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而RedCap作為5G演進的標志性技術,自誕生以來便受到了業界的極大關注。
7月25日,智次方·物聯網智庫創始人 彭昭,與移遠通信高級產品市場總監 楊開軍,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為我們詳細解讀5G RedCap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
以下根據直播訪談內容整理:
5G RedCap技術剖析
彭昭:作為5G演進的標志性技術,RedCap自誕生以來便備受矚目。能否請您為我們詳細介紹5G RedCap技術的核心特點,以及它在當前技術生態中的適用場景和應用?
楊開軍:RedCap,全稱為“Reduced Capability”, 中文意思是“能力縮減”。相對于傳統eMBB的5G能力,在帶寬、配置和功耗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在帶寬方面,RedCap的帶寬從5G的100MHz降至3GPP R17版本RedCap的20MHz,同時支持220Mbps下行速率和120Mbps上行速率。在配置方面,如天線配置最高支持1發2收,最低支持1發1收。在功耗方面,延長了電池驅動的5G終端設備的電池使用壽命。
這些調整帶來的是成本的縮減,也滿足了中高速5G應用場景的需求,如可穿戴、視頻傳輸和各類傳感器等,充分滿足了中高速物聯網的連接需求。
RedCap的典型終端應用,包括入門級5G CPE、視頻類應用、工業網關/傳感器、車載應用,以及可穿戴設備。
彭昭:感謝楊總的深入分析。眾多研究機構,包括我們自己的預測,都認為RedCap、5G海量物聯網和4G LTE Cat 1 bis模組是到2030年實現54億蜂窩物聯網連接預測的關鍵因素,5G RedCap的大規模應用將從2024年開始。
請楊總結合5G RedCap技術的特點,為我們分析一下5G RedCap技術的當前市場表現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楊開軍:我們預測,2024年將是RedCap技術規?;瘧玫钠瘘c,特別是在智能電網、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等有明確需求的關鍵領域。
啟用RedCap有三個必要條件:5G SA(獨立組網)、R17版本的基站和支持RedCap的設備。RedCap技術特別強調5G的豐富特性,如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5G局域網(5G LAN)、低功耗、網絡切片和高精度授時服務。傳統的5G NR帶寬是100MHz,R17版本的RedCap定義帶寬是20MHz,R18版本的eRedCap帶寬進一步縮減到5MHz,從而使成本更具競爭力。
彭昭:楊總提到RedCap的低成本和低功耗是其核心優勢。作為最終用戶,我們自然關心5G RedCap能帶來哪些應用場景,如何提升我們的體驗。據我們了解,RedCap可能會在移動辦公、智慧汽車、智能穿戴等大眾消費領域有廣泛應用。這些領域的應用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我們想聽聽您的見解,RedCap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
楊開軍:關于RedCap的生態系統,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我們可以從網絡側、設備側和生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在網絡側,網絡需要升級到5G SA 核心網,基站需要升級到R17版本,這將增加運營商的資本支出(CAPEX)。
其次,在設備側,RedCap的成本與市場預期之間仍存在差距。
最后,在生態方面,我們需要更多廠商開發支持RedCap的設備和應用,以形成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
以5G蜂窩為例,我作為消費者,一直期待5G在價格上更加親民,能夠廣泛應用在平板電腦等非手機設備上。通過市場調研顯示,如果要在其他設備上應用5G,以現在 eMBB這樣的一些產品為例,增加一個 5G 模組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然而,RedCap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還能讓用戶同時享受5G的低延遲、網絡切片等特性。在網絡覆蓋持續的情況下,RedCap 對辦公場景、游戲場景,都非常友好。AR、VR和XR作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這些產品在無線領域也可以用到 Wi-Fi 和蜂窩兩種不同的技術,RedCap同樣也有用武之地。2024年,RedCap在國內是開始上量的第一年,移遠期待與產業界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RedCap生態系統。
RedCap商用啟航
彭昭:RedCap從技術、應用、政策到大家的預期,已經被推到了一個很高的發展態勢。您能否介紹一下RedCap的商用化進程目前處于什么階段?
楊開軍:RedCap目前正處于早期打造生態系統的階段。
剛才提到啟用RedCap的幾個必要條件中,首先是5G SA網絡。許多運營商在前期采用NSA架構,為了應用RedCap,需要進行新的設備投資,更換核心網。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更多的設備投入。
目前,SA的全球布局占比相對較低,將影響后續產業的發展。我們期望運營商能持續加強SA網絡的部署工作。
第二個上量的因素是成本和用例。我們在與產業界的上下游溝通時,成本是討論最多的議題。移遠也在積極與上下游溝通,爭取利用自身的綜合優勢將模組成本降至市場可接受的水平,以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過程,是價格降低先于應用,還是業界先多做一些基礎設施投資,促進應用生態的蓬勃發展,這需要看市場狀況。
雖然RedCap的商用進程依然處于早期打造生態系統的階段,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生態上下游的準備情況。
芯片方面,高通的SDX35方案已經商用,MediaTek T300方案在2023年11月發布,ASR在2024年初的MWC上發布了其1903方案。這些是目前主要的芯片方案進展。
再來看看5G SA網絡。2023年歐盟5G SA的部署情況顯示,來自6個國家的6家運營商共啟用了12張RedCap網絡,占比約10%。
5G SA的進展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快。5G投資方面,超過500家運營商正在投資符合3GPP標準的5G網絡,其中5G SA網絡僅占55張。
Analysis Mason 調研數據顯示,5G SA網絡部署的主要障礙是端到端的成本。其他的影響因素,比如技術成熟度、暫時不需要5G先進性能、缺乏用例等,在成本面前顯得不那么重要。只要成本足夠低,運營商還是愿意使用5G技術,尤其是SA和基于SA的RedCap。
另外,愛立信的數據顯示,目前采用SA網絡的主要區域分布在中國、美國、德語區國家、印度等地。RedCap將主要在這些地區逐漸迎來規模化發展。
全球RedCap的動態顯示,高通與全球眾多運營商合作伙伴正在做落地前的準備工作;同時, MediaTek 和生態合作伙伴正在做技術落地前的 PoC,包括數據類和非數據類應用。
中國三大運營商已經開始部署基于RedCap技術的網絡,新的基站全部支持RedCap功能。首批RedCap數據類終端主要聚焦在一些垂類應用,比如電網、視頻傳輸、工業類、采礦、FWA/MBB、智慧園區和車聯網等領域。2025年有望看到可穿戴設備。
美國主要運營商將于2024年完成入網認證準備工作。2024年下半年將看到數據類終端,如RedCap的數據卡。2025年有望推出可穿戴設備,如手表等。
歐盟、巴西、澳洲可能在2025年進行網絡敷設,日本可能在2025年之后進行網絡敷設。印度運營商對RedCap技術非常感興趣,沙特在2023年已經推出了 FWA業務。
移遠通信:5G RedCap先鋒實踐者
彭昭:我們都知道移遠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率先推出了RedCap相關的模組,并發布了多款基于不同平臺的模組產品,為RedCap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我想探討的是,在RedCap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移遠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楊開軍:移遠是IoT領域的先行者。如果說RedCap模組是技術落地的橋梁,那么移遠其實就是IoT產業的橋梁,也是IoT產業的小蜜蜂,就像我們的吉祥物“Q蜜”一樣。我們在“采蜜”的過程中,協助上下游合作伙伴實現商業價值。
移遠與全球蜂窩產業鏈的上下游有著密切的聯系,包括全球運營商、芯片商、設備商、監管機構和軟件服務商等。我們也是GSMA等行業組織的會員單位,參與定期的行業交流和峰會,獲取前沿信息,指導產品開發和技術落地。
移遠是率先發布RedCap模組的廠商,為這項技術及后續應用準備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并與運營商、基站設備供應商在全球不同區域開展 PoC,已支持客戶將產品做成不同形態的終端,共同打造RedCap生態。
彭昭:雖然RedCap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大家對它的認知和期待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包括印度、沙特等地,都已經紛紛開始RedCap相關的試點應用。移遠也推出了RedCap模組。除了成本考量之外,移遠還能為合作伙伴和最終用戶提供哪些獨特的價值?
楊開軍:對于許多國內企業來說,全球化是必修課。移遠擁有全球化的布局,我們在北美、歐洲、亞太和國內設立了完善的研發中心,此外也打造了覆蓋全球的銷售和技術服務網絡,可以協助產品和業務的本地化落地。
我可以簡單列舉幾點:
第一,基于我們對全球蜂窩生態的深入理解,我們可以在產品決策過程中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第二,我們在IoT領域有廣泛的涉獵和豐富的經驗,可以協助客戶產品快速落地,并提供及時的在地支持。
第三,我們有完善的全球認證測試服務,可以提供一站式認證服務支持,為客戶節省時間及成本。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合作伙伴帶來的價值。
彭昭: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們也看到一些運營商和其他機構發布了RedCap白皮書,移遠通信選擇在此時發布《5G RedCap技術發展及應用白皮書》有什么樣的戰略性考慮?這本白皮書對于行業內外的人士來說,具有哪些指導意義和價值,能否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
楊開軍:生態雖然還在逐步成熟階段,但我們看到產業界的熱情其實是越來越高的。移遠通信是RedCap產業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與產業界共同打造整個生態,讓業內外有更多的人了解這項技術的現狀、應用場景和未來的發展,我們選擇在這個時間段發布了我們自己的《5G RedCap技術發展及應用白皮書》。
我們也做了很多應用嘗試,當前最主要的是數據類型的應用。移遠的合作伙伴已經開發出RedCap終端,包括FWA CPE,主要需求來自海外。國內光纖基礎設施非常完備,FWA CPE占比較少。此外,還有工業物聯網相關的網關、視頻傳輸產品和邊緣計算盒子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配合各區域運營商進行技術驗證,如網絡切片,這也是RedCap應用的關鍵特性之一。
未來可期:RedCap技術譜寫IoT新篇章
彭昭:大家對RedCap的預期可能很高,但也應該抱著長期發展的心態來看待這項技術的發展。它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能否請您幫我們分析一下RedCap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潛在的市場機會?
楊開軍:3GPP R17版本在2022年凍結。從2023年開始,我們看到了RedCap解決方案的發布。2024年6月18日,我們看到了R18版本的凍結,期待在2025年開始有eRedCap方案的發布。
除了高通和 MediaTek,國產RedCap芯片方案的生態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大約有10家芯片公司在開發自己的RedCap解決方案。我們分階段看一下這個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機會。
短期來看,市場機會主要集中在各種形態的R17版本的RedCap數據終端,包括FWA CPE、物聯網傳感器、視頻應用和各種可穿戴設備。
中長期來看,隨著技術不斷升級迭代,IoT生態的應用場景將逐漸切換到5G產業生態中。這被稱為“千行百業”,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高達億級的連接,有望在眾多領域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推動整個物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
(文章來源:物聯網智庫)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6瀏覽量
563968 -
移遠通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656瀏覽量
18936 -
RedCap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4瀏覽量
18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