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滲透率與海外市場差距大
目前國內的智能鎖市場總體滲透率僅2%,韓國已達80%,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鎖市場滲透率也僅能達到19.75%,雖然大幅縮小與日韓等成熟市場的差距,但是趕超路途依舊遙遠。
產業鏈產能不足,仍處技術迭代期
近3年來,智能鎖的面板和鎖體的總體生產量,雖然基本能滿足需求,但存在較嚴重的結構性的需求缺口,其中面板結構性短缺約20%,鎖體結構性缺口約30%,可見產能較不足。
由于國家加強環保檢查等因素,最近幾年與實際需求比,電鍍與烤漆的有效供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性短缺,其中電鍍供應結構性短缺較為嚴重,約達20%,烤漆供應結構性短缺約5%。未來包括金屬貼膜、鋼化玻璃、陶瓷等工藝將有可能更多的應用于智能鎖領域。
近幾年,光學指紋頭的供給基本能滿足智能鎖市場的需求,但是高端半導體指紋頭存在一定的結構性供給短缺,2018年半導體指紋智能鎖的占比將超過光學識別。
部分技術與設計問題亟待突破
目前智能鎖主要以傳統執手型為主,推拉型智能鎖由于不能帶動天地鉤,不符合中國國情及相關安全需求。雖然國內消費者喜歡推拉型款式,但大品牌廠家都未出推拉型智能鎖。
機械鎖體對門縫要求高,但用戶體驗感差;電機鎖體相比純機械鎖體穩定性較差;全自動鎖體不適合國內門,安全性較差,但是隨著技術突破,鎖體的全自動化能大幅提升用戶的體驗。此外,部分智能鎖產品應急鎖芯的防盜性能差,部分產品鎖具設計防技術開啟性能差,部分產品用料差致使防破壞開啟性能差。
諸多生物識別開啟方式都有瑕疵:指靜脈成本高,普及率極低;指紋識別是絕對主力,但部分產品受到假手指復制的威脅,不同的皮膚情況、濕度情況、指紋識別的認證效果,也存在著很大不同,所以適應性較差,但拒真率、認假率仍有著提升空間;人臉由于其算法、功耗、場景應用等方面,依然無法做到100%的識別準確率,所以適應性差且功耗高;虹膜易用性差且成本高。
功耗問題是困擾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在智能鎖嵌入式領域的主要問題,尤其是人臉,虹膜等技術在數量有限的干電池設備上遇到的瓶頸。目前常用的電池有5號堿性電池、鋰電池,目前主流廠家主要使用Wi-Fi、Zigbee以及433等方案,待機時間1年左右,甚至更短,所以續航痛點是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無線供電技術、超級電池、能量轉化等新技術落地,或將解放電池電量的約束,為智能鎖的新功能擴展,如實時視頻等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成本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普及,比如指紋識別技術,現在多由原來的大面積指紋識別傳感器,改為現在采用小面積的傳感器來降低成本,在算法上尋求突破。
安全性措施構建不足,本地硬加密欠缺
IT行業有句至理名言:網絡所能達到的地方,都存在網絡安全問題。Wi-Fi、Zigbee 協議內網非常安全,但與外網通訊安全尚不完善,具有受到黑客攻擊的風險。云端安全、虛擬機安全由云服務商提供,但針對應用的防御攻擊服務較少構建。
目前智能鎖從芯片到程序設計,再到網絡傳輸,大多數品牌都進行了嚴格的數據加密技術,但許多智能鎖系統密鑰、敏感信息只采用軟件加密算法,只有少數廠商在智能鎖中配置硬加密芯片。
部分廠家將智能鎖中所存儲的密鑰、指紋特征值、其他敏感信息等均保存在軟件固件中,一旦被黑客攻擊,用戶不僅失去對自己門鎖的控制權,還會泄露自身的身份信息,這是對用戶的財產和人身安全的雙重風險。
部分門鎖廠商后臺服務器存儲了與門鎖相匹配的密鑰信息,一旦門鎖遭到破解,黑客甚至可以反向攻擊廠商的服務器。云服務方面大多數廠家使用外采云平臺,但部分廠家只購買了虛擬機沒有購買防御安全攻擊的服務。
國家標準空白多,行業標準內容雜
歐美、日韓家庭安防市場較為成熟,擁有相對完善、嚴格的國家標準,對智能鎖的尺寸,鎖芯、鎖體等都有統一規定。而我國智能鎖已有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但國家標準規范內容空白較多且集中在公共與建筑標準領域,而行業標準又呈現相當雜亂的現象。
當下,企業在生產及設計過程中沒有標準的參考依據,標準混亂導致產品質量層次不齊。如果能在統一標準下的制造產品,最終保障的是消費者利益。行業中部分中小廠家由于成本、技術、設計等原因,不能嚴格執行標準,在安全保障、研發管理、質量管理、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缺乏經驗與管控能力,只能依靠低質低價沖擊市場,對智能鎖行業的發展及應用的普及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使得同業科學競爭,促進行業內企業的優勝劣汰,亟需加快國家層面的標準建設。
本地與云端數據安全隱患,專利爭奪進入后場
目前智能鎖安全隱患較多,如用戶指紋模板和數據存貯在智能鎖內,智能鎖內如果沒有國家認證的安全芯片,指紋模板和數據可能會被盜取;如果指紋模板和數據存貯在云端,在網絡傳輸有攻擊風險,需要建立數據傳輸安全機制,還需建立數據存儲安全機制,以防范云端存儲風險。廠家需要從芯片設計到上層應用再到遠程云服務,分層次建立安全技術要求。
生物識別模塊的樣式和安裝位置成了各家專利爭奪的焦點,如將指紋識別模塊設計于鎖的上側、中間、手把上等,由于各個位置均被申請為專利,后入場廠家可開發的樣式已經非常少,而部分廠家為避免專利之爭,開發的鎖結構顯得不倫不類,大有生拼硬湊之感,導致產品的生物識別便利性體驗下降。
用戶使用與購買痛點
20.1%的消費者未聽說過智能鎖,64.4%的消費者聽說過智能鎖或者在某些場合接觸過智能鎖,所以教育周期依然很長。8.4%的消費者出于對智能鎖遠程安全的擔憂,17%的消費者擔憂電子產品容易損壞,37.2%的消費者因為價格太貴,37.4%的消費者其他原因不打算更換,消費者的誤解都需要一一化解。
生物識別技術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比較新型的技術,用戶在使用該技術,尤其錄入模板時,經常沒有采用正確的姿勢,將來軟件會有更多的提示功能來幫助客戶解決這一問題。生物造假問題擔憂,假手指、假人臉等造假技術給生物識別技術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有一些應對措施,將來會得到應用普及。
場景聯動不足,互聯互通性差
智能鎖作為入戶核心智能設備,以智能鎖為切入點,帶動智能家居其它產品的落地將成為一條可行路徑,智能鎖爆品或許可以帶動其他周邊爆款產品。但目前智能鎖與其他智能家居產品聯動尚不成熟,家居行業標準難以統一,單品之間、單品與系統之間的互聯存在諸多障礙。
智能鎖在設計風格上還需要注意與整體家居的搭配統一,做到更美觀、更易用、更安全。鎖廠多數認為遠程開鎖的安全性較為不可控,所以,即使支持手機APP遠程開鎖等的功能,但尚未實際開通。
-
智能鎖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067瀏覽量
39134
原文標題:中國智能鎖行業痛點之深度解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tzzjdz,微信公眾號:智佳電子智能鎖服務中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