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電巨頭在智能制造領域,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潮。
TCL集團投資96億元在惠州建設模組和整機一體化的智能制造基地,預計2019年完成一期建設,2021年完成二期建設,建成后可年產液晶面板模組6000萬片、年產液晶電視3500萬臺,預計滿產后年產值近900億元。
它是華星光電在深圳的第11代和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配套工廠,投產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模組和彩電整機一體化的智能制造基地。
海爾集團與廣州南沙開發區簽約,計劃在南沙投資建設COSMOPLAT工業互聯網中心、智能制造及智慧物流中心,將年產500萬套智能空調,海爾并購的GE白色家電也將在南沙產業化;同時建設智慧社區、智能生活體驗中心、人工智能實驗室、海爾金融大數據中心等。項目首期總投資約200億元,建成后預計5年總營業收入約1000億元。
美的集團則與碧桂園戰略合作,計劃在佛山建設智能制造的無人工廠、庫卡機器人小鎮。
此外,美的集團正在推進旗下上市公司威靈控股(00382.HK)的私有化,擬斥資約18.5億港元,回購威靈控股余下31.37%的股份。威靈已研發了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器,未來可與美的旗下的德國庫卡集團更緊密配合,進一步做大機器人、智能制造的產業板塊。
目前格力已自主研發生產出一系列多軸機器人,其自動化生產線已應用于銀隆新能源公司。
今年9月,格力電器還宣布將利用其在智能裝備產業的資源,吸引產業鏈相關企業共同建設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50億元,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超過300億元。
這一輪家電巨頭的智能制造投資熱,與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將“智造”能力社會化。尤其是海爾、美的、格力,正在把智能制造作為助力公司新一輪騰飛的“第二跑道”。
以前,白電三巨頭的智能制造投資,更多是服務于自身,主要是旗下某個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比如,海爾旗下建設了八大互聯工廠,美的把在南沙、武漢等地的空調工廠都改造為智能生產基地。
現在,它們要把自身積累的智能制造經驗和能力向外輸出,服務于社會上其他行業、其他企業,讓智能制造成為新的收入、利潤增長點。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陳錄城今年9月曾說,不光家電,消費電子類、 家居類、服裝類的企業和產品,都可以利用海爾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由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
目前COSMOPLAT平臺已在 10 個區域、 11 個行業、 1300 家企業初步運用。以服裝領域為例,今年預計吸引1 億件衣服、1000 多家服裝企業上COSMOPLAT平臺,使庫存降低 50%、生產周期縮短 30%。
它們“智造”能力的社會化,從機器人、機械裝備的硬件銷售,延伸到軟件系統的輸出。
像美的,除了通過旗下庫卡集團、美的安川合資公司等向外銷售工業機器人外,在軟件系統領域也暗暗發力。
美的已成立了“美云智數”公司,依托美的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以及與國內外制造行業軟件廠商打交道的經驗,推出一系列輔助智能制造的軟件產品,已經應用于玩具娛樂、商超零售、服飾生產等其他領域,服務對象包括奧飛娛樂、永輝超市、安踏集團等。
“智造”能力的輸出,正逐步把智能制造與智慧社區結合,打造生態圈。比如,海爾在南沙,把COSMOPLAT中心、智能制造、智慧社區、智能生活體驗中心、人工智能實驗室等結合,把產業、城市、創業連接,欲形成“產城創生態圈”。
為什么此時會出現新一輪的智能制造投資熱?因為5G商用已經看到曙光,預計2020年中國將實現5G大規模商用。5G是智能家居、智慧小區、工業互聯網實現的寬帶基礎,是實現萬物互聯的技術條件。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需求正在爆發,高工產研預測2017年的增速將超過45%,明顯快于前兩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2020年將增至15萬臺、保有量突破80萬臺。
從全球看,中國制造業要保持優勢,智能升級也是必然的選擇。筆者上周前往歐司朗位于馬來西亞的LED芯片廠采訪了解到,馬來西亞的勞動力成本已經比中國沿海地區低大約30%~40%。在人口紅利逐漸減退的情況下,必須以智能制造,來提升效率、保持成本優勢。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盧彰緣認為,家電巨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布局早已開始,目前的加速反映了行業“卡位戰”到來,未來的競爭不再局限于單一行業和單個產品。智能時代的到來,巨頭們旨在打造各自的“生態圈”,提升綜合競爭力,拿到智能時代的入場券。
-
TCL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722瀏覽量
8857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298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51瀏覽量
76325
原文標題:家電巨頭重金投資智能制造領域,智慧家要來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cqwu023,微信公眾號:重慶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