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CEO范登霍夫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臺積電需要實行分散設廠戰略以避免過度集中帶來的風險,而為了吸引其轉移至國外設廠,當地的優惠政策至關重要。
imec專注于半導體前沿技術的研發創新,其客戶群體涵蓋了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制造商如臺積電、聯電、聯發科、韓國三星及美國英特爾等。同時,imec也是歐盟推動芯片自給自足計劃的關鍵力量。
范登霍夫在imec舉辦的年度世界技術論壇期間接受了中央社等國際媒體的采訪。他透露,在歐盟芯片法框架下,imec已獲歐盟執行委員會和比利時法蘭德斯區政府共計25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將重點投入研發超越2納米的系統單芯片。
針對芯片法可能引發的排外效應,范登霍夫強調半導體行業具有全球化特征,應堅持合作原則。他還指出,各國芯片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確保獲取先進制造能力的安全性,因此在多個生產地進行投資尤為重要。
他認為全球90%的先進芯片均由臺積電位于中國臺灣的工廠生產,風險過高,因此有必要分散生產。當被問及在歐洲生產成本較高對臺積電的經濟效益如何時,他承認歐洲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政策層面的激勵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他也強調晶圓廠高度自動化,勞動力成本僅占總成本的一小部分,不宜過分強調。
關于imec近期大幅削減與中國大陸的合作關系,是否存在所謂的“去風險化”策略,以及失去中國大陸客戶的影響等問題,范登霍夫回應道:“世界正處于變化之中,我們在新的平衡狀態下,與各方的合作變得愈發困難。因此,我們與美國、歐洲、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的企業建立了緊密的伙伴關系。”
關于與中國大陸客戶的合作減少,他解釋稱,為應對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政策,imec已大幅降低與中國大陸的合作力度,特別是在先進技術領域,雙方已無法開展合作,僅保留了一些較為基礎的技術領域合作,并且這些合作協議將不會得到進一步更新。
此外,他提到中國大陸正在大力提升傳統芯片產能,歐盟執委會已表示將密切關注此事。范登霍夫表示,盡管傳統芯片需求依然旺盛,但中國大陸大規模擴產無疑會增加歐洲對中國大陸芯片的依賴程度,因此該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86瀏覽量
218072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32瀏覽量
166407 -
IMEC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222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