增加了對電路損耗問題的考慮。3.雙向復用的數據總線,讀寫數據分時復用鏈路。囿于有限的鏈路通道和布板空間等資源讀寫操作繼續采用共享總線,因此需要分時操作。從驗證測試角度來看也需要分別對讀和寫信號進行分離以檢查其是否滿足規范。
因此在接收側速率大于 3600M T/s 時采用類似高速串行電路和標準總線中已經成熟的DFE均衡技術,可變增益放大(VGA)則通過 MR 寄存器配置,以補償在更高速率傳輸時鏈路上的損耗。DDR4標準采用的 CTLE 作為常用的線性均衡放大,雖然簡單易實現但是其放大噪聲的副產品也更 為常見,考慮到 DDR5總線里的反射噪聲比沒有采用。另外考慮到并行總線的串擾和反射等各信 號抖動的定義和分析也會隨之變化。從測試角度來看,示波器是無法得到 TP2點即均衡后的信號的,而僅能得到 TP1點的信 號,然后通過集成在示波器上的分析軟件里的均衡算法對信號進行均衡處理以得到張開的眼圖。眼圖分析的參考時鐘則來自基于時鐘信號的 DQS 信號。另外眼圖測試也從以往僅對 DQ 進行擴展 到包括 CMD/ADDR總線。
DDR術語
DDR - Double Data Rate 雙倍速率
SDRAM -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即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DDR SDRAM - 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縮寫,是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的意思。
Channel - 簡單理解一個通道對應一個DDR控制器,每個通道擁有一組地址線、控制線和數據線
DIMM - DIMM全稱Dual-Inline-Memory-Modules,中文名叫雙列直插式存儲模塊,是指奔騰CPU推出后出現的新型內存條,它提供了64位的數據通道。是主板上的一個內存插槽,一個channel可以包含多個DIMM。
Rank - 一組可以被一個內存通道同時訪問的芯片組合稱作一個rank,一個rank中的每個芯片都共用內存通道提供的地址線、控制線和數據線,同時每個芯片都提供一組輸出線,這些輸出線組合起來就是內存條的輸出線。簡單來說rank是一組內存芯片集合,當芯片位寬*芯片數=64bit(內存總位寬)時,這些芯片組成一個Rank,存儲64bit的數據。一般每個芯片位寬是8bit,然后內存條每面8個芯片,那么每面就構成了一個Rank,這兩面的Rank通過一根地址線來區分當前要訪問的是哪一面。同一個Rank中所有的芯片協作來讀取一個地址(1個Rank,8個芯片*8bit=64bit),這個地址的不同bit,每8個一組分散在這個Rank上的不同芯片上。設計Rank的原因是為了減少每個芯片的位寬(在CPU總位寬確定的前提下,比如64bit),降低復雜度。
Chip - 是內存條上的一個芯片,由多個bank組成,大多數是4bit/8bit/16bit,多個chip做成一個rank,配合完成一次訪問的位寬。
Bank - 是一個邏輯上的概念。一個bank可以分散到多個chip上,一個chip也可以包含多個bank。DDR4以前是沒有Bank Group的,所以該值就表示整個顆粒中Bank數量。但是在DDR4和DDR5中,就表示每個Bank Group中Bank的數量,整個顆粒Bank數量 = Bank Group * Bank。
Row、Column組成的memory array - 可以簡單的理解bank為一個二維bit類型的數組。每個bank對應一個bit,8個bank組成8bit的數據。
Voltage(VDDQ)- 存儲芯片(顆粒)的輸出緩沖供電電壓。
Device Width - 顆粒位寬,常見為4/8/16bit。一個Memory Array中由行地址和列地址的交叉選中一個位,若2個Array疊加在一起,就同時選中了2個Bit,位寬是X2。若4個Array疊加到一起,就能夠同時選中4個Bit,位寬則是X4。也就是說,對一個X4位寬的DDR 顆粒,如果給出行地址和列地址,就會同時輸出4個Bit到DQ(數據輸入、輸出:雙向數據總線)數據線上。
Die Density - 顆粒密度,也就是容量,隨著DDR迭代,容量越來越大。
Data rates - MT/s指每秒傳輸多少個數據(Mega-transfer per second),和時鐘頻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DDR(dual data rate)是雙邊沿傳輸數據。因此MT/s是IO時鐘頻率的兩倍。
Prefetch - 在一個時鐘周期中,同時將相鄰列地址的數據一起取出來,并行取出DRAM數據,再由列地址0/1/2(DDR1使用列0,DDR2使用列0和列1,DDR3/DDR4使用列0,1和2)選擇輸出。2n/4n/8n。這里的數字指的就是并行取出的位數。這里的n,就是DQ位寬,即上面的device width(x4/x8/x16)。所以DDR3 16bit SDRAM內存顆粒,16bit指的是位寬,其一次讀寫訪問的數據量是8*16=128bit
Bank Group - Bank分組數量,該特性只存在于DDR4和DDR5中
Burst Length - 指突發長度,突發是指在同一行中相鄰的存儲單元連續進行數據傳輸的方式,連續傳輸所涉及到存儲單元(列)的數量就是突發長度,在DDR SDRAM中指連續傳輸的周期數。一般對應預取bit數目。
Core frequency - 顆粒核心頻率,即內存cell陣列的工作頻率,它讀取數據到IO Buffer的頻率。它是內存頻率的基礎,其他頻率都是在該頻率的基礎上得出來的。
IO clk Frequency - 內存的數據傳輸速率。它和內存的prefetch有關。對于DDR,一個時鐘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在傳輸數據,即一個時鐘周期傳輸2bit的數據,所以DDR的prefetch為2bit。對于DDR2,IO時鐘頻率是其核心頻率的兩倍,同時也是雙沿傳輸數據,因此DDR2的prefetch為2×2bit=4bit。對于DDR3,IO時鐘頻率是其核心頻率的四倍,同時也是雙沿傳輸數據,因此DDR3的prefetch為4×2bit=8bit。
Arbitration CMD priority - 仲裁器,仲裁CMD的優先級。會對來自各端口的請求進行仲裁,并將請求發送給控制器,仲裁其從端口收到的每個事務,每個事務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優先級。端口仲裁邏輯會根據優先級進行處理,從而確定如何向控制器發出請求。以Cadence Denali內存控制器為例,它有幾種仲裁策略:
Round Robin - 每個端口對應一個獨立的計數器,當端口上有請求被接受的時候,計數器就會增加,然后仲裁器會針對計數器非0的端口的請求進行輪流仲裁,每仲裁執行一次,相應端口的計數器減一,直到端口接受請求計數器變為0。
帶寬分配/優先級輪流操作 - 結合輪流操作、優先級、帶寬和端口帶寬保持等,根據用戶分配的命令優先級,將傳入的命令按優先級分組。在每個優先級組內,仲裁器評估請求的端口、命令隊列和請求的優先級,從而確定優先級。當控制器繁忙時,超過其帶寬分配的端口,可能會接受較低的優先級服務。
加權優先級循環 - 是一種面向服務質量的算法,結合了循環操作、優先級、相對優先級、端口排序的功能。根據命令的優先級或該類型命令的相關端口的優先級,將傳入的命令分成優先級組。具有較高權重的端口可能會更頻繁的接受仲裁,從而更容易被運行到
DDR SDRAM Control - DDR SDRAM的控制。包含了一個命令隊列,接受來自仲裁器的命令。該命令隊列使用一個重排算法來決定命令的放置順序。重排邏輯遵循一些規則,通過考慮地址碰撞、源碰撞、數據碰撞、命令類型和優先級,來確定命令插入到命令隊列的位置。重排邏輯還通過命令分組和bank分割,來提高控制器的效率。當命令進入命令隊列后,選擇邏輯掃描命令隊列中的命令進行運行。若較高優先級的命令還沒有準備好運行,較低優先級的命令不與命令隊列中排在前面的命令沖突,那么這個較低優先級的命令,可以先于該沒準備好的高優先級命令運行。此外,控制器還包含一個仲裁塊,支持軟件可編程接口、外部引腳及計數器的低功耗控制。另外,控制器支持調頻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操作寄存器組,調整ddr的工作頻率。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事務處理用于處理命令隊列中的命令。該邏輯會重排命令,使DRAM的讀寫帶寬吞吐最大化。
注:轉載至 網絡 文中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貞光科技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
RAM
+關注
關注
8文章
1368瀏覽量
114746 -
DDR
+關注
關注
11文章
712瀏覽量
65369 -
內存
+關注
關注
8文章
3028瀏覽量
740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