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公司近日面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其工人首次舉行了罷工。此次罷工的發起者是三星電子五大勞工組織中最大的一個——全國三星電子工會(NSEU)。
NSEU擁有2.8萬名員工,約占三星全球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在4月份的投票中,近75%的工會員工表達了對罷工的支持,他們要求公司加薪、增加年假,并希望績效獎金的發放更加透明。
這一罷工行動無疑給三星電子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作為韓國科技行業的巨頭,三星電子一直以來以員工待遇優厚、工作環境良好而著稱。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成本的不斷上升,員工們對于自身權益的訴求也日益強烈。
面對工會的罷工要求,三星電子的一名資方代表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與工會進行協商,希望能夠盡快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一表態顯示了三星電子對于員工訴求的重視,也體現了其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6瀏覽量
1823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三星存儲,開始反擊!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三星電子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芯片季度營業利潤達3.86萬億韓元,遠低于上一季度的6.45萬億韓元,環比爆降近40%。顯然,這一輪業績的爆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三星電子在 HBM3 時期遭遇了重大挫折,將 70% 的 HBM 內存市場份額拱手送給主要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更是近年來首度讓出了第一大 DRAM 原廠的寶座。這迫使三星在 HBM4 上采用
發表于 04-18 10:52
千億美元打水漂,傳三星取消1.4nm晶圓代工工藝
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據多方消息來源推測,三星電子可能取消原計劃于?2027?年量產的?1.4nm(FS1.4)晶圓代工工藝。三星在?“Samsung?Foundry?Forum?20
千億美元打水漂,傳三星取消1.4nm晶圓代工工藝?
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 據多方消息來源推測,三星電子可能取消原計劃于 2027 年量產的 1.4nm(FS1.4)晶圓代工工藝。三星在 “Samsung Foundry Forum 20
三星電子1c nm內存開發良率里程碑推遲
據韓媒報道,三星電子已將其1c nm DRAM內存開發的良率里程碑時間推遲了半年。原本,三星計劃在2024年底將1c nm制程DRAM的良率提升至70%,以達到結束開發工作、順利進入量產階段的
三星電子削減NAND閃存產量
近日,三星電子已做出決定,將減少其位于中國西安工廠的NAND閃存產量。這一舉措被視為三星電子為保護自身盈利能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當前,全球NAND閃存市場面臨供過于求的局面,預計今年
容樂電子教你怎么辨別三星原裝物料?
在現代電子制造中,原裝物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辨別三星原裝物料成為了許多電子產品制造商和采購人員的重要任務。容樂電子作為專業的元器件供應商,且是
三星電子宣布重大結構調整
三星電子近日宣布了2025年度的重大組織與高管調整計劃。其中,存儲器業務將被調整為CEO直轄部門,這一調整意味著存儲器業務在三星電子中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星電子OLED面板需求激增,攜手天馬微電子填補供應缺口
11月8日,據最新報道,三星電子今年對其智能手機產品線中的OLED面板需求預計將達到驚人的1.632億塊。然而,一個挑戰也隨之而來:三星顯示當前的產能僅能滿足三星
三星電子晶圓代工副總裁:三星技術不輸于臺積電
在近期的一場半導體產學研交流研討會上,三星電子晶圓代工業務部的副總裁Jeong Gi-tae展現出了高度的自信。他堅決表示,三星的技術并不遜色于臺積電,并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
三星印度工廠工人結束罷工
三星電子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金奈市得工廠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大罷工后,終于迎來好消息,三星電子印度分公司透露工會已經決定取消在印度金奈工廠
130人失業!三星電子將裁減中國銷售部門30%員工
來源:芯榜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消息人士稱,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將裁減中國銷售部門30%員工。鑒于中國市場競爭加劇,讓商業前景變得不確定,作為回應,三星電子選擇了極端的重組措施
三天激烈談判無果!三星大罷工陷入僵局
韓聯社報道,消息人士透露,三星電子公司與其最大的工會就加薪和績效工資制度改善等問題進行了三天激烈的談判,最終陷入僵局。目前尚不清楚雙方是否會繼續進行談判,工會稱將繼續
三星電子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罷工,存儲芯片市場漲價潮持續
全球領先的存儲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近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勞資爭端之中,其工會成員于本周一開始了一場為期三天的罷工行動,旨在向管理層施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