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大模型的崛起,ChatGPT、Sora等應用的爆火,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快速地改變著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節奏。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必須實現自身的創新蛻變。
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已經來到了第三個年頭。在科技革命和教育變革交織的歷史節點,教育部對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以“3C”為基礎,以“3I”為指引,堅持應用為王,實現中國數字教育的高質量。
以“集成化、智能化、國際化”為標志的“3I”成為教育數字化發展的又一燈塔。而在這場面向未來的遠征中,“數字基座”是無可爭議的重要角色。它不僅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基石,也是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智能升級和融合創新的關鍵杠桿。
那么,到底如何定義“教育數字基座”?為什么要發展數字基座?又要如何建設數字基座?我們亟需更為明晰的解答。
日前,第83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會議期間,中央電化教育館研究員、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雍潛接受記者采訪,就上述問題做了進一步闡釋。
認識數字基座
企業提出,政府采納,推動在基層落地
關于教育數字基座,劉雍潛首先解釋了這一概念的由來。
2019 業界提出“數字底座”一詞;
2021.7 六部委印發的相關文件中出現了“建設教育專網和互聯網+教育大平臺,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底座”的建設目標;
2021.11 在《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3)》中,明確了“打造教育數字基座,賦能各類教育應用發展”的任務。
“可以看到,(這一概念)由企業最先提出,政府覺得有道理,予以采納,進而用行政力推動落地。”
劉雍潛進一步指出,所謂數字基座,可以看做是“新基建”在新的發展周期的一個代名詞。歷經兩年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設,我國數字教育發展水平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臨從局部轉型到全面轉型乃至全局變革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在劉雍潛看來,中國教育的改革,尤其是中國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的影響,要真正發揮其促進作用,“絕不能從技術本身去找,一定要從教育存在的問題上去找。你找到這個問題了,那么你就找到了應用技術的用武之地。”
秉持“從問題出發”的理念,劉雍潛直言,之所以要打造“數字基座”,歸根結底是“教育信息化要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為學校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多種途徑。但是客觀上,我們要承認,學校各自為政、各自開發的情況沒有解決,從而導致功能碎片化、標準差異化。”
“教育信息沒有互相打通,系統之間不能互用,好多都是你支持你的系統,我支持我的系統,結果就是一盤散沙。到處都是數據孤島,與互聯網“一網通辦”不能契合,影響了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和發展。面對這些問題,數字基座成為了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新的方法。”
而要打造數字基座,實質上就是要構建開放共享、技術集成、交互可視的數據治理綜合體系,讓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高效融通共享,形成“物聯、數聯、智聯”一體化的數字基座生態。
“就像‘3I’指代的‘集成化、智能化、國際化’,我們現在提教育新基建,打造數字基座,就是一種集成思想的體現,為了結束這種各自為政的混亂,走向一體化,達成一種新的平衡,讓所有參與者都在一個基座上共存,互聯互通,謀求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質量的教育產生。”
建設數字基座
尊重市場規律,政產學研用通力合作
明確了數字基座的重要性,那么應該如何建設新基座呢?劉雍潛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要認識到時間的緊迫性。
在六部委印發的《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并通過迭代升級、更新完善和持續建設,實現長期、全面的發展。”
“國家推動學校數字基座建設,就是促進教育新基建在學校的落地。兩個說法是一個意思。限期2025年,更有緊迫性。”
第二,目前上海作為國家教育數字化試驗區,率先開展教育數字基座的建設工作,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但也要因地制宜,其他地區跟進過程中不可一味照搬樣板。
第三,推進教育數字基座建設的關鍵在于實際應用,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需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采用符合當地實際的做法來建設教育數字基座。
“我們各個地區、各個學校應該依據自己的基本條件,創造性地去探索,形成新的機制和方法。讓數字基座在學校落地,并不意味著學校自己要大包大攬所有建設,自成一套體系。落地是為了應用。對學校來說,最重要的是數字基座的功能在自己學校真正得到了實現,而不是說某套裝備是否成功裝在了你的學校。”
第四,要尊重市場規律,在建設教育數字基座的過程中,政府、企業、協會和學校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和角色。
劉雍潛指出:“目前有了正確的政策指導,但離地三尺三,還沒有接地氣。真正要落地,還需要政學產研用幾個部門形成合作。”
在他看來,整個數字基座的建設過程中,政府的責任主要在于政策的制定和推動,運用行政力量推動問題的解決,并對建設過程進行監管;企業則要與當地教育部門密切合作,創造新的技術方法和好的管理方法。還可以形成區域公共基礎能力基座,提供放射性服務;協會組織則重在遴選示范典型,總結先進經驗,使教育數字基座在全國廣泛建立;而學校作為數字基座建設的最小單位,則要結合實際需求購買服務,在具體實踐中注重反饋,不斷改進和優化數字基座的應用。
推廣數字基座
尋找可行、易操作且經濟的方案
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中,劉雍潛充分認識到遴選示范典型的重要性。要把教育數字基座建設推廣到廣大中西部地區的縣市學校,真正輻射全國,就要正視企業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其中,銳捷網絡在甘肅的實踐經驗為經濟相對后進地區的中小學建設數字基座提供了可行、易操作且經濟的方案。
那么,以銳捷網絡為代表的ICT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具體是怎么做的呢?以重構教學終端的建、管、用模型為例。
觀察顯示,廣泛分布于各區縣學校的計算資源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下的情況,大多數學校的服務器并發率僅維持在30%至50%之間,遠未達到飽和狀態。銳捷網絡服務器基于這一現實,設想將這些閑置算力整合遷移至云端,實現集中的動態管理和分配。
其一,轉換算力利用模式,轉“給”為“取”。實踐結果證明這一舉措有效促進了均衡,實現了資源的按需統籌。
其二,提升教育局的專業服務能力。傳統的PC接插件多、難維護,現場修復效率低,銳捷網絡通過統一的管理運維,簡化了維護流程。
其三,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輔助科學決策。借由管理平臺,從教學、應用、資產、運用、能耗五個方面進行數據呈現,全方位提升決策的全局視野。
基于“全局一朵云”的構想,銳捷網絡通過集中部署和超融合云計算平臺資源池,幫助廣大學校提高了資金利用率,實現了1分錢花出4分錢的效果。
銳捷網絡在甘肅的教育數字化試點,包括但不限于云桌面項目的部署和“全局一朵云”項目的實施。這些舉措提升了當地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解。
寫在最后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構建教育數字基座,是教育革新的今日之鑰,也是時代使命下的明日之基。但這項著眼未來的系統工程從來非旦夕之功,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浩瀚遠征。如今初初起步,唯有集眾智、聚眾力,方能在這一征程里,書寫教育未來之路的重彩華章。
審核編輯 黃宇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123瀏覽量
8532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83瀏覽量
238264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9文章
1558瀏覽量
75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