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新的處理器,特別是AI應用中的GPU,可以消耗超過1000 A的峰值電流。為了將它們的電壓軌維持在可接受的精度內,負載點(PoL)穩壓器必須盡可能安裝在能靠近芯片的位置。本篇博文中,我們將討論“垂直供電”這一方案,因為它是接近解決此問題的最優解。
博文
在賭場上,最糟糕的想法就是試圖追回輸掉的損失,直至愈陷愈深傾家蕩產。但是在供電網絡的設計中,如果你不想追回“損失”,那么你就是在拿自己的工作冒險。非必要消耗的每瓦功率都是金錢和環境成本,并與隨之而來增加的散熱成本一同遞增。
電流因電阻而產生散耗,所以,與市電AC供電一樣,高電壓/低電流式的配電是最好選擇。例如,最近的趨勢是將刀片服務器中的總線電壓從12 V增加到48 V,由于“平方律”,電流將減少1/4,并將線路電阻中的功率損耗減少了16倍,但這僅限于電路板(PCB)設計人員沒用更薄的走線線徑盜取您的增益的情況。
在AI應用中GPU電流消耗峰值可超過1000 A
然而,終端負載處的高電流不可避免,最新的GPU、FPGA和CPU在某些情況下可消耗超過1000A電流,而電壓僅為幾分之一伏。因此,盡管我們在此功率級別下可以以48 V電壓和15 A額定電流來走線,我們仍然需要PoL轉換器來生成低電壓。
此方式歷來有一大難點,對于非隔離式DC/DC轉換器,例如具有高輸入/輸出電壓比的PoL,轉換效率往往更低,如下圖所示。這就導致可能會在5 V或12 V電壓下使用第二條中間總線,但屆時就會用到更多轉換器,并可能會產生更多損耗。然而,對DC/DC轉換效率曲線進行檢查后,我們發現可能存在一個“最佳點”,在該處時,擁有較低轉換比的多級式可以和單級式一樣高效。更多轉換器意味著更高的成本,但如果整體效率更高,就能通過散熱系統的節省來抵消成本。
DC/DC轉換器的效率會隨電壓轉換比的變化而大幅變化
不過,我們不應太關注效率百分比,耗散的功率才是關鍵指標。例如,雖然上圖中的效率變化很大,但這些數字是針對提供40 A電流、或是0.6 V下提供24 W以及3.3 V下提供132 W的轉換器。各個情況下的實際損耗基本相同,在4.5到5.5 W之間。
毫歐連接電阻值超出承受
在負載和IC中會產生嚴重功耗,相鄰的PoL也會產生較小程度的功耗。在峰值超過1000 A的電流之下,連接電阻必須非常低,以避免無法接受的電壓降和顯著的額外功耗。如果PoL安裝在靠近負載的PCB上,那么連接電阻很容易接近1毫歐總值,即使使用較厚的走線也會如此,而且這樣還會阻塞數據線。在消耗峰值電流高達1000 A的情況下,這將在連接中產生完全無法正常運行的1 V電壓降和1 kW峰值散耗。
另一個問題是連接電感。AI機器學習等最新的服務器應用通常有較高的峰值負載需求,其中GPU的電流消耗可能會快速陡升或陡降。例如,如果在1 ms內發生100 A階躍,那么只需大約100 nH就能引起10 mV電壓階躍。這一電感值僅僅是幾厘米之內的總追蹤量,包含往返。
獲得最佳性能的目標是讓最終的PoL轉換器盡可能靠近負載,而這一目標的最佳實現方式是Flex Power Modules所支持的“垂直供電(VPD)”法。該方案中,定制的PoL安裝在PCB底部,位于負載IC的正下方,PoL的引腳輸出與目標IC焊球排布匹配,以實現最短的連接。這樣,連接電阻約為10 μΩ,電感約為幾nH,產生可接受的電壓變化與耗散。
應對0%效率
PoL設計人員努力將轉換效率推至接近100%。但通過VPD,DC/DC轉換器現在緊靠負載,其(電氣方面的)效率為0%,因為所有輸入功率(可能是0.5 kW)都被轉化為芯片中的熱量。因此,散熱是一項主要的考量,DC/DC必須與IC散熱系統集成,通常是以帶有液體冷卻劑的冷板熱交換器構成直達芯片(D2C)的方式實現。
逆轉勝負
您不必再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供電系統設計中一賭運氣。DC/DC轉換架構的新思路,例如垂直供電,可讓您在Flex Power Modules的密切技術支持和指導下擁有更優化的解決方案。
審核編輯:彭菁
-
穩壓器
+關注
關注
24文章
4223瀏覽量
93762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29瀏覽量
128890 -
峰值電流
+關注
關注
0文章
58瀏覽量
11977 -
供電網絡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瀏覽量
7482
原文標題:追回供電網絡中的損耗
文章出處:【微信號:偉創力電源,微信公眾號:偉創力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