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合動力技術的不斷演進中,不同的動力系統構型為汽車工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種構型都具備獨特的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從P0到P4,本文將深入探討每種構型的優勢與挑戰,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1、P0構型:啟停技術的革新
P0構型通過將電機直接安裝在發動機前端的皮帶上,實現了與曲軸的直接連接。這種布局利用了一個小型發電機(BSG),當發動機運轉時,曲軸帶動發電。法雷奧為吉利提供的iBSG 48V啟動/發電一體電機是這一構型的典范。該設計不僅支持快速起停、制動能量回收和輔助轉矩,還能在特定條件下停止發動機工作,并在需要時迅速重新啟動。這項微混技術因其改進成本低和良好的適配性,已受到多個品牌的青睞。然而,其節油效果相對有限,大約能達到8%至15%。
2、P1構型:高效整合于動力輸出
在P1構型中,電機被放置在發動機曲軸上,位于離合器之前,替代了原有的飛輪位置。這種設計使得電機與曲軸轉速相等,要求電機具有較大的轉矩。P1構型支持發動機起停、制動能量回收發電,并能輔助動力輸出。由于其高可靠性和較低的成本,P1構型廣泛應用于輕度混合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本田思域混動和Insight的第一代本田IMA混動,以及奔馳的S400混動均采用了P1布局。需要注意的是,P1構型不能使用純電動模式。
3、P2構型:靈活性與純電動模式的結合
P2構型將電機布置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提供了更高的布置靈活性。電機可以直接套在變速器輸入軸上,也可以通過皮帶或減速齒輪連接。P2模式下,電機后面有變速器,可以利用變速器的所有擋位。這種構型允許在純電動模式下與發動機斷開連接,避免了拖動發動機,同時能夠實現純電驅動和動能回收。P2是目前市場上混合動力車型采用最多的模式之一,其優勢在于可以實現純電驅動,且不需要太大的轉矩,從而降低成本和電機體積。
4、P2.5構型:優化油電銜接與力矩放大
P2.5構型(也稱PS)介于P2和P3之間,將電機整合進變速器內。這種布局在油電銜接瞬時沖擊方面具有優勢,并能通過變速器多擋位放大電機的力矩。相比P2和P3, P2.5提供了更廣的經濟運行區域和更小的電機選型。吉利博瑞GE的PHEV版本采用了P2.5構型的混合動力系統。實際應用中,許多被稱為P3的混合動力構型實際上是P2.5,如大眾速騰混動、奧迪A3 etron等。
5、P3構型:純電驅動與高效動能回收
P3構型將電機放置在變速器輸出端,與發動機共享一根軸。這種布局的主要優勢在于可以純電驅動和高效動能回收。P3比P2少一組離合器,且純電傳動更為直接和高效。這種構型非常適合后驅車,有充足的空間進行布置。
6、P4構型:四驅系統的電動化
P4構型將電機放置在后橋上,支持四輪驅動。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電機與發動機不驅動同一軸。如果混動車型有兩個電機,則形成Pxy構型。例如,長城WEY P8混合動力汽車采用了P04(P0+P4)構型;沃爾沃的T8混合動力四驅則屬于P24(P2+P4)構型。P4大多應用于插電混動或微混模式,不方便純電驅與純發動機驅動間的切換。因此,大部分P4混動采用插電混動,以電機后驅為主,只有在需要更大功率時才啟動發動機驅動前軸。
從P0到P4,每種混合動力系統構型都展現了不同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優勢。選擇合適的構型取決于具體的性能需求、成本考慮以及車輛設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構型將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汽車行業向更高效、環保的方向發展。
-
發動機
+關注
關注
33文章
2473瀏覽量
69270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2文章
9001瀏覽量
145340 -
混合動力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38瀏覽量
103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