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NU)以及韓國標準與科學研究院(KRISS)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小組報告稱他們首次實現了石墨烯發光(石墨烯僅有一個原子厚度,是碳的理想晶體形式)——做出了世界上最薄的電燈泡。研究組將小片石墨烯連接到金屬電極上,使其懸空于基底材料上方并加載一定的電流使其加熱。
世界上最薄的燈泡
韓國國立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這一研究的參與者Yun Daniel Park指出,實際上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材料與當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時使用的材料是相同的:“愛迪生最初嘗試使用碳材料作為他實驗中的白熾燈的燈絲,而現在我們又回到了相同的元素上。但有所不同的是我們使用的是碳的純凈態形式——石墨烯材料,并且達到了它的厚度極限——一個原子厚度。”這一研究組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詹姆斯·霍恩(James Hone)表示:“可以說我們制造出了世界上最薄的燈泡。這種新型‘寬帶’光源可以被集成到硅芯片上,從而為實現原子厚度,可折疊且透明背景顯示技術以及基于石墨烯的硅芯片光通信技術鋪平了道路。”
Young Duck Kim和James Hone教授
在芯片表面的微小結構中實現發光可以最終通往完全整合的“光子電路”,從而用光來代替目前在半導體電路中使用的電流的角色。此前研究人員已經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技術方案,但從未能夠成功地將最為古老也最為簡單的人工光源——白熾燈泡集成到芯片表面。通過測量石墨烯材料光源的光譜,將石墨烯微細絲附加在金屬電極上,然后懸掛在硅襯底的方式,電流通過燈絲并致其加熱至超過2500℃(4500℉),足以使其發出明亮的可見光。
研究人員用石墨烯制作出世界上最薄的片上型光源,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哥倫比亞大學霍恩教授小組的博士后Young Duck Kim表示:“從這一單原子厚度的石墨烯材料發出的可見光強度很高,甚至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大設備,直接用裸眼就能看到。”
這種可折疊的柔性光源還符合光通信的要求
有趣的是,該光源的光譜顯示其會在特定波段表現出峰值,研究組發現這是因為從石墨烯材料直接發出的光線與穿透石墨烯材料并被硅芯片表面反射的光線之間出現了干涉現象。金指出:“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石墨烯材料是透明的,這與任何傳統上作為燈絲的材料都不同,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調節石墨烯材料與基底材料之間的 間距來調節發射光譜類型。”
從懸浮石墨烯材料發出可見光的光學(左)和顯微(右)圖像
而之所以石墨烯能夠實現如此高溫卻不會導致周圍材料或金屬電極的熔化則是由于其具有的另外一項有趣性質——隨著石墨烯材料的升溫,它會越來越成為熱的不良導體。這就意味著它所具有的高溫將被局限在一個非常小的“熱點”區域內。
KRISS 高級研究員Myung-Ho Bae表示::“在最高的溫度下,電子溫度遠高于石墨烯晶格的聲振動模式,因此只需要較少的能量便能實現可見光波段發光。這些獨特的熱性質使我們可以將石墨烯材料加熱到相當于太陽表面一半的溫度并實現比傳統燈絲材料高出1000倍的發光效率。”與此同時,研究組還展示了這項技術未來的可升級性——他們實現了基于大規模化學氣相沉積(CVD)的石墨烯發光體。
目前,該研究組正開展進一步研究工作以期提升這項技術的表現。比如這種光源可以實現多么迅速的開關操作以符合光通信的要求?另外也需要開發相應的技術使其能夠被整合到可折疊的基底材料上去。霍恩表示:“對于開發這種材料的各項用途,我們才剛剛開了個頭。比如這項技術可以被用來開發微型加熱板,它可以瞬間加熱到數千攝氏度以幫助進行高溫化學反應或催化作用的研究。”
-
石墨烯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549瀏覽量
79565 -
集成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9瀏覽量
19697 -
人工光源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31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